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楠告别了姜落和安子言,独自沿着雕花回廊前行。夜风拂过廊下的宫灯,在的宫装上投下摇曳的影。远正殿的笙箫声隐约可闻,而这一隅却显得格外清静。
转过一道弯,迎面走来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着鹅黄绣蝶纹襦,发间簪着几朵新鲜的桂花,容貌娇俏却带着几分骄纵之气。沈知楠觉得有些面生,不记得在京中闺秀里见过这位小姐,便微微颔首准备错而过。
谁知那小姑娘却突然横一步,直直挡在面前。
"你就是沈知楠?"小姑娘仰着下,声音清脆却着不善。
沈知楠一怔,停下脚步,不动声地打量眼前这个陌生的。月下,能看清对方眼中毫不掩饰的敌意。轻轻点头:"正是。不知这位小姐是..."
"哼!"小姑娘没回答的问题,而是用挑剔的目将从头到脚扫视一遍,这种无礼的举动让沈知楠不由蹙起眉头。
"也没有多漂亮嘛。"小姑娘撇撇,语气中满是轻蔑。
沈知楠看着这个明显被娇惯坏了的小姑娘,不与争辩,只轻声道:"若无事,我先告辞了。"
刚抬步走,那小姑娘竟再次拦住去路,趾高气昂道:"我让你走了吗?"
沈知楠深吸一口气,眸微沉:"你想如何?"
"听说你父亲是当朝丞相?"不答反问,眼中闪着狡黠的,"难怪能攀上晋王府的高枝。"
沈知楠终于冷了脸:"这位小姐,你我素不相识,却在此出言不逊。不知令尊是哪位大人,竟教出如此不知礼数的儿?"
"你!"被中痛,脸颊涨红,"你敢骂我?你知道我是谁吗?"
"正要请教。"沈知楠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咬了咬,突然出一个恶意的笑容:"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凑近一步,压低声音,"你以为晋王殿下真的喜欢你吗?他娶你,不过是因为......"
"宋绾!"一道清亮的声音突然从回廊另一端传来。沈知楠转头,看见怡和正提着摆快步走来,娇俏的脸上满是怒容。
那被唤作"宋绾"的看着过来的怡和,冷哼道:“哼,我当是谁呢。”
沈知楠这才恍然,原来这位就是长公主的独,长宁郡主宋绾。难怪如此跋扈。
萧翎快步走到沈知楠边,关切地问道:"二嫂嫂,没为难你吧?"不等回答,就转头瞪着宋绾,"宋绾,你太无礼了!"
宋绾眼中闪过一丝嫉恨,抬着下看着怡和道:"我就是无礼,你又能怎么样?"
“你......”
沈知楠轻轻拉住萧翎的手:"怡和,算了。"
“二嫂嫂我们走。”怡和拉着沈知楠瞪了宋绾一眼,转就走,走前还不忘放狠话:"再敢胡言乱语,我立刻去告诉母后!"
宋绾被这一句说的愤愤的站在原地,手中帕子绞一团。
走出一段距离后,怡和压低声音道:"二嫂嫂别往心里去。宋绾自小被姑姑宠坏了,对二哥......"突然意识到说了,连忙打住。
沈知楠看了一眼,没有追问。
宫提着琉璃宫灯碎步而来,在珠帘外福行礼:"皇后娘娘命奴婢来请各位小姐移步前殿,宫宴即将开始了。"
沈知楠刚与怡和回到偏殿不久,闻言整了整袖。殿外传来环佩叮当之声,楚明澜不知何时已立在廊下,月为绯红宫装镀上一层银辉。
"走吧。"楚明澜朝出手,沈知楠点了点头。
萧翎笑嘻嘻地挤到两人中间,一手挽一个:"澜姐姐、二嫂嫂我也要牵手!"
三人沿着铺满月的回廊前行。远主殿灯火通明,笙箫之声隐约可闻。转过一道九曲水榭,忽见前方茜红影一闪——宋绾正倚在朱漆廊柱旁,见们过来,故意提高声音对旁侍道:
"有些人啊,以为攀上高枝就能飞上枝头变凰..."
