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bsp;nbsp; 第4章
◎一個是蘭,一個是蛇◎
天雲重,暑氣蒸騰。
太忽忽現,天也一陣晴一陣,八角鎮街市上的小販有的早早收了攤,有的則支起了棚子,怕天降暴雨。
街上漫是人聲,柳三剛下午值,便著策馬來了八角鎮,準備接在娘家探親的妻子孩子回家。
走過小食攤子,買了個燒餅啃著,還剩幾口的時候喂給了側牽著的馬。快走到街市末尾時,他忽然看到個擺滿小件的攤子。
上面有子用的脂珠釵,還有小孩玩的木車木馬。柳三想起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剛毅的臉上出個溫的笑。
他出幾個銅板,悉心挑了個簪子和玩,小心翼翼揣懷裏後,牽馬離開。
在巷子裏七拐八拐,他停在岳父家的院外,正準備敲門,忽然看到巷口路過了個白書生。
他頓了頓,莫名想起了那日在石水村看到的青年。
好像是陸觀瀾來的。
也不知憑由辦好了沒。
柳三猶豫了一會,覺得送佛送到西,還是去幫忙問問。他放下敲門的手,決定過會兒再來岳父家接妻子孩子。
他翻上馬,朝縣衙奔去。
到了縣衙,他問了相識的兄弟,把陸觀瀾夫妻的憑由揣懷裏,快馬朝石水村去了。
*
離陸觀瀾去世已經過了三天。
祝無執把他留下的信細細看了,確保不會出紕,剩下的就是等著憑由辦好,離開京畿一帶。
溫幸妤遲遲沒緩過勁,夜裏睡不著,白天也常常不在狀態,有時候會下意識喊觀瀾哥,等喊完了,看著主屋空的床鋪,才反應過來人已經走了。
柳三到時,溫幸妤正在煮飯。
他敲了幾下門,沒人應,于是直接推門進了院子。
一進去,就聞到一焦糊的味道,他皺了皺眉,以為是什麽東西著火了,快步尋著味道找了過去。
到了跟前,才發現是夥房。
面容清秀的子側對著他站在竈前,竈膛裏火燒得很旺,手中拿著鍋鏟,一不的,神怔怔,鍋裏的菜已經焦糊了黑。
他趕忙喊道:“弟妹?”
溫幸妤忽然聽到有人喊,下意識回頭,模糊的視線裏是柳三的臉,才反應過來自己又走神了。
柳三這才看清的臉。
眼眶發紅,淚水漣漣。
他有些懷疑地皺眉,旋即就舒展了。想必是陸觀瀾子每況愈下,這小娘子心中擔憂,故而暗自垂淚。
他禮貌別過頭,指了指鍋。
溫幸妤鼻尖微,聞到一糊味,低頭一看,只見菜已經了焦黑,趕忙手忙腳地墊著布子把鍋端出來。
有些尷尬,轉頭用袖子掉眼淚,才跟柳三打招呼。
“柳大哥,您請屋裏坐,坐下喝杯茶吧。”
柳三擺了擺手,從懷裏拿出兩份憑由,說道:“我今日來接媳婦回家,正好路過縣衙,就進去問了問,順手幫你夫妻把憑由送來了。”
溫幸妤趕忙接過道謝。
之前去縣衙辦,裏頭的人說起碼要八九天,算著日子,正打算明日去取的。
沒想柳大哥心善,直接送過來了。
柳三掃視了一圈院子,目落在主屋,過窗戶發現裏頭沒人。
他問道:“陸兄呢?”
