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鶯在氣頭上的話有點過激,口中的丈夫懶惰、無能、自私……簡直不是個人,是人類所有缺陷的集合,應該拉去法庭上審判。
陳青茹心里自然向著林寶鶯,尤其想到過年去家吃飯那天他們兩口子吵架的場景,就更氣憤了,立刻在微信上回復:【你老公人品這麼差,你趕離婚吧!】
林寶鶯:【婚不是這麼好離的,我們已經兩個孩子了】
陳青茹:【兩個孩子也可以離,我辦公室一老師也是兩個孩子,上個月剛領了離婚證】
那邊沉默了一會兒,才回:【離婚難啊,這可不是輕飄飄幾句話的事,我為這個家付出了這麼多,到頭來什麼也沒得到,那我這輩子豈不白忙活了嗎?】
陳青茹:【想離就能離,別在意沉沒本】
這一句后,對面久久沒有消息回過來,陳青茹看著聊天界面,料想林寶鶯下不了這個決心。
這怪不得,離婚是大事,尤其已經有兩個孩子了。
結婚之后自己也越來越有會,結婚證就像一繩索,把兩個不相干的人綁在一起,日子越久綁得越牢,到最后兩個人幾乎變作一個人,連骨也相融在一起。要在這樣牢固的捆綁當中仍然保持自我是艱難的,要離開就更難了,簡直像在上割,沒有非凡的勇氣和決斷離不了婚。
果然那邊回復說:【不,我不能離婚,離了婚我兩個孩子怎麼辦?】
人都擅長自欺,陳青茹也不好破,就給出了個退而求其次的主意:【那你就想辦法讓他干活兒,引導他為你付出】
林寶鶯:【也只能這樣了,不過說起來,這話我也要勸你,我家這個是很難改了,你才新婚,要訓練你家那個干活兒,千萬不能慣著,男人慣著慣著慣壞了,以后就什麼都指你了】
陳青茹瞄了眼旁邊的宋衛明,宋衛明正在打游戲,覺到陳青茹突然過來的目,納罕,“怎麼了?”
“沒什麼,”陳青茹搖搖頭,眼睛仍盯著宋衛明,想要穿這軀殼看到他的心,從他的當前預測到他的未來。
這個人會變林寶鶯口中丈夫那樣自私自利、懶惰無能、毫無同理心的人嗎?
很想就此事聽聽宋衛明的看法,于是迅速結束和林寶鶯的聊天,把林寶鶯吐槽丈夫的話都向宋衛明說了,“我建議離婚,但好像不想離。”
“你教唆人家離婚?”宋衛明詫異地著,連游戲也不打了。
“怎麼是教唆呢?這是建議。”
“我只聽過勸和的,沒聽過勸人離婚的,”宋衛明放下手機,坐直了子,“兩口子過日子得磨合,不是不就離婚,這樣兒戲還結什麼婚?”
陳青茹點點頭,心里又懷疑這種磨合是真的磨合還是互相忍。
也許磨合得不好就會變互相忍,所以為了防止宋衛明變下一個劉春輝,陳青茹不再一味順著他。
后來的幾天,陳青茹有意讓宋衛明參與到簡單的家務勞中,譬如飯后讓他把碗筷收拾進廚房,或者請他幫忙把洗機里已甩水的服拿出來曬。
因事太小,宋衛明起先并未抗拒,直到陳青茹支使他切菜時,宋衛明抗議了,“從小到大我都沒進過廚房,沒過菜刀。”
“那你現在可以嘗試一下嘛,這個土豆很好切的,”陳青茹拿起菜刀給他示范……
唰唰幾下就把一個土豆切好了,自己都驚異于自己的刀工,結婚前不太進廚房,在做飯上還是個小學生。
宋衛明立刻指著砧板上的土豆薄片說:“你看,切得多好,你一分鐘能做完的事我要十分鐘才能做好,這不是耽誤功夫嘛?所以應該你來切,效率高。”
“可是我以前也切得不好,后來切菜切多了才切得好的,”這是婚姻磨合出的結果。
“不不不……我一個大男人不適合干這個,”宋衛明轉準備離開,陳青茹拉住他的胳膊,“什麼男人人,男人賺錢人也賺錢,人做家務男人也要幫著做一點吧?”說著把菜刀遞到他手邊,“衛明,你試試吧!”