楚明澜脚步一顿。沈知楠到握着自己的那只手微微收紧,抬眼看见下颌线绷出一道凌厉的弧度。
"长宁郡主。"楚明澜声音不大,却让回廊瞬间安静,"见到本宫与晋王妃,不知行礼吗?
宋绾脸变了变,终究不敢违逆太子妃,草草福了福:"见过太子妃。"
怡和气得要上前理论,被沈知楠按住轻轻摇了摇头:“不值得计较。”三人绕过继续前行。
主殿近在眼前。三十六扇雕花殿门开,殿内金碧辉煌。沈知楠深吸一口气,随着楚明澜迈过朱漆门槛。刹那间,数百支烛火的芒扑面而来,下意识眯起眼,却在影错间,清晰地看见端坐在案后的萧珩——他正向这个方向,目如深潭般晦暗难明。
沈知楠随着楚明澜步大殿,三十六盏鎏金宫灯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微垂着眼睫,却能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好奇的、打量的、带着刺的。最灼人的那道来自对面席间,不用抬眼也知道是宋绾。
"晋王妃,请座。"
引路宫的声音将唤回神。沈知楠这才发现自己的席位就在萧珩侧。男人一袭玄蟒袍,玉冠束发,冷峻的廓在烛火中如同刀刻。见过来,只是微微侧头。
沈知楠安静地跪坐在锦绣软垫上,宽大的袖如流水般铺展开来。对面忽然传来一声轻笑——宋绾正歪着头与旁贵说话,眼睛却直勾勾盯着,朱一张一合,分明在说"装模作样"。
沈知楠没有理会,只微微垂眸,安静端坐。
萧珩到了对面在沈知楠上的视线,他眉头微蹙,目沉沉地落在宋绾上。那眼神冷得让隔着数丈远的宋绾都下意识了脖子,悻悻地转开视线。
"今日中秋佳宴,众卿不必拘束,当开怀畅饮才好啊!"
皇帝浑厚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沈知楠随众人起行礼,余瞥见帝后二人并肩坐在九龙金椅上。皇帝看着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正当盛年。而皇后娘娘——
"陛下,今日众闺秀都在,不如让闺秀们展示展示才艺?"皇后抚着鎏金护甲笑道,眼角藏着几分倦意。
展示才艺算往年的旧俗了,提起也是为了活跃气氛罢了,真要说起来,皇后讨厌展示才艺的,一个个斗的和乌眼似得,有什么好的。
"皇后提议甚好!"皇帝抚掌大笑。
"皇舅舅!"宋绾清脆的声音突然划破殿内和乐的气氛。不知何时已离席站在殿中央,茜红裾如绽放的牡丹,"绾儿愿抛砖引玉,献舞一曲!"
永嘉帝含笑点头:"准。"
宋绾翩然起舞,金丝绣鞋点在波斯进贡的绒毯上,茜红广袖翻飞如蝶。一舞终了,殿内响起阵阵喝彩。
"绾儿舞技又进了,赏!"皇帝抚掌笑道。
宋绾却盈盈一拜:"皇舅舅,绾儿只为助兴,不需要什么赏赐。"忽然抬头,目直刺向沈知楠,"绾儿听闻,晋王妃曾是京中各闺秀的典范,不知今日有没有这个荣幸见识见识晋王妃的才艺呢?"
殿内霎时一静。所有人的目都转向晋王席位。
沈知楠到数百道视线如箭矢般来。缓缓抬眸,正对上宋绾挑衅的眼神——那里面盛满了恶意的期待,仿佛笃定会出丑。
"知楠可愿意?"皇帝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深吸一口气,起恭敬行礼:"儿臣愿献一曲助兴。"
沈知楠起时没有看见萧珩握紧酒杯手,指节微微发白,薄抿一条直线。
"好!"皇帝开怀大笑,"来人,备琴!"