提到陸觀瀾,溫幸妤心口刺痛,隨即便是張。
垂下眼,故作鎮定解釋:“主屋,觀瀾哥這幾日在右廂房歇息。”
柳三哦了一聲,沒再多問,隨口道:“我去跟他打個招呼。”
來人家裏,總要跟男主人打聲招呼的。再加上他對這書生頗有好,很欣賞對方在逆境中依舊直脊梁的樣子。
溫幸妤一慌,正想著如何找個借口把人打發走,就聽到東廂房的門被打開,旋即傳來一道清泉般,又帶著點沙啞的嗓音。
“多謝柳大哥特來送憑由,陸某有失遠迎了。”
這聲音,和觀瀾哥好像……
溫幸妤心頭巨震,猛地擡頭看去,只見青年一青長衫,形高挑清瘦,臉被面巾遮住,只出一雙清澈的眼睛。
不是他。
觀瀾哥……不會這麽說話。
也不是這樣的氣息。
雖然量和聲音很像,但……觀瀾哥已經死了。
心中又是一陣鈍痛,溫幸妤收拾好緒,垂眼走到祝無執跟前,默不作聲扶住了他。
柳三看著幾步開外的青年,皺了皺眉。
他細細端詳了幾眼,說道:“怎麽帶著面巾?”
祝無執眸微垂,低咳幾聲後,虛弱道:“不慎染了風寒,肺病加重,怕把病氣染給人,故而帶了面巾遮擋。”
這理由聽起來沒什麽不對。
柳三點了下頭,看了眼天後,拱手道:“祝你夫妻二人一路順風。”
“也祝你…早日病愈。”
祝無執拱手道謝。
柳三嗯了一聲,轉時又多看了眼青年,行至院門口時,總覺得對方有些奇怪。
他眼中閃過狐疑,停下腳步轉過了,
“陸兄,你和弟妹何時出發?”
“屆時我請你二位去鎮上的酒樓吃飯,算是踐行。”
祝無執眸微閃,朝對方出個和煦的笑。
“柳大哥太客氣了,只是陸某染重疾,不好去人多用飯。您的心意我領了,等日後陸某若能活著回京城,定然重謝。”
這話聽著倒是沒什麽問題。
柳三端詳著青年,瞇了瞇眼。
若說那日的陸觀瀾是竹,是蘭,通氣度清雅正直,那今日這個……
則像是一條僞裝的毒蛇。
他在皇城司當了十年差,捉過的逃犯不知凡幾,自是比普通人眼睛亮些。
這人份有異,但那小娘子確實真的。
方才在竈臺前垂淚,定是了這人的脅迫,心中害怕才哭泣。
也不知道真正的陸觀瀾去了哪裏。按照以往的案子,恐怕……
柳三心一沉。
他又看了幾眼青年,總覺得這人莫名人覺得有些悉。
潛藏在石水村,又殺一個病弱清貧的書生,只能是為了拿到憑由離開。
推測及此,柳三幾乎可以確定眼前是誰了。
祝無執。
那個越獄潛逃的前國公府世子爺。
他擔憂此人有餘黨,自己若現在手,可能會被反殺,于是沒有直接發作,而是佯裝無事,哈哈一笑,順著對方的話道:“是我考慮不周。”
“那陸兄你歇著吧,我先回了。”
祝無執的視線在柳三臉上轉了一圈,目在對方握刀柄的手上停留了一瞬,面巾下的薄漾出個冷笑。
一個皇城司的小吏,眼神倒是敏銳。
他俯咳嗽了幾聲,嗓音有些沙啞:“天氣炎熱,柳大哥不如喝杯茶再走。”
柳三著急回鎮衙役來捉人,他拒絕道:“不了,還要趕回京裏,夜裏要巡值。”
祝無執點了點頭,沒有再挽留。
他朝對方笑笑,拱手道:“那陸某就不留您了。”
“有緣…再見。”
最後兩個字分明輕緩至極,可大熱的天,柳三卻到一寒意。
頭皮陣陣發麻。
他隨口應了,大步流星出了院子,策馬離開。
要快些,要在祝無執離開前,帶人將他捉回去。
柳三的影消失後,祝無執站直了子。
他生得高,溫幸妤堪堪到他口,此時垂眸看,便只能看到對方烏黑的發頂,和秀的鼻梁,以及一點雪白的下尖。
似乎有些害怕,又有些恍惚。
祝無執輕嗤了一聲,心說這婢倒是癡,人死三天了,還一副神恍惚的樣子。
沒出息。
他把手臂從手中出來,往旁側站,隔開一人寬的距離。