“我從來沒切過菜,”他看向陳青茹。
“哎呀,你就試試嘛!”陳青茹用撒的語氣回他,他只得嘆了口氣,不不愿接過刀……
但宋衛明實在不擅長切菜,往往他切過的菜陳青茹還得再切一遍,于是那以后又嘗試著支使他洗菜,他也都不愿地照做了,于是那以后的飯菜時不時可以吃出一粒沙子,陳青茹不知道他是故意的,心想難道男人真的天生沒有做菜的天賦?
其實宋衛明是為了讓陳青茹不滿意他的“工作”,才故意把事搞砸的,這是任何一個職場老油條都能使出的招數,但陳青茹想不到他會對最親近的人用,甚至后來他多了許多帶回家的工作,不能再在廚房幫忙,陳青茹也沒有毫懷疑,輕易讓他逃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高考,那幾天陳青茹比班上的學生還張,尤其對羅文良,每天下午考完就去問他覺怎麼樣,緒是否還可以,也問班上幾個學習中上的學生做得順不順手,同時還得安幾個狀態不佳、自認為考砸的。
終于,為期三天的高考完了,覺自己終于卸下了三年的擔子,考完后的幾天大睡特睡,把三年缺的覺都補了回來。
幾天后高考績出來了,15班的總績是普通班里的第一名,在市里的排名也不錯,總算沒有辜負三年的心。班上除了幾個沒發揮好的學生準備復讀,大多數學生還是取得了滿意的分數,不學生和家長來向陳青茹尋求建議如何填志愿,陳青茹都耐心答了。
拿績單那天,羅文良和他媽媽走在最后,羅文良這次發揮穩定,按分數可以報考一個中等211,他媽媽十分滿意,很謝了陳青茹一番,并邀吃飯。
陳青茹慶幸當初聽從了自己心的選擇,沒有讓羅文良回家自習,雖然提心吊膽了一陣子,但好在什麼事也沒有出,高考羅文良還取得了好績。
這更堅定了的價值觀,宋衛明那套“把鍋甩出去讓別人擔著”的方法適用于職場,但是一名人民教師,做的是教書育人的工作,平時就應當盡量為學生著想,哪怕有時得擔點干系。
這才是工作的意義!
林寶鶯在氣頭上的話有點過激,口中的丈夫懶惰、無能、自私……簡直不是個人,是人類所有缺陷的集合,應該拉去法庭上審判。
陳青茹心里自然向著林寶鶯,尤其想到過年去家吃飯那天他們兩口子吵架的場景,就更氣憤了,立刻在微信上回復:【你老公人品這麼差,你趕離婚吧!】
林寶鶯:【婚不是這麼好離的,我們已經兩個孩子了】
陳青茹:【兩個孩子也可以離,我辦公室一老師也是兩個孩子,上個月剛領了離婚證】
那邊沉默了一會兒,才回:【離婚難啊,這可不是輕飄飄幾句話的事,我為這個家付出了這麼多,到頭來什麼也沒得到,那我這輩子豈不白忙活了嗎?】
陳青茹:【想離就能離,別在意沉沒本】
這一句后,對面久久沒有消息回過來,陳青茹看著聊天界面,料想林寶鶯下不了這個決心。
這怪不得,離婚是大事,尤其已經有兩個孩子了。
結婚之后自己也越來越有會,結婚證就像一繩索,把兩個不相干的人綁在一起,日子越久綁得越牢,到最后兩個人幾乎變作一個人,連骨也相融在一起。要在這樣牢固的捆綁當中仍然保持自我是艱難的,要離開就更難了,簡直像在上割,沒有非凡的勇氣和決斷離不了婚。
果然那邊回復說:【不,我不能離婚,離了婚我兩個孩子怎麼辦?】
人都擅長自欺,陳青茹也不好破,就給出了個退而求其次的主意:【那你就想辦法讓他干活兒,引導他為你付出】
林寶鶯:【也只能這樣了,不過說起來,這話我也要勸你,我家這個是很難改了,你才新婚,要訓練你家那個干活兒,千萬不能慣著,男人慣著慣著慣壞了,以后就什麼都指你了】
陳青茹瞄了眼旁邊的宋衛明,宋衛明正在打游戲,覺到陳青茹突然過來的目,納罕,“怎麼了?”
