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6卷 【寫在最后:完結言】

今天是2024年12月2日,天氣晴,有微風。

寫下“全書完”這三個字時,墻上的掛鐘走過凌晨,接近一點。

夜深人靜,桌上的小臺燈是讀研時和室友在宜家買的,昏昏的黃,不太亮堂。

那時候日為了幾萬字的論文發愁,從沒想過有朝一日,可以把一本幾十萬字的小說寫完。

兒時我有過兩個夢想,一個了我選擇去讀的專業,進而了我的本職工作。

可惜,即便是熱,本職工作也并沒有我想象中的快樂,時常有種人生燃盡的錯覺,這時候,才想起另一個夢想。

寫一本小說。

像大多語文偏科的人一樣,我也做過一個作家夢。

從上學到工作,寫過無數個開頭。

謹慎地選擇了5月20號,草率地發布了第一章。

從一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開始構思,初衷是寫一篇純甜文,一場至純的雙向奔赴。

到結局,就留給讀者自己評判了。

對筆下的每個人,我都帶著極強的和同,先寫人再寫故事,每個角都被設定了自我,本我,超我 ,mbti,星座,紫微八字,甚至我每天還會看看運勢。

就這樣慢慢地,在一字一句的積累中,他們生起來,不同的面貌慢慢迭轉,莽撞的,勇敢的,執著的,懦弱的,解離的,回避的……

我予他們最初的,任他們自由生長,直至他們出了手,托住了正在庸碌生活中下墜的我。

“一微塵里三千界,半剎那間八萬春。”

至此,寫作讓我分裂了兩部分,一個在方方正正的寫字樓里上班下班,一個徜徉在毫無邊界的世界里,自由、荒蠻、無法無天。

這種份的共生,給了我一種勇氣,離于工作之外,仍有創造無窮的力量。

雖然每天只能睡不到五個小時,卻不會覺得疲倦,反而是一種

但這種力量并不是所向披靡的,落到文字之中,需要琢磨,就變得困難重重。

我不是天賦異稟的類型,一章的兩千多個字,需要反復修改,揣,潤的承接,平均要寫四個小時,尚且不算上構思的時間。

這是一場自愿獻祭。

作者要先把淚流干,用最克制的筆寫最澎湃的心聲,才能祈禱讀者在讀到文字時喚起相似的反應。

最終,歷時196天,越了三個季節,廢稿共計64萬,正文字數停留在43萬,終于在2024年的最后一個月,打出了那令人沸騰,也令人悵惘的三個字,“全文完”。

生命中的上千個小時,被進了這個不會褪的世界。

永遠瑰麗,永遠純粹,永遠相,永遠年輕。

以后的漫漫人生中,我大約不會記得22年、23年都干了什麼,但是肯定記得2024年,我寫出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這本書給予我許多寧靜平和的力量,哪怕它并不起眼,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淹沒在了書海之中。

中間經歷了搬家,生病,忙碌的工作,也聽了一些質疑的批評,讓我覺得很在意,難免敝帚自珍,顧影自憐,甚至很多次冒出過放棄的念頭。

因為想著還有人在千里之外期待著故事的結局,就這樣頭鐵地堅持了下來。

同樣堅持的,還有始終陪伴著的你們。

每當凌晨停筆,很快就會有人看完,點了催更,像是完了一種默認的約定。

那種超越空間的鏈接,讓散落的共鳴之聲在此震

大家的催更、評論、打賞、推書,都是我堅持到這里的力,也因此記住了一些經常出現的朋友的名字,這是我們在龐雜無序的宇宙中,從未設想過的奇妙緣分。

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我寫到這里,才發覺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才萬幸地想,在生活的隙之中,尚未失去心力,還能去寫讓人歡笑,讓人落淚的詩歌。

這種覺讓人熱淚盈眶,也讓人能干眼淚,站起來說一句,“生活或許是波折而充滿痛苦的,但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遲早會發現,世界仍屬于你我,從未變過。”

最后,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再次謝你們的陪伴,恩茫茫漫漫中的相遇,讓今宵如此不同。