溫幸妤回過神,垂眸小聲道:“您怎麽突然出來了,不怕被……”
祝無執面巾下的臉冷漠傲慢,語氣卻依舊溫和。
“我不出來,他也會推門進來。”
他沒說的是,靠溫幸妤這個呆笨的婢編借口,還不如自己出來。
雖說都有可能會被發現異常,但自己出來,好歹還能親眼清柳三的格和況。
起碼他現在可以確定……對方今晚是不會離開八角鎮的。
不論是為了賞金,還是為了升,柳三都不會放過他這麽個值錢的逃犯。
對方很謹慎,且不是個怕事的主。
溫幸妤到了柳三和世子爺的對話有點奇怪,但并不想深想。
點了點頭,仰頭看著對方狹長的眸,低聲道:“我去煮飯。”
祝無執嗯了一聲,轉回了屋子。
*
天將暗,天際便黑雲翻墨,遠青山朦朧,不多時就被噼裏啪啦的暴雨籠罩。
天地不分,仿佛河流倒灌,地上多了一個又一個水坑,山野間有水煙騰起。
溫幸妤洗了澡,了頭發後,把浴桶裏的水放了,又添好新的熱水,起去東廂房祝無執沐浴。
屋裏僅有一盞油燈,窗紗上映著昏黃的暈。
正準備敲門,就聽到門嘎吱一聲被拉開。
下意識擡眸看去。
門出幾隙昏黃的,依稀照出他高大的形。
祝無執穿著一黑,逆而立,明暗錯間,他的面容被襯得有些鋒利。
那雙矜傲的眼,正睨著,裏面什麽緒都沒有。
垂下眼,後退兩步,低頭恭敬道:“世……您去沐浴吧,添好熱水了。”
祝無執道:“不必了。”
溫幸妤站在他的影子中,面容有些模糊,那雙溫的眼睛乖巧的低垂,頭發隨意披散著,漉漉的,衫上有不水痕。
他居高臨下站著,目順著的臉慢慢下移,忽然見了前的衫被發沾,半在上,印出起伏廓。
不小心看到不該看的,他也不過是面無表把目移開,毫無異常。
溫幸妤聽到他的回答,愣了一瞬,微微擡眸掃了眼他的打扮,點了點頭道:“您有事就去忙吧,奴婢收拾行李。”
不該問的不問,不要太有好奇心,這是觀瀾哥教給的道理。
祝無執嗯了聲,把屋裏找到的鬥笠戴在頭上,闊步踏雨幕。
溫幸妤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院門,想著世子爺可能是去聯系舊部。
下心頭的猜測,垂眼回了屋子。
*
柳三回到鎮子,就立馬去了衙門。
可沒有證據,監鎮并不願意派人去看。
他心中焦急萬分,但此時去縣衙或者皇城司上報,再調人來,都來不及。
當然了,最快的辦法是他單槍匹馬捉人。
但他就是個小吏,捉人是職責,卻也犯不著為了捉人,不顧自己的命。
祝無執他不敢小覷。
這人十五仕,今年才及冠,就已經坐到刑部侍郎的位置。
手段狠戾,做事隨心所,為人所詬病。
若不是定國公府倒臺,他恐怕會為大宋百年來最年輕的宰相。
他一個人去抓,是白送一條命。
可費盡口舌,監鎮只是打太極,說什麽都不派人。
柳三是個人,他不懂場的彎彎繞繞。
監鎮其實大上是信柳三的,不願意派人查看,一來是怕弄錯了人,反而惹得上面的人不快,降罪于自己。
二來逃犯藏在他轄地這麽久,他都沒查出來,上面定然會怪罪。
就算他派人抓住了祝無執,那功勞也不可能歸他一個小小的監鎮。但若出了問題,他首當其沖。
說白了就是吃力不討好。
柳三說不監鎮,只好花了好大一番工夫,才說了幾個衙門裏相的衙役,下值後同他去石水村走一遭。
好在出石水村時辰就不早了,幾個衙役不多時就下了值。
從衙門出來,已經是夜黑風高,暴雨傾盆。
柳三著急走,但幾個衙役說是要給家裏人說一聲,再去城門口回合。
他猶豫了一瞬,想著今日原本是來接媳婦回家的,結果耽誤到這會都沒去,定然十分著急擔憂。
