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nbsp;nbsp; 第26章
◎擁抱,勸◎
秋闈每三年的八月九、十二、十五日舉行, 生員提前一日場。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分別考經義、雜文和策論, 九天七夜,中途不得出去,吃喝睡都要在號舍。
因此每場都會有考生考到一半,暈厥在號舍裏, 早早被擡了出來。所以能中試者, 大多魄學識俱佳。
昨夜下了一晚上秋雨, 第二天清晨霧氣朦朧, 涼風習習, 秋闈是天大的事,闔府上下早早起來, 看起來比祝無執這個當事人還要重視。
溫幸妤找了個荷包, 在裏面塞了幾枚醒神的香丸, 連同這九天的幹糧、外衫等一同裝在包袱裏,還不到寅時, 就跟祝無執乘馬車出了門。
到了貢院門口, 已是人滿為患,送考的親眷和考生都很張。
溫幸妤和祝無執一同下了馬車,將包袱遞給他,仰頭看著青年從容不迫的模樣,說道:“這裏面有香丸, 若是覺得頭痛發悶,可以放在鼻下輕嗅, 當能頂幾分用。”
祝無執接過包袱, 聽著的囑咐, 舒心不已。
他頷首:“回去吧,我不在家中幾日,不要跑。”
溫幸妤點了點頭,目送他到貢院門口,直到兵搜檢查完,他的影消失在大門,才重新上了馬車,回到家中。
并不擔心祝無執會落榜。
雖說過去祝無執仕是靠蔭蔽,但他本人才學毋庸置疑,十五朝為,外放三年,政績斐然,回京就了刑部侍郎。
他一定會登桂榜,甚至可能會是解元。
*
科考并不輕松,祝無執雖未考過,卻在地方任職時做過考,對流程甚是悉。
號舍簡陋狹窄,氣味難聞,由于前一日下了雨,此時更是冷。他嫌棄不已,將東西擱置好後,拿出了溫幸妤做的外衫披著,又從荷包中拿出香丸擱在案上。
清涼的香氣霎時彌漫,雖說不比焚燒時味道明顯,卻也足夠讓他這間號舍氣味轉好。
想起關心的臉,他神好轉。
九天七夜考試,繞是祝無執魄強健,也到疲憊,更不用說隔壁號舍的長籲短嘆,還有人抑的哭聲,擾得他心煩。
考完出來時,有人癱痛哭,有人扶著樹吐得天昏地暗,部分士子要人扶著,才能出了貢院的門。
祝無執行走如常,除了臉略微泛白,看起來和平常并無兩樣。
畢竟他習武多年,比尋常武將要厲害,去歲還在牢房裏過各樣刑罰,故而這科考雖耗損氣,卻也沒尋常士子那般虛弱。
李行簡就沒打算好好考,可以說是在號舍裏睡了九天,因此也活蹦跳,他和祝無執的號舍離得不遠,二人了面,一同往外走。
出了貢院,也算是冤家路窄,王岐被兩個小廝攙扶著往馬車送,看到陸觀瀾和李行簡沒事人一樣走出來,頓時氣不打一來。
尤其是陸觀瀾,長著一張小白臉,偏偏還有好學問,考這麽多天,也不見狼狽。
雖說對方答得好,最終等同自己答得好,但還是難掩嫉恨,幾乎咬碎了一口牙。
他趴在小廝上,朝兩人怪氣道:“呦,陸兄李兄看起來這麽輕松,想必考得不錯吧?”
祝無執神漠然,掃過去個眼風,裏頭帶著明顯的譏誚,仿佛在看跳梁小醜。
李行簡可不是什麽君子,他哈哈大笑了幾聲,目上下打量著王岐的狼狽樣,嘖了一聲道:“我和陸兄怎樣暫且不說,王岐你這也太虛了,考個試還人攙著。”
“你家裏的妻妾也真是可憐。”
王岐頓時氣炸了,他本罵回去,餘就瞥見陸觀瀾那張矜傲的俊臉。
他下火氣,朝兩人出個惡意的笑,拍了掌小廝的頭,意有所指:“沒眼力見兒的東西,還不扶爺爺上車,你當你是舉人還是進士?”