“沒什麼,”陳青茹搖搖頭,眼睛仍盯著宋衛明,想要穿這軀殼看到他的心,從他的當前預測到他的未來。
這個人會變林寶鶯口中丈夫那樣自私自利、懶惰無能、毫無同理心的人嗎?
很想就此事聽聽宋衛明的看法,于是迅速結束和林寶鶯的聊天,把林寶鶯吐槽丈夫的話都向宋衛明說了,“我建議離婚,但好像不想離。”
“你教唆人家離婚?”宋衛明詫異地著,連游戲也不打了。
“怎麼是教唆呢?這是建議。”
“我只聽過勸和的,沒聽過勸人離婚的,”宋衛明放下手機,坐直了子,“兩口子過日子得磨合,不是不就離婚,這樣兒戲還結什麼婚?”
陳青茹點點頭,心里又懷疑這種磨合是真的磨合還是互相忍。
也許磨合得不好就會變互相忍,所以為了防止宋衛明變下一個劉春輝,陳青茹不再一味順著他。
后來的幾天,陳青茹有意讓宋衛明參與到簡單的家務勞中,譬如飯后讓他把碗筷收拾進廚房,或者請他幫忙把洗機里已甩水的服拿出來曬。
因事太小,宋衛明起先并未抗拒,直到陳青茹支使他切菜時,宋衛明抗議了,“從小到大我都沒進過廚房,沒過菜刀。”
“那你現在可以嘗試一下嘛,這個土豆很好切的,”陳青茹拿起菜刀給他示范……
唰唰幾下就把一個土豆切好了,自己都驚異于自己的刀工,結婚前不太進廚房,在做飯上還是個小學生。
宋衛明立刻指著砧板上的土豆薄片說:“你看,切得多好,你一分鐘能做完的事我要十分鐘才能做好,這不是耽誤功夫嘛?所以應該你來切,效率高。”
“可是我以前也切得不好,后來切菜切多了才切得好的,”這是婚姻磨合出的結果。
“不不不……我一個大男人不適合干這個,”宋衛明轉準備離開,陳青茹拉住他的胳膊,“什麼男人人,男人賺錢人也賺錢,人做家務男人也要幫著做一點吧?”說著把菜刀遞到他手邊,“衛明,你試試吧!”
“我從來沒切過菜,”他看向陳青茹。
“哎呀,你就試試嘛!”陳青茹用撒的語氣回他,他只得嘆了口氣,不不愿接過刀……
但宋衛明實在不擅長切菜,往往他切過的菜陳青茹還得再切一遍,于是那以后又嘗試著支使他洗菜,他也都不愿地照做了,于是那以后的飯菜時不時可以吃出一粒沙子,陳青茹不知道他是故意的,心想難道男人真的天生沒有做菜的天賦?
其實宋衛明是為了讓陳青茹不滿意他的“工作”,才故意把事搞砸的,這是任何一個職場老油條都能使出的招數,但陳青茹想不到他會對最親近的人用,甚至后來他多了許多帶回家的工作,不能再在廚房幫忙,陳青茹也沒有毫懷疑,輕易讓他逃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高考,那幾天陳青茹比班上的學生還張,尤其對羅文良,每天下午考完就去問他覺怎麼樣,緒是否還可以,也問班上幾個學習中上的學生做得順不順手,同時還得安幾個狀態不佳、自認為考砸的。
終于,為期三天的高考完了,覺自己終于卸下了三年的擔子,考完后的幾天大睡特睡,把三年缺的覺都補了回來。
幾天后高考績出來了,15班的總績是普通班里的第一名,在市里的排名也不錯,總算沒有辜負三年的心。班上除了幾個沒發揮好的學生準備復讀,大多數學生還是取得了滿意的分數,不學生和家長來向陳青茹尋求建議如何填志愿,陳青茹都耐心答了。
拿績單那天,羅文良和他媽媽走在最后,羅文良這次發揮穩定,按分數可以報考一個中等211,他媽媽十分滿意,很謝了陳青茹一番,并邀吃飯。
陳青茹慶幸當初聽從了自己心的選擇,沒有讓羅文良回家自習,雖然提心吊膽了一陣子,但好在什麼事也沒有出,高考羅文良還取得了好績。
這更堅定了的價值觀,宋衛明那套“把鍋甩出去讓別人擔著”的方法適用于職場,但是一名人民教師,做的是教書育人的工作,平時就應當盡量為學生著想,哪怕有時得擔點干系。
這才是工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