再者出鎮也要路過岳父家,于是他也不磨蹭,快馬加鞭到岳父家門口,匆匆給妻子說了一聲。
柳三翻上馬,“駕”了一聲,準備去城門口彙合。
馬蹄飛踏,泥水四濺。
出巷口時,他只來得及覺到馬被什麽東西絆住,旋即嘶鳴一聲,雙蹄跪地而倒。
柳三頭上的鬥笠摔落到一旁,他反應很快,就地一滾穩住了形
夜如墨,疾風驟雨。
他飛速起,拔刀而出,瞇眼盯著細的雨幕,警惕四周,一點點往牆退。
忽有雷電劃破夜空,接著柳三便聽到了極輕的腳步聲。
他猛地擡頭,卻已經來不及了。
屋檐之上,高大的黑影飄然落下。
袂翻飛間,有寒閃過。
他揚刀格擋,只聽“鏘”的一聲,兵刃相接,震地他虎口發麻。
柳三暴退幾步,和那道影纏鬥起來。
急促的雨珠打著房檐上的瓦片,噼裏啪啦巨響,又有雷聲不絕于耳,遮蓋了二人打鬥的靜,以及柳三的呼救聲。
柳三發覺自己本打不過這人,只好邊退邊招架,再次擋掉掃來得刀刃時,他聽到一聲不耐煩的冷嗤。
那人的刀愈發的快。
閃電劈開夜空,他被挑落了長刀,冰冷的刀刃抵在他側頸。
與此同時,閃電帶來的一瞬亮,他看到了那人鬥笠下的臉。
線明了又暗,青年出致的下頜,以及那微微勾起的薄。
對方慢慢擡頭,鬥笠投下的影逐漸小,那雙人看不清的眼睛,此時完完全全了出來。
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
傲慢。
鷙。
眼珠烏沉,猶如一條令人悚然的毒蛇。
“祝無執?”
雨愈發大,柳三吐出一口飄進裏的雨水,咬牙詢問。
青年輕笑了一聲,嗓音低沉散漫,帶著輕蔑的意味。
“是殺你的人。”
4nbsp;nbsp; 第4章
◎一個是蘭,一個是蛇◎
天雲重,暑氣蒸騰。
太忽忽現,天也一陣晴一陣,八角鎮街市上的小販有的早早收了攤,有的則支起了棚子,怕天降暴雨。
街上漫是人聲,柳三剛下午值,便著策馬來了八角鎮,準備接在娘家探親的妻子孩子回家。
走過小食攤子,買了個燒餅啃著,還剩幾口的時候喂給了側牽著的馬。快走到街市末尾時,他忽然看到個擺滿小件的攤子。
上面有子用的脂珠釵,還有小孩玩的木車木馬。柳三想起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剛毅的臉上出個溫的笑。
他出幾個銅板,悉心挑了個簪子和玩,小心翼翼揣懷裏後,牽馬離開。
在巷子裏七拐八拐,他停在岳父家的院外,正準備敲門,忽然看到巷口路過了個白書生。
他頓了頓,莫名想起了那日在石水村看到的青年。
好像是陸觀瀾來的。
也不知憑由辦好了沒。
柳三猶豫了一會,覺得送佛送到西,還是去幫忙問問。他放下敲門的手,決定過會兒再來岳父家接妻子孩子。
他翻上馬,朝縣衙奔去。
到了縣衙,他問了相識的兄弟,把陸觀瀾夫妻的憑由揣懷裏,快馬朝石水村去了。
*
離陸觀瀾去世已經過了三天。
祝無執把他留下的信細細看了,確保不會出紕,剩下的就是等著憑由辦好,離開京畿一帶。
溫幸妤遲遲沒緩過勁,夜裏睡不著,白天也常常不在狀態,有時候會下意識喊觀瀾哥,等喊完了,看著主屋空的床鋪,才反應過來人已經走了。
柳三到時,溫幸妤正在煮飯。
他敲了幾下門,沒人應,于是直接推門進了院子。
一進去,就聞到一焦糊的味道,他皺了皺眉,以為是什麽東西著火了,快步尋著味道找了過去。
到了跟前,才發現是夥房。
面容清秀的子側對著他站在竈前,竈膛裏火燒得很旺,手中拿著鍋鏟,一不的,神怔怔,鍋裏的菜已經焦糊了黑。
他趕忙喊道:“弟妹?”