小廝著脖子告罪,將壞脾氣的主子扶上車。
王岐坐在馬車裏,掀簾看著陸觀瀾,惡狠狠想:傲吧,看你還能傲幾時,這回定你榜上無名,名落孫山!
*
秋闈結束後,城掀起了一陣榜的風,不人會賭今年誰是解元。
祝無執自然是其中風雲人,畢竟陸觀瀾當年可是被選國子監的人才。
有人說他會榜上有名,但解元怕是不夠格,也有人說他或許能跟沈為開爭一爭。
沈為開家在澄縣,年十七,家境清寒,六年前中當地試案首。
其實案首倒也不可能這麽大風頭,畢竟縣鄉衆多,一個州可不止一個案首。
重點是這人十一歲就了秀才,而後因家中貧苦,不得不暫時放棄學業,做了三年工,攢夠銀錢才繼續念書。
聽聞當年知州有心結培養,卻遭到了拒絕,故而沈為開也得了個清高的名聲。
今年他參加秋闈,便惹得遠近學子注意。
祝無執也注意到了這個人,差人去調查,想著若是人才,可趁現在招攬一番,來日或許會是助力。
轉眼到了九月初,放榜當日街上桂花飄香,天清氣朗。
不學子早早去等,祝無執卻四平八穩斜倚在羅漢榻上看書,沒有去看的意思。
溫幸妤看了眼天,擱下手中繡了一半的香囊,沒忍住問道:“您不去看榜嗎?”
祝無執擡眼,看頗為張的模樣,不疾不徐道:“有何可看?左右不都是那個結果。”
見溫幸妤神訕訕,他又道:“你若是想,便替我去看看吧。”
溫幸妤思索了片刻,點頭應下。正好要去送香,可以順道去看看,說不定能正好遇見放榜。
彎出淺笑,說道:“您等我帶好消息回來。”
祝無執頷首輕笑,說道:“去罷。”
溫幸妤點頭起,去西廂房提了裝好香的布袋,也沒帶靜月,獨自出了院落,先去了香坊,而後又朝貢院走去。
路上行人匆匆,到了貢院附近,人流愈大,剛到跟前,正好放榜。
周圍人群聲音小了不,都睜大了眼睛,仔仔細細找姓名。
此此景,溫幸妤難免張,心跳加快。
率先仰頭看向榜首,下一瞬瞳孔猛。
旁的學子恰好驚呼出聲。
“嗨呀,這次榜首居然是王岐!”
“是呀是呀,還以為會是沈為開或者陸觀瀾呢。”
“……”
耳邊嘈雜的聲音忽然虛幻起來,口發,又看了好幾眼,確定是王岐的名字後,不信邪的一點點往下看,將所有名字看了一遍,到了最末尾,都沒有“陸觀瀾”三個字。
心跌落谷底,失魂落魄轉,被得跌跌撞撞出了人群。
仰頭看著天,只覺日刺眼,人有種想流淚的沖。
朗朗乾坤,居然還有人敢行舞弊之事。
何來的公平!
在馮翊待了半年多,王岐這人天花眠柳宿,風流,雖說可能上榜,但絕不可能會是榜首。
只有一種可能,王岐頂替了祝無執的績。
秋風瑟瑟,看著枯葉紛飛,桂花飄灑的大街,只覺得遍生涼,寒氣骨。
回去後,該如何跟祝無執開口呢?
他知道了此事,會有辦法嗎?
若是沒有辦法…是不是還要再等一個三年,才能回京複仇?亦或者要從長計議,重定謀略。
那到底何時才能接觀瀾哥回家?
溫幸妤垂頭喪氣走在街上,腦子一片混。
正胡思想,就聽到幾聲急切的呼喚,過喧鬧的人群遠遠傳進耳朵。
“阿鶯姐?”
“是你嗎,阿鶯姐!”
“……”
阿…鶯?
久違的名諱讓愣在原地,周圍虛幻的事此刻重新活了過來。
這是國公府前的名字。
爹娘為取的名字,飽含著疼和期的名字,溫鶯。
他們希像鶯鳥一樣,快活自由一輩子。
後來國公府,老太君嫌這名字不討喜,改為“幸妤”二字,取幸運希之意。
猛地轉,朝聲音的方向看了過去。
人群中出個十六七的年輕學子,一襕衫,形拔修長,神儀明秀,燦若朝霞,在一片秋中十分惹眼。
他疾步走到溫幸妤跟前,仔仔細細打量著的眉眼,俄而又驚又喜。
“阿鶯姐,果真是你。”
溫幸妤怔怔看著青年的眉眼,一時半會沒認出是誰,道:“你是?”