沈知楠缓步走向殿中央。宫装的裾拂过金砖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侍从已摆好焦尾琴,轻轻跪坐,指尖抚过冰凉的琴弦。
"铮——"
试音的清响在殿内回。沈知楠垂眸调整琴轸,浓的睫在脸上投下两片影。这一刻,所有的喧闹都远去了,只剩下掌心木纹的触,和腔里那颗跳得太过用力的心。
第一个音符流泻而出时,萧珩倏然坐直了体。
那不是闺秀们常选的《春江花月夜》,也不是应景的《霓裳羽曲》,而是一首鲜有人弹奏的《孤雁南飞》。曲调初时平缓,如秋日长空般辽远,渐渐转低沉,似离群孤雁的哀鸣。
沈知楠的指尖在弦上翻飞。想起初王府时,萧珩冷淡疏离的眼神;想起独守空闺的漫漫长夜;想起方才回廊上,宋绾那句"他娶你不过是因为..."。所有的委屈与隐忍,都化作琴弦上颤抖的涟漪。
殿内众人只觉琴音悦耳,唯有萧珩瞳孔骤——他听出了那隐藏在华丽技巧下的,浓得化不开的哀伤。
男人不自觉地前倾体。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沈知楠。月过殿顶的琉璃瓦洒在上,为镀上一层银边。低垂的脖颈纤细脆弱,仿佛一折就断,可抚琴的姿势却拔如竹,带着不容摧折的坚韧。
琴音渐急,如骤雨打芭蕉。萧珩突然意识到,他的妻子,骨子里藏着怎样惊人的力量。那些被他误解为逆来顺的温,或许只是...不愿与人争的骄傲。
最后一个音符余韵袅袅。沈知楠收手,殿内寂静得能听见烛花裂的轻响。
"好!"皇帝率先击掌,"不愧是沈相之,琴技堪称国手!"
众人这才回神,赞叹声如水般涌来。沈知楠却只是安静地行礼,转走向席位。过宋绾边时,听见对方从牙里挤出的低语:"装腔作势..."
恍若未闻,却在抬眼的瞬间,对上了萧珩深不见底的目。男人眼中翻涌的绪让心头一颤,慌忙垂眸避开。
殿外,一孤月高悬。檐角铜铃在风中轻响,像是谁说不出口的心事。
沈知楠告别了姜落和安子言,独自沿着雕花回廊前行。夜风拂过廊下的宫灯,在的宫装上投下摇曳的影。远正殿的笙箫声隐约可闻,而这一隅却显得格外清静。
转过一道弯,迎面走来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着鹅黄绣蝶纹襦,发间簪着几朵新鲜的桂花,容貌娇俏却带着几分骄纵之气。沈知楠觉得有些面生,不记得在京中闺秀里见过这位小姐,便微微颔首准备错而过。
谁知那小姑娘却突然横一步,直直挡在面前。
"你就是沈知楠?"小姑娘仰着下,声音清脆却着不善。
沈知楠一怔,停下脚步,不动声地打量眼前这个陌生的。月下,能看清对方眼中毫不掩饰的敌意。轻轻点头:"正是。不知这位小姐是..."
"哼!"小姑娘没回答的问题,而是用挑剔的目将从头到脚扫视一遍,这种无礼的举动让沈知楠不由蹙起眉头。
"也没有多漂亮嘛。"小姑娘撇撇,语气中满是轻蔑。
沈知楠看着这个明显被娇惯坏了的小姑娘,不与争辩,只轻声道:"若无事,我先告辞了。"
刚抬步走,那小姑娘竟再次拦住去路,趾高气昂道:"我让你走了吗?"
沈知楠深吸一口气,眸微沉:"你想如何?"
"听说你父亲是当朝丞相?"不答反问,眼中闪着狡黠的,"难怪能攀上晋王府的高枝。"
沈知楠终于冷了脸:"这位小姐,你我素不相识,却在此出言不逊。不知令尊是哪位大人,竟教出如此不知礼数的儿?"
"你!"被中痛,脸颊涨红,"你敢骂我?你知道我是谁吗?"
"正要请教。"沈知楠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咬了咬,突然出一个恶意的笑容:"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凑近一步,压低声音,"你以为晋王殿下真的喜欢你吗?他娶你,不过是因为......"