溫幸妤忽然聽到有人喊,下意識回頭,模糊的視線裏是柳三的臉,才反應過來自己又走神了。
柳三這才看清的臉。
眼眶發紅,淚水漣漣。
他有些懷疑地皺眉,旋即就舒展了。想必是陸觀瀾子每況愈下,這小娘子心中擔憂,故而暗自垂淚。
他禮貌別過頭,指了指鍋。
溫幸妤鼻尖微,聞到一糊味,低頭一看,只見菜已經了焦黑,趕忙手忙腳地墊著布子把鍋端出來。
有些尷尬,轉頭用袖子掉眼淚,才跟柳三打招呼。
“柳大哥,您請屋裏坐,坐下喝杯茶吧。”
柳三擺了擺手,從懷裏拿出兩份憑由,說道:“我今日來接媳婦回家,正好路過縣衙,就進去問了問,順手幫你夫妻把憑由送來了。”
溫幸妤趕忙接過道謝。
之前去縣衙辦,裏頭的人說起碼要八九天,算著日子,正打算明日去取的。
沒想柳大哥心善,直接送過來了。
柳三掃視了一圈院子,目落在主屋,過窗戶發現裏頭沒人。
他問道:“陸兄呢?”
提到陸觀瀾,溫幸妤心口刺痛,隨即便是張。
垂下眼,故作鎮定解釋:“主屋,觀瀾哥這幾日在右廂房歇息。”
柳三哦了一聲,沒再多問,隨口道:“我去跟他打個招呼。”
來人家裏,總要跟男主人打聲招呼的。再加上他對這書生頗有好,很欣賞對方在逆境中依舊直脊梁的樣子。
溫幸妤一慌,正想著如何找個借口把人打發走,就聽到東廂房的門被打開,旋即傳來一道清泉般,又帶著點沙啞的嗓音。
“多謝柳大哥特來送憑由,陸某有失遠迎了。”
這聲音,和觀瀾哥好像……
溫幸妤心頭巨震,猛地擡頭看去,只見青年一青長衫,形高挑清瘦,臉被面巾遮住,只出一雙清澈的眼睛。
不是他。
觀瀾哥……不會這麽說話。
也不是這樣的氣息。
雖然量和聲音很像,但……觀瀾哥已經死了。
心中又是一陣鈍痛,溫幸妤收拾好緒,垂眼走到祝無執跟前,默不作聲扶住了他。
柳三看著幾步開外的青年,皺了皺眉。
他細細端詳了幾眼,說道:“怎麽帶著面巾?”
祝無執眸微垂,低咳幾聲後,虛弱道:“不慎染了風寒,肺病加重,怕把病氣染給人,故而帶了面巾遮擋。”
這理由聽起來沒什麽不對。
柳三點了下頭,看了眼天後,拱手道:“祝你夫妻二人一路順風。”
“也祝你…早日病愈。”
祝無執拱手道謝。
柳三嗯了一聲,轉時又多看了眼青年,行至院門口時,總覺得對方有些奇怪。
他眼中閃過狐疑,停下腳步轉過了,
“陸兄,你和弟妹何時出發?”