「謹以此書,獻給那個六年級想寫一本小說的自己,也獻給所有尋求共鳴的孩們。祝你們永遠勇敢堅韌,熱烈自由。

一生發現,傳遞,創造。」

行文至此,慨萬千,長文短,終須再見。

重逢。

晚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64章

箏簫誤:重生之錯惹清冷太傅

第6卷 【寫在最后:完結言】

今天是2024年12月2日,天氣晴,有微風。

寫下“全書完”這三個字時,墻上的掛鐘走過凌晨,接近一點。

夜深人靜,桌上的小臺燈是讀研時和室友在宜家買的,昏昏的黃,不太亮堂。

那時候日為了幾萬字的論文發愁,從沒想過有朝一日,可以把一本幾十萬字的小說寫完。

兒時我有過兩個夢想,一個了我選擇去讀的專業,進而了我的本職工作。

可惜,即便是熱,本職工作也并沒有我想象中的快樂,時常有種人生燃盡的錯覺,這時候,才想起另一個夢想。

寫一本小說。

像大多語文偏科的人一樣,我也做過一個作家夢。

從上學到工作,寫過無數個開頭。

謹慎地選擇了5月20號,草率地發布了第一章。

從一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開始構思,初衷是寫一篇純甜文,一場至純的雙向奔赴。

到結局,就留給讀者自己評判了。

對筆下的每個人,我都帶著極強的和同,先寫人再寫故事,每個角都被設定了自我,本我,超我 ,mbti,星座,紫微八字,甚至我每天還會看看運勢。

就這樣慢慢地,在一字一句的積累中,他們生起來,不同的面貌慢慢迭轉,莽撞的,勇敢的,執著的,懦弱的,解離的,回避的……

我予他們最初的,任他們自由生長,直至他們出了手,托住了正在庸碌生活中下墜的我。

“一微塵里三千界,半剎那間八萬春。”

至此,寫作讓我分裂了兩部分,一個在方方正正的寫字樓里上班下班,一個徜徉在毫無邊界的世界里,自由、荒蠻、無法無天。

這種份的共生,給了我一種勇氣,離于工作之外,仍有創造無窮的力量。

雖然每天只能睡不到五個小時,卻不會覺得疲倦,反而是一種

但這種力量并不是所向披靡的,落到文字之中,需要琢磨,就變得困難重重。

我不是天賦異稟的類型,一章的兩千多個字,需要反復修改,揣,潤的承接,平均要寫四個小時,尚且不算上構思的時間。

這是一場自愿獻祭。

作者要先把淚流干,用最克制的筆寫最澎湃的心聲,才能祈禱讀者在讀到文字時喚起相似的反應。

最終,歷時196天,越了三個季節,廢稿共計64萬,正文字數停留在43萬,終于在2024年的最后一個月,打出了那令人沸騰,也令人悵惘的三個字,“全文完”。

生命中的上千個小時,被進了這個不會褪的世界。

永遠瑰麗,永遠純粹,永遠相,永遠年輕。

以后的漫漫人生中,我大約不會記得22年、23年都干了什麼,但是肯定記得2024年,我寫出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這本書給予我許多寧靜平和的力量,哪怕它并不起眼,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淹沒在了書海之中。

中間經歷了搬家,生病,忙碌的工作,也聽了一些質疑的批評,讓我覺得很在意,難免敝帚自珍,顧影自憐,甚至很多次冒出過放棄的念頭。

因為想著還有人在千里之外期待著故事的結局,就這樣頭鐵地堅持了下來。

同樣堅持的,還有始終陪伴著的你們。

每當凌晨停筆,很快就會有人看完,點了催更,像是完了一種默認的約定。

那種超越空間的鏈接,讓散落的共鳴之聲在此震

大家的催更、評論、打賞、推書,都是我堅持到這里的力,也因此記住了一些經常出現的朋友的名字,這是我們在龐雜無序的宇宙中,從未設想過的奇妙緣分。

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我寫到這里,才發覺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才萬幸地想,在生活的隙之中,尚未失去心力,還能去寫讓人歡笑,讓人落淚的詩歌。

這種覺讓人熱淚盈眶,也讓人能干眼淚,站起來說一句,“生活或許是波折而充滿痛苦的,但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遲早會發現,世界仍屬于你我,從未變過。”

最后,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再次謝你們的陪伴,恩茫茫漫漫中的相遇,讓今宵如此不同。

「謹以此書,獻給那個六年級想寫一本小說的自己,也獻給所有尋求共鳴的孩們。祝你們永遠勇敢堅韌,熱烈自由。

一生發現,傳遞,創造。」

行文至此,慨萬千,長文短,終須再見。

重逢。

晚安。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