青年雙目含笑,邊梨渦若若現:“我是時經常同你在河裏捉魚抓蝦的沈魚,姐姐可還記得?”
聽了這話,久遠的記憶終于浮腦海,溫幸妤將這張明秀的臉,同時那個鼻涕蟲聯系起來。
沒想到十年過去了,兩人還能在馮翊面。
嘆道:“原來是你。”
“你也是來看榜的嗎?”
沈為開笑著點頭:“是,可惜沒取得頭名,是第二。”
溫幸妤這才反應過來他就是這段時日,風頭正盛的沈為開。
由衷為他到高興,祝賀道:“恭喜你,等來年春闈,你定能再取佳績。”
沈為開點了點頭,關心道:“姐姐近年來可好?叔嬸呢?”
當年家鄉逢災,全村死了大半,剩下的都做了流民,父親去世,母親帶他流落到并州曲,做了富戶的廚娘,才算活了下來。
後來那富戶家道中落,遷至永興軍路下轄的同州澄縣,他和母親也一道跟來。
沒想到此次秋闈放榜,居然能到時玩伴。
聞言,溫幸妤神黯然,低聲道:“我還好,但…爹娘皆去了,小妹也不知所蹤。”
沈為開頓難,他自責道:“怪我多,阿鶯姐莫怪。”
溫幸妤搖了搖頭,揚起個苦的笑:“都過去了。”
不願意多說這些,轉了話頭:“你在馮翊可有住?”
沈為開點頭道:“有的,我近年來攢了不銀子,足夠住店。”
溫幸妤道:“如此便好,你若有需要,可去城東淮水巷第三座宅院尋我。”
沈為開拱手道:“那我就先謝過阿鶯姐了。”
說罷,他想起那巷子好像住的都是些富貴人家。
思及此,才恍然發覺溫鶯上的華貴。
他只當溫鶯嫁了個好人家,亦或者…做了富人的妾。
心複雜不已,暗嘆世事無常。
他思索了片刻後,說道:“阿鶯姐若是有需要,也可去隆升客棧尋我。”
好歹是時玩伴,若過得不好,他也是有能力幫襯的。
溫幸妤不知道他的想法,記掛著祝無執的事,心不在焉的道了謝。
二人又說了幾句,沈為開也發現臉不好,便主道:“時辰不早了,阿鶯姐咱們下次再會。”
溫幸妤輕輕點頭,目送沈為開離開後,緩步朝家中走去。
進了院落,仆人們飄來若有若無的視線,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顯然是早都知道了。
靜月小心翼翼打量著溫幸妤的臉,擔憂道:“夫人……”
溫幸妤搖了搖頭,只道:“他呢?”