"宋绾!"一道清亮的声音突然从回廊另一端传来。沈知楠转头,看见怡和正提着摆快步走来,娇俏的脸上满是怒容。
那被唤作"宋绾"的看着过来的怡和,冷哼道:“哼,我当是谁呢。”
沈知楠这才恍然,原来这位就是长公主的独,长宁郡主宋绾。难怪如此跋扈。
萧翎快步走到沈知楠边,关切地问道:"二嫂嫂,没为难你吧?"不等回答,就转头瞪着宋绾,"宋绾,你太无礼了!"
宋绾眼中闪过一丝嫉恨,抬着下看着怡和道:"我就是无礼,你又能怎么样?"
“你......”
沈知楠轻轻拉住萧翎的手:"怡和,算了。"
“二嫂嫂我们走。”怡和拉着沈知楠瞪了宋绾一眼,转就走,走前还不忘放狠话:"再敢胡言乱语,我立刻去告诉母后!"
宋绾被这一句说的愤愤的站在原地,手中帕子绞一团。
走出一段距离后,怡和压低声音道:"二嫂嫂别往心里去。宋绾自小被姑姑宠坏了,对二哥......"突然意识到说了,连忙打住。
沈知楠看了一眼,没有追问。
宫提着琉璃宫灯碎步而来,在珠帘外福行礼:"皇后娘娘命奴婢来请各位小姐移步前殿,宫宴即将开始了。"
沈知楠刚与怡和回到偏殿不久,闻言整了整袖。殿外传来环佩叮当之声,楚明澜不知何时已立在廊下,月为绯红宫装镀上一层银辉。
"走吧。"楚明澜朝出手,沈知楠点了点头。
萧翎笑嘻嘻地挤到两人中间,一手挽一个:"澜姐姐、二嫂嫂我也要牵手!"
三人沿着铺满月的回廊前行。远主殿灯火通明,笙箫之声隐约可闻。转过一道九曲水榭,忽见前方茜红影一闪——宋绾正倚在朱漆廊柱旁,见们过来,故意提高声音对旁侍道:
"有些人啊,以为攀上高枝就能飞上枝头变凰..."
楚明澜脚步一顿。沈知楠到握着自己的那只手微微收紧,抬眼看见下颌线绷出一道凌厉的弧度。
"长宁郡主。"楚明澜声音不大,却让回廊瞬间安静,"见到本宫与晋王妃,不知行礼吗?
宋绾脸变了变,终究不敢违逆太子妃,草草福了福:"见过太子妃。"
怡和气得要上前理论,被沈知楠按住轻轻摇了摇头:“不值得计较。”三人绕过继续前行。
主殿近在眼前。三十六扇雕花殿门开,殿内金碧辉煌。沈知楠深吸一口气,随着楚明澜迈过朱漆门槛。刹那间,数百支烛火的芒扑面而来,下意识眯起眼,却在影错间,清晰地看见端坐在案后的萧珩——他正向这个方向,目如深潭般晦暗难明。
沈知楠随着楚明澜步大殿,三十六盏鎏金宫灯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微垂着眼睫,却能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好奇的、打量的、带着刺的。最灼人的那道来自对面席间,不用抬眼也知道是宋绾。
"晋王妃,请座。"
引路宫的声音将唤回神。沈知楠这才发现自己的席位就在萧珩侧。男人一袭玄蟒袍,玉冠束发,冷峻的廓在烛火中如同刀刻。见过来,只是微微侧头。
沈知楠安静地跪坐在锦绣软垫上,宽大的袖如流水般铺展开来。对面忽然传来一声轻笑——宋绾正歪着头与旁贵说话,眼睛却直勾勾盯着,朱一张一合,分明在说"装模作样"。
沈知楠没有理会,只微微垂眸,安静端坐。
萧珩到了对面在沈知楠上的视线,他眉头微蹙,目沉沉地落在宋绾上。那眼神冷得让隔着数丈远的宋绾都下意识了脖子,悻悻地转开视线。
"今日中秋佳宴,众卿不必拘束,当开怀畅饮才好啊!"