“屆時我請你二位去鎮上的酒樓吃飯,算是踐行。”
祝無執眸微閃,朝對方出個和煦的笑。
“柳大哥太客氣了,只是陸某染重疾,不好去人多用飯。您的心意我領了,等日後陸某若能活著回京城,定然重謝。”
這話聽著倒是沒什麽問題。
柳三端詳著青年,瞇了瞇眼。
若說那日的陸觀瀾是竹,是蘭,通氣度清雅正直,那今日這個……
則像是一條僞裝的毒蛇。
他在皇城司當了十年差,捉過的逃犯不知凡幾,自是比普通人眼睛亮些。
這人份有異,但那小娘子確實真的。
方才在竈臺前垂淚,定是了這人的脅迫,心中害怕才哭泣。
也不知道真正的陸觀瀾去了哪裏。按照以往的案子,恐怕……
柳三心一沉。
他又看了幾眼青年,總覺得這人莫名人覺得有些悉。
潛藏在石水村,又殺一個病弱清貧的書生,只能是為了拿到憑由離開。
推測及此,柳三幾乎可以確定眼前是誰了。
祝無執。
那個越獄潛逃的前國公府世子爺。
他擔憂此人有餘黨,自己若現在手,可能會被反殺,于是沒有直接發作,而是佯裝無事,哈哈一笑,順著對方的話道:“是我考慮不周。”
“那陸兄你歇著吧,我先回了。”
祝無執的視線在柳三臉上轉了一圈,目在對方握刀柄的手上停留了一瞬,面巾下的薄漾出個冷笑。
一個皇城司的小吏,眼神倒是敏銳。
他俯咳嗽了幾聲,嗓音有些沙啞:“天氣炎熱,柳大哥不如喝杯茶再走。”
柳三著急回鎮衙役來捉人,他拒絕道:“不了,還要趕回京裏,夜裏要巡值。”
祝無執點了點頭,沒有再挽留。
他朝對方笑笑,拱手道:“那陸某就不留您了。”
“有緣…再見。”
最後兩個字分明輕緩至極,可大熱的天,柳三卻到一寒意。
頭皮陣陣發麻。
他隨口應了,大步流星出了院子,策馬離開。
要快些,要在祝無執離開前,帶人將他捉回去。
柳三的影消失後,祝無執站直了子。
他生得高,溫幸妤堪堪到他口,此時垂眸看,便只能看到對方烏黑的發頂,和秀的鼻梁,以及一點雪白的下尖。
似乎有些害怕,又有些恍惚。
祝無執輕嗤了一聲,心說這婢倒是癡,人死三天了,還一副神恍惚的樣子。
沒出息。
他把手臂從手中出來,往旁側站,隔開一人寬的距離。
溫幸妤回過神,垂眸小聲道:“您怎麽突然出來了,不怕被……”
祝無執面巾下的臉冷漠傲慢,語氣卻依舊溫和。
“我不出來,他也會推門進來。”
他沒說的是,靠溫幸妤這個呆笨的婢編借口,還不如自己出來。
雖說都有可能會被發現異常,但自己出來,好歹還能親眼清柳三的格和況。
起碼他現在可以確定……對方今晚是不會離開八角鎮的。
不論是為了賞金,還是為了升,柳三都不會放過他這麽個值錢的逃犯。
對方很謹慎,且不是個怕事的主。
溫幸妤到了柳三和世子爺的對話有點奇怪,但并不想深想。
點了點頭,仰頭看著對方狹長的眸,低聲道:“我去煮飯。”
祝無執嗯了一聲,轉回了屋子。
*
天將暗,天際便黑雲翻墨,遠青山朦朧,不多時就被噼裏啪啦的暴雨籠罩。
天地不分,仿佛河流倒灌,地上多了一個又一個水坑,山野間有水煙騰起。
溫幸妤洗了澡,了頭發後,把浴桶裏的水放了,又添好新的熱水,起去東廂房祝無執沐浴。
屋裏僅有一盞油燈,窗紗上映著昏黃的暈。
正準備敲門,就聽到門嘎吱一聲被拉開。
下意識擡眸看去。
門出幾隙昏黃的,依稀照出他高大的形。
祝無執穿著一黑,逆而立,明暗錯間,他的面容被襯得有些鋒利。
那雙矜傲的眼,正睨著,裏面什麽緒都沒有。
垂下眼,後退兩步,低頭恭敬道:“世……您去沐浴吧,添好熱水了。”
祝無執道:“不必了。”
溫幸妤站在他的影子中,面容有些模糊,那雙溫的眼睛乖巧的低垂,頭發隨意披散著,漉漉的,衫上有不水痕。
他居高臨下站著,目順著的臉慢慢下移,忽然見了前的衫被發沾,半在上,印出起伏廓。