靜月想起發生的事,低嗓音憤懣道:“方才王岐府上的管家來了,說是為賀高中解元,明夜會在雲間酒樓設宴,請老爺…前去。”
繞是溫幸妤這樣的好子,也不免心頭震怒。
這王岐也太過囂張,竟然敢上門挑釁。
祝無執這麽矜傲的人,如何能得了這般折辱?臉難看,沉默著跟靜月穿過垂花門,到了後宅。
過窗欞看向主屋,發現裏頭并沒有祝無執的影,正要問,就聽到書房裏傳來一聲抑著痛苦的悶哼。
靜月這才支支吾吾解釋道:“王岐的管家走後,老爺臉便十分難看,一言不發進了書房,吩咐說不讓任何人打擾。”
說著,面浮現幾分恐懼,悄聲道:“夫人,老爺好像恰好犯了舊疾。”
溫幸妤沒想到這病犯得如此不湊巧,實在是雪上加霜。
眼含擔憂,向書房闔的門扉,有心進去勸幾句,卻又有些退。
之前在胡楊村發生的事歷歷在目,雖說這幾個月來,他對真的很好,但也不能確定,他會不會失控下殺手。
正猶豫,書房傳來“哐當”一聲巨響,夾雜著人摔倒在地的悶響。儼然是祝無執發生了什麽。
焦急起來,怕他了打擊又犯舊疾,怒火攻心之下出了岔子,于是顧不得那麽多,三兩步跑上臺階,推門而。
書房天明亮,博山爐香氣裊裊,卻不見祝無執形,只能聽到若有若無的呼吸聲。
朝走去,繞過博古架,垂眼一看,臉大變。
博古架後,線昏暗。
檀木棋桌斜倒在地毯上,黑白玉石棋子散落一地,白瓷棋罐骨碌碌滾了很遠。
青年著散靠在牆角,雙目閉,玉面煞白,角和耳朵裏溢出鮮,額頭和脖頸上青筋蔓延,顯然痛苦不堪。
溫幸妤呆愣愣站在原地,胡楊村那次,堂屋昏暗,并未看清況,後來搬到縣裏,祝無執犯舊疾都是將自己關在屋裏,不旁人接近,故而也不知道況。
沒想到居然這麽嚴重,他次次生捱過去。
許是聽見靜,他雙目驟睜,沉的目直而去。
溫幸妤被這眼神駭了一跳,後退半步,白著臉磕道:“是,是我。”
祝無執看清來人,眸平和下來。他這次癥狀很重,渾骨頭像是被碾碎了,痛得本沒有力氣爬起來,甚至砸倒了棋桌。
此刻連腔都是痛的,腦海裏的聲音卻還囂著、蠱著讓他殺人。
可一想到溫幸妤這麽膽小的人,居然為了他大著膽子闖進來,他就覺得這次的病來得甚好。
他閉上眼,啞聲道:“過來。”
溫幸妤躊躇不前,掙紮了許久,還是大著膽子挪了過去。
青年睜開了眼睛,慘白的瓣了,似乎想要說什麽。
遲疑了一瞬,面對面跪坐到距離他一步的位置,正要仔細聽他說了什麽,手腕就被溫熱的手掌攥住。
巨大的力道襲來,子不控制向前栽去。
溫幸妤短促驚了一聲,直直跌青年寬大的懷抱。
祝無執的手臂箍在腰間,一只手扣著的後頸,將牢牢按在懷裏。
力道極大,幾乎能聽到骨骼被勒出輕響。
手抵著他的膛,驚慌掙紮,青年將下抵在肩頸間,嗓音低啞:“乖,別。”
“讓我抱一會。”
灼熱的吐息像是火星,灑落在耳畔肩頸,燙得直瑟躲避。
寬大的袖擺包裹著,檀香混合著腥氣,青年的上了頸側脈,輕蹭著,帶著無聲的警告。
溫幸妤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渾僵,不敢再,生怕對方忽然失控,咬破的脈。
懷中的人小,散發著悉的馨香,祝無執將瓣在那頸邊,著一下又一下生機的跳,繃的神經放松了不。
良久,他卻依舊不覺得滿足,覺得這樣的擁抱,還是不夠。
他想要主近、關心自己,于是啞聲呢喃:“痛……”
聽到耳邊虛弱沙啞的痛哼,溫幸妤莫名沒那麽怕了,取而代之的是憐惜。
思及今日的事,不免可憐起祝無執,覺得他命運實是多舛,還患怪病。
遂了聲線,一字一句的勸:“會有辦法的。”
“人在做,天在看,王岐會遭報應,你一定會拿回名次,一定會的。”
“你那麽厲害,不會輸的。”
“……”
祝無執抱著,聽著那一聲聲,輕的好似春風的聲線,碎骨的痛仿佛了融化的冰雪,緩緩從四肢百骸褪去。
腦海裏喋喋不休的聲音停歇,混沌的思緒逐漸清晰,他卻不願意撒手。
他閉眼抱著,驀然發覺掌下的腰那麽細。
細的一手都能握住。
太瘦了,明明已經好生調養,怎麽還這麽瘦?