皇帝浑厚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沈知楠随众人起行礼,余瞥见帝后二人并肩坐在九龙金椅上。皇帝看着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正当盛年。而皇后娘娘——
"陛下,今日众闺秀都在,不如让闺秀们展示展示才艺?"皇后抚着鎏金护甲笑道,眼角藏着几分倦意。
展示才艺算往年的旧俗了,提起也是为了活跃气氛罢了,真要说起来,皇后讨厌展示才艺的,一个个斗的和乌眼似得,有什么好的。
"皇后提议甚好!"皇帝抚掌大笑。
"皇舅舅!"宋绾清脆的声音突然划破殿内和乐的气氛。不知何时已离席站在殿中央,茜红裾如绽放的牡丹,"绾儿愿抛砖引玉,献舞一曲!"
永嘉帝含笑点头:"准。"
宋绾翩然起舞,金丝绣鞋点在波斯进贡的绒毯上,茜红广袖翻飞如蝶。一舞终了,殿内响起阵阵喝彩。
"绾儿舞技又进了,赏!"皇帝抚掌笑道。
宋绾却盈盈一拜:"皇舅舅,绾儿只为助兴,不需要什么赏赐。"忽然抬头,目直刺向沈知楠,"绾儿听闻,晋王妃曾是京中各闺秀的典范,不知今日有没有这个荣幸见识见识晋王妃的才艺呢?"
殿内霎时一静。所有人的目都转向晋王席位。
沈知楠到数百道视线如箭矢般来。缓缓抬眸,正对上宋绾挑衅的眼神——那里面盛满了恶意的期待,仿佛笃定会出丑。
"知楠可愿意?"皇帝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深吸一口气,起恭敬行礼:"儿臣愿献一曲助兴。"
沈知楠起时没有看见萧珩握紧酒杯手,指节微微发白,薄抿一条直线。
"好!"皇帝开怀大笑,"来人,备琴!"
沈知楠缓步走向殿中央。宫装的裾拂过金砖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侍从已摆好焦尾琴,轻轻跪坐,指尖抚过冰凉的琴弦。
"铮——"
试音的清响在殿内回。沈知楠垂眸调整琴轸,浓的睫在脸上投下两片影。这一刻,所有的喧闹都远去了,只剩下掌心木纹的触,和腔里那颗跳得太过用力的心。
第一个音符流泻而出时,萧珩倏然坐直了体。
那不是闺秀们常选的《春江花月夜》,也不是应景的《霓裳羽曲》,而是一首鲜有人弹奏的《孤雁南飞》。曲调初时平缓,如秋日长空般辽远,渐渐转低沉,似离群孤雁的哀鸣。
沈知楠的指尖在弦上翻飞。想起初王府时,萧珩冷淡疏离的眼神;想起独守空闺的漫漫长夜;想起方才回廊上,宋绾那句"他娶你不过是因为..."。所有的委屈与隐忍,都化作琴弦上颤抖的涟漪。
殿内众人只觉琴音悦耳,唯有萧珩瞳孔骤——他听出了那隐藏在华丽技巧下的,浓得化不开的哀伤。
男人不自觉地前倾体。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沈知楠。月过殿顶的琉璃瓦洒在上,为镀上一层银边。低垂的脖颈纤细脆弱,仿佛一折就断,可抚琴的姿势却拔如竹,带着不容摧折的坚韧。
琴音渐急,如骤雨打芭蕉。萧珩突然意识到,他的妻子,骨子里藏着怎样惊人的力量。那些被他误解为逆来顺的温,或许只是...不愿与人争的骄傲。
最后一个音符余韵袅袅。沈知楠收手,殿内寂静得能听见烛花裂的轻响。
"好!"皇帝率先击掌,"不愧是沈相之,琴技堪称国手!"
众人这才回神,赞叹声如水般涌来。沈知楠却只是安静地行礼,转走向席位。过宋绾边时,听见对方从牙里挤出的低语:"装腔作势..."
恍若未闻,却在抬眼的瞬间,对上了萧珩深不见底的目。男人眼中翻涌的绪让心头一颤,慌忙垂眸避开。
殿外,一孤月高悬。檐角铜铃在风中轻响,像是谁说不出口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