不小心看到不該看的,他也不過是面無表把目移開,毫無異常。
溫幸妤聽到他的回答,愣了一瞬,微微擡眸掃了眼他的打扮,點了點頭道:“您有事就去忙吧,奴婢收拾行李。”
不該問的不問,不要太有好奇心,這是觀瀾哥教給的道理。
祝無執嗯了聲,把屋裏找到的鬥笠戴在頭上,闊步踏雨幕。
溫幸妤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院門,想著世子爺可能是去聯系舊部。
下心頭的猜測,垂眼回了屋子。
*
柳三回到鎮子,就立馬去了衙門。
可沒有證據,監鎮并不願意派人去看。
他心中焦急萬分,但此時去縣衙或者皇城司上報,再調人來,都來不及。
當然了,最快的辦法是他單槍匹馬捉人。
但他就是個小吏,捉人是職責,卻也犯不著為了捉人,不顧自己的命。
祝無執他不敢小覷。
這人十五仕,今年才及冠,就已經坐到刑部侍郎的位置。
手段狠戾,做事隨心所,為人所詬病。
若不是定國公府倒臺,他恐怕會為大宋百年來最年輕的宰相。
他一個人去抓,是白送一條命。
可費盡口舌,監鎮只是打太極,說什麽都不派人。
柳三是個人,他不懂場的彎彎繞繞。
監鎮其實大上是信柳三的,不願意派人查看,一來是怕弄錯了人,反而惹得上面的人不快,降罪于自己。
二來逃犯藏在他轄地這麽久,他都沒查出來,上面定然會怪罪。
就算他派人抓住了祝無執,那功勞也不可能歸他一個小小的監鎮。但若出了問題,他首當其沖。
說白了就是吃力不討好。
柳三說不監鎮,只好花了好大一番工夫,才說了幾個衙門裏相的衙役,下值後同他去石水村走一遭。
好在出石水村時辰就不早了,幾個衙役不多時就下了值。
從衙門出來,已經是夜黑風高,暴雨傾盆。
柳三著急走,但幾個衙役說是要給家裏人說一聲,再去城門口回合。
他猶豫了一瞬,想著今日原本是來接媳婦回家的,結果耽誤到這會都沒去,定然十分著急擔憂。
再者出鎮也要路過岳父家,于是他也不磨蹭,快馬加鞭到岳父家門口,匆匆給妻子說了一聲。
柳三翻上馬,“駕”了一聲,準備去城門口彙合。
馬蹄飛踏,泥水四濺。
出巷口時,他只來得及覺到馬被什麽東西絆住,旋即嘶鳴一聲,雙蹄跪地而倒。
柳三頭上的鬥笠摔落到一旁,他反應很快,就地一滾穩住了形
夜如墨,疾風驟雨。
他飛速起,拔刀而出,瞇眼盯著細的雨幕,警惕四周,一點點往牆退。
忽有雷電劃破夜空,接著柳三便聽到了極輕的腳步聲。
他猛地擡頭,卻已經來不及了。
屋檐之上,高大的黑影飄然落下。
袂翻飛間,有寒閃過。
他揚刀格擋,只聽“鏘”的一聲,兵刃相接,震地他虎口發麻。
柳三暴退幾步,和那道影纏鬥起來。
急促的雨珠打著房檐上的瓦片,噼裏啪啦巨響,又有雷聲不絕于耳,遮蓋了二人打鬥的靜,以及柳三的呼救聲。
柳三發覺自己本打不過這人,只好邊退邊招架,再次擋掉掃來得刀刃時,他聽到一聲不耐煩的冷嗤。
那人的刀愈發的快。
閃電劈開夜空,他被挑落了長刀,冰冷的刀刃抵在他側頸。
與此同時,閃電帶來的一瞬亮,他看到了那人鬥笠下的臉。
線明了又暗,青年出致的下頜,以及那微微勾起的薄。
對方慢慢擡頭,鬥笠投下的影逐漸小,那雙人看不清的眼睛,此時完完全全了出來。
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
傲慢。
鷙。
眼珠烏沉,猶如一條令人悚然的毒蛇。
“祝無執?”
雨愈發大,柳三吐出一口飄進裏的雨水,咬牙詢問。
青年輕笑了一聲,嗓音低沉散漫,帶著輕蔑的意味。
“是殺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