等日後進京,要找太醫調理才是,底子如此薄,這樣怎麽行。
窗外日漸斜,博古架空隙幾縷金芒,將昏暗的牆角照亮。
祝無執松開懷中的人,二人疊的袖分開。
他看著擔憂的眉眼,吩咐道:“別擔心,你先出去,我或許還得一兩日才會恢複。”
這病一旦複發,短則一日,長則三日。但是并非時時刻刻疼痛,而是間斷的,每隔一刻,或者半個時辰。
這次有些嚴重,最兩日。
他不確保下次見溫幸妤,還能否如同這次克制住殺意。
溫幸妤跪坐在他跟前,聲道:“您若是疼痛難忍,只管喚我。”
“我會去請個嚴的大夫,說不定也能抑制幾分。”
這病只有特殊的藥材可抑制,但祝無執并沒有拒絕的好意,點了點頭:“好。”
溫幸妤這才站起,一步三回頭的出了書房。
關門聲響起,祝無執額頭的青筋再次暴起,渾劇痛襲來。
他咽下口中沫,神不喜不悲,恍若不到痛覺,只顧回味著方才的擁抱,悵然若失。
第一次覺得…這病也并非無用。
起碼能讓這個善良的人心。
*
這次秋闈後,王岐可謂是揚眉吐氣,他設了宴席,陸觀瀾和李行簡都沒到場,心中愈發得意,覺得他二人恐怕此刻正在家中痛哭流涕。
另一邊,放榜的第三天,祝無執終于從書房出來。
他臉蒼白,眼底青黑,沐浴更後草草用了些飯,回到間沉沉睡去。
等一覺睡醒,已經是月上柳梢。
溫幸妤端了杯溫水過去,他接過喝了,就見言又止站著。
他打量著的臉,問道:“怎麽了?”
溫幸妤躊躇了片刻,說道:“明日我想隨秦鈺姐去趟京兆府。”
祝無執皺了皺眉:“為何?”
溫幸妤垂下眼,小聲道:“那邊的貴客,說有特殊的香要我親手調制,報酬不菲。”
祝無執一眼就看出在撒謊,卻并未一口否決。
說來也是巧,他也準備明日暗中離開,去京兆府見轉運使林維楨。
思索片刻,他道:“可以,一路當心,早些回來。”
不管去做什麽,屆時找人看著些就是了,省得被人誆騙。
溫幸妤沒想到他答應這麽快,瞧了他好幾眼,見他神平和,不像生氣,才安下心來。
這三天絞盡腦想了許多,想要幫祝無執,但都沒什麽好辦法。
一介平民,如何能接到比知州通判還大的人?
直到昨日去送香,偶聽秦鈺出了那買夏香的貴客,乃是轉運使夫人,方有了主意。
也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求了秦鈺許久,只說想要見轉運使夫人一面。
秦鈺耐不住的糾纏,又是心之人,最終答應帶去一趟,只不過見不見得到,卻不一定。
畢竟轉運使對于商販來說,那可是頂天的貴人。
溫幸妤覺得,不管怎麽樣好歹是有了希。聽說如今永興軍路的轉運使為人清廉正直,若是能見到轉運使夫人,道明來意,說不定能幫祝無執要回名次。
也知道這樣的想法太天真,但萬一呢?即使有一希,也不能放棄。
這次不僅僅是幫祝無執,也是為了觀瀾哥。
不想把他孤零零留在那座山上,與草木為伴,想早點接他回家。
【作者有話說】
又晚了,對不起小寶們(對手指)[哭]
26nbsp;nbsp; 第26章
◎擁抱,勸◎
秋闈每三年的八月九、十二、十五日舉行, 生員提前一日場。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分別考經義、雜文和策論, 九天七夜,中途不得出去,吃喝睡都要在號舍。
因此每場都會有考生考到一半,暈厥在號舍裏, 早早被擡了出來。所以能中試者, 大多魄學識俱佳。
昨夜下了一晚上秋雨, 第二天清晨霧氣朦朧, 涼風習習, 秋闈是天大的事,闔府上下早早起來, 看起來比祝無執這個當事人還要重視。
溫幸妤找了個荷包, 在裏面塞了幾枚醒神的香丸, 連同這九天的幹糧、外衫等一同裝在包袱裏,還不到寅時, 就跟祝無執乘馬車出了門。
