
扶鸞 古代言情 短篇小說 甜文



寧熙四年,封地生變,叛軍北上。 年僅及冠的小皇帝身陷囹圄,面對各方蠢蠢欲動的豺狼虎豹,他不得已將那位三年前因政見不合而被自己驅逐出京的胞姐永寧長公主迎了回來: “如今朝中勢力四分五裂,唯有拉攏裴氏可求得生機……聽說,長姐與裴邵曾有一段舊情?還聽說,他至今身側無人,是因仍對長姐念念不忘?” “……額。” 看着小皇帝滿懷希冀的雙眼,長公主實在很不忍掃他的興。 她和裴邵麼,確實是有過那麼一段。 但恐怕與傳聞中濃情蜜意的版本,略略有些出入。 事情的真相是,當初新帝繼位朝政動盪,爲穩固局勢她不擇手段,對尚還純良的裴邵進行了一場徹頭徹尾騙身騙心的算計。 少年一腔真心錯付,從此性情大變,至於現在—— 公主鸞駕抵京當日,他遠在城門下那句字字分明的“長公主金安”,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了。 唉,你看。 這人還記着仇。 —— 【小劇場】 長公主回京了。 裴府近侍如臨大敵,“此女有妖,慣會蠱惑人心,殿帥萬不可忘當日之恥!” 裴邵扯了扯脣:用你說? 於是剛開始,長公主舊疾發作,胃痛難捱;裴邵尋醫問藥頗爲上心。 近侍:沒錯,他一定是想借機下藥毒害公主! 再後來,長公主仇敵太多,突遇刺客險些喪命;裴邵護駕心切,不惜以身犯險。 近侍:苦肉計!他一定是有自己詳細的復仇計劃! 再再後來, 長公主不高興了殿帥哄着, 長公主要星星他不給月亮, 長公主指哪他打哪。 近侍:他一定是……他一定是忘了!(扼腕嘆息 -野心家和她的裙下臣 -一個梅開二度的故事










章節列表
1. 第1頁

2. 第2頁

3. 第3頁

4. 第4頁

5. 第5頁

6. 第6頁

7. 第7頁

8. 第8頁

9. 第9頁

10. 第10頁

11. 第11頁

12. 第12頁

13. 第13頁

14. 第14頁

15. 第15頁

16. 第16頁

17. 第17頁

18. 第18頁

19. 第19頁

20. 第20頁

21. 第21頁

22. 第22頁

23. 第23頁

24. 第24頁

25. 第25頁

26. 第26頁

27. 第27頁

28. 第28頁

29. 第29頁

30. 第30頁

31. 第31頁

32. 第32頁

33. 第33頁

34. 第34頁

35. 第35頁

36. 第36頁

37. 第37頁

38. 第38頁

39. 第39頁

40. 第40頁

41. 第41頁

42. 第42頁

43. 第43頁

44. 第44頁

45. 第45頁

46. 第46頁

47. 第47頁

48. 第48頁

猜你喜歡
更多溫暖的弦
安寧
溫暖的弦,溫暖與她的佔南弦,在這融融日光裡,悠悠琴音下,講一個關於遠去和天長地久的故事. 年少時稚嫩卻深刻的愛情,沒有因殘忍的分手消亡,卻讓兩個人在各自天涯的十年裡,將那個禁忌的名字,養成了一道傷.即使身邊已有另一個人的陪伴,仍無法平息內心深處的念想.誰比誰更熬不住相思?是終於歸來的溫暖,還是用了十年時間佈陣設局,誘她歸來的佔南弦?男女之間的愛情,直似一場戰爭.不見硝煙瀰漫,只需一記眼神、一抹微笑、一個親吻、一句告白,便殺得她丟盔棄甲,舉手投降;可他立時宣佈結婚,與別個女人.這是愛嗎?那個已然陌生的佔南弦,讓她一步步看清他掌控的局,卻擺脫不了棋子的命運.是報復吧?十年前她的不告而別,讓他痛苦經年,所以他是要用她再度奉上的愛情,祭奠曾經坍塌的世界?所謂天長地久的愛情,也許真的敵不過時間培養出的恨意.而他與她之間,亦只剩了愛與恨的孰輕孰重,和落幕前的最後一次取捨.最後的最後:於他,是大愛如斯方若恨,於她,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造作時光
月下蝶影
花家世代忠良,無論男女,皆以守衛家國為重。君臣相和、嬉笑怒罵,皆因心中有情義。 天涼了,被陛下偏寵的太子倒臺了嗎? 沒有。 天熱了,忠勇侯府被鳥盡弓藏了嗎? 沒有。



鳳囚凰
天衣有風
那是個峨冠博帶,長衫廣袖,縱情高歌的年代.暗香浮動,山水清音.天下爲棋局,誰是博弈操棋人?雖然穿越成公主,但是楚玉穿成這個公主,有點兒前無古人驚世駭俗.



與你執手到生命盡頭
淩夢
男友拋棄,被繼姐陷害,她冤枉坐牢,名聲敗壞。她下定決心虐渣千萬遍。所以,出獄第一天—— 白若初!你怎麼會在他的床上!”給她下藥的繼姐咬牙切齒。床上,她搖曳生姿,某男抱著她,冷冷回複: 你算什麼東西?”


團寵後我被六個哥哥扒了小馬甲
云九九
重生後的顧念不想做大佬,隻想低調保護六個哥哥,做個嬌滴滴的小公主。她的六個哥哥,發博力挺,順便扒她的小馬甲。



天作不合
閔然
寧城外國語中學高中教師隊伍里有兩大女神,一冷一艷,一個扣子恨不得系到最高一顆,一個裙叉恨不得開到最高一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兩人氣場不合,天生對頭。連學生都在猜,教風嚴謹的孟老師私底下是不是特別看不慣盛老師,只有孟晚霽自己知道,那對盛槿書…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