到了貢院門口, 已是人滿為患,送考的親眷和考生都很張。
溫幸妤和祝無執一同下了馬車,將包袱遞給他,仰頭看著青年從容不迫的模樣,說道:“這裏面有香丸, 若是覺得頭痛發悶,可以放在鼻下輕嗅, 當能頂幾分用。”
祝無執接過包袱, 聽著的囑咐, 舒心不已。
他頷首:“回去吧,我不在家中幾日,不要跑。”
溫幸妤點了點頭,目送他到貢院門口,直到兵搜檢查完,他的影消失在大門,才重新上了馬車,回到家中。
并不擔心祝無執會落榜。
雖說過去祝無執仕是靠蔭蔽,但他本人才學毋庸置疑,十五朝為,外放三年,政績斐然,回京就了刑部侍郎。
他一定會登桂榜,甚至可能會是解元。
*
科考并不輕松,祝無執雖未考過,卻在地方任職時做過考,對流程甚是悉。
號舍簡陋狹窄,氣味難聞,由于前一日下了雨,此時更是冷。他嫌棄不已,將東西擱置好後,拿出了溫幸妤做的外衫披著,又從荷包中拿出香丸擱在案上。
清涼的香氣霎時彌漫,雖說不比焚燒時味道明顯,卻也足夠讓他這間號舍氣味轉好。
想起關心的臉,他神好轉。
九天七夜考試,繞是祝無執魄強健,也到疲憊,更不用說隔壁號舍的長籲短嘆,還有人抑的哭聲,擾得他心煩。
考完出來時,有人癱痛哭,有人扶著樹吐得天昏地暗,部分士子要人扶著,才能出了貢院的門。
祝無執行走如常,除了臉略微泛白,看起來和平常并無兩樣。
畢竟他習武多年,比尋常武將要厲害,去歲還在牢房裏過各樣刑罰,故而這科考雖耗損氣,卻也沒尋常士子那般虛弱。
李行簡就沒打算好好考,可以說是在號舍裏睡了九天,因此也活蹦跳,他和祝無執的號舍離得不遠,二人了面,一同往外走。
出了貢院,也算是冤家路窄,王岐被兩個小廝攙扶著往馬車送,看到陸觀瀾和李行簡沒事人一樣走出來,頓時氣不打一來。
尤其是陸觀瀾,長著一張小白臉,偏偏還有好學問,考這麽多天,也不見狼狽。
雖說對方答得好,最終等同自己答得好,但還是難掩嫉恨,幾乎咬碎了一口牙。
他趴在小廝上,朝兩人怪氣道:“呦,陸兄李兄看起來這麽輕松,想必考得不錯吧?”
祝無執神漠然,掃過去個眼風,裏頭帶著明顯的譏誚,仿佛在看跳梁小醜。
李行簡可不是什麽君子,他哈哈大笑了幾聲,目上下打量著王岐的狼狽樣,嘖了一聲道:“我和陸兄怎樣暫且不說,王岐你這也太虛了,考個試還人攙著。”
“你家裏的妻妾也真是可憐。”
王岐頓時氣炸了,他本罵回去,餘就瞥見陸觀瀾那張矜傲的俊臉。
他下火氣,朝兩人出個惡意的笑,拍了掌小廝的頭,意有所指:“沒眼力見兒的東西,還不扶爺爺上車,你當你是舉人還是進士?”
小廝著脖子告罪,將壞脾氣的主子扶上車。
王岐坐在馬車裏,掀簾看著陸觀瀾,惡狠狠想:傲吧,看你還能傲幾時,這回定你榜上無名,名落孫山!
*
秋闈結束後,城掀起了一陣榜的風,不人會賭今年誰是解元。
祝無執自然是其中風雲人,畢竟陸觀瀾當年可是被選國子監的人才。
有人說他會榜上有名,但解元怕是不夠格,也有人說他或許能跟沈為開爭一爭。
沈為開家在澄縣,年十七,家境清寒,六年前中當地試案首。
其實案首倒也不可能這麽大風頭,畢竟縣鄉衆多,一個州可不止一個案首。
重點是這人十一歲就了秀才,而後因家中貧苦,不得不暫時放棄學業,做了三年工,攢夠銀錢才繼續念書。
聽聞當年知州有心結培養,卻遭到了拒絕,故而沈為開也得了個清高的名聲。
今年他參加秋闈,便惹得遠近學子注意。
祝無執也注意到了這個人,差人去調查,想著若是人才,可趁現在招攬一番,來日或許會是助力。
轉眼到了九月初,放榜當日街上桂花飄香,天清氣朗。
不學子早早去等,祝無執卻四平八穩斜倚在羅漢榻上看書,沒有去看的意思。
溫幸妤看了眼天,擱下手中繡了一半的香囊,沒忍住問道:“您不去看榜嗎?”
祝無執擡眼,看頗為張的模樣,不疾不徐道:“有何可看?左右不都是那個結果。”
見溫幸妤神訕訕,他又道:“你若是想,便替我去看看吧。”
溫幸妤思索了片刻,點頭應下。正好要去送香,可以順道去看看,說不定能正好遇見放榜。
彎出淺笑,說道:“您等我帶好消息回來。”
祝無執頷首輕笑,說道:“去罷。”
溫幸妤點頭起,去西廂房提了裝好香的布袋,也沒帶靜月,獨自出了院落,先去了香坊,而後又朝貢院走去。
路上行人匆匆,到了貢院附近,人流愈大,剛到跟前,正好放榜。
周圍人群聲音小了不,都睜大了眼睛,仔仔細細找姓名。
此此景,溫幸妤難免張,心跳加快。
率先仰頭看向榜首,下一瞬瞳孔猛。
旁的學子恰好驚呼出聲。
“嗨呀,這次榜首居然是王岐!”
“是呀是呀,還以為會是沈為開或者陸觀瀾呢。”
“……”
耳邊嘈雜的聲音忽然虛幻起來,口發,又看了好幾眼,確定是王岐的名字後,不信邪的一點點往下看,將所有名字看了一遍,到了最末尾,都沒有“陸觀瀾”三個字。
心跌落谷底,失魂落魄轉,被得跌跌撞撞出了人群。
仰頭看著天,只覺日刺眼,人有種想流淚的沖。
朗朗乾坤,居然還有人敢行舞弊之事。
何來的公平!
在馮翊待了半年多,王岐這人天花眠柳宿,風流,雖說可能上榜,但絕不可能會是榜首。
只有一種可能,王岐頂替了祝無執的績。
秋風瑟瑟,看著枯葉紛飛,桂花飄灑的大街,只覺得遍生涼,寒氣骨。
回去後,該如何跟祝無執開口呢?
他知道了此事,會有辦法嗎?
若是沒有辦法…是不是還要再等一個三年,才能回京複仇?亦或者要從長計議,重定謀略。
那到底何時才能接觀瀾哥回家?
溫幸妤垂頭喪氣走在街上,腦子一片混。
正胡思想,就聽到幾聲急切的呼喚,過喧鬧的人群遠遠傳進耳朵。
“阿鶯姐?”
“是你嗎,阿鶯姐!”
“……”
阿…鶯?
久違的名諱讓愣在原地,周圍虛幻的事此刻重新活了過來。
這是國公府前的名字。
爹娘為取的名字,飽含著疼和期的名字,溫鶯。
他們希像鶯鳥一樣,快活自由一輩子。
後來國公府,老太君嫌這名字不討喜,改為“幸妤”二字,取幸運希之意。
猛地轉,朝聲音的方向看了過去。
人群中出個十六七的年輕學子,一襕衫,形拔修長,神儀明秀,燦若朝霞,在一片秋中十分惹眼。
他疾步走到溫幸妤跟前,仔仔細細打量著的眉眼,俄而又驚又喜。
“阿鶯姐,果真是你。”
溫幸妤怔怔看著青年的眉眼,一時半會沒認出是誰,道:“你是?”
青年雙目含笑,邊梨渦若若現:“我是時經常同你在河裏捉魚抓蝦的沈魚,姐姐可還記得?”
聽了這話,久遠的記憶終于浮腦海,溫幸妤將這張明秀的臉,同時那個鼻涕蟲聯系起來。
沒想到十年過去了,兩人還能在馮翊面。
嘆道:“原來是你。”
“你也是來看榜的嗎?”
沈為開笑著點頭:“是,可惜沒取得頭名,是第二。”
溫幸妤這才反應過來他就是這段時日,風頭正盛的沈為開。
由衷為他到高興,祝賀道:“恭喜你,等來年春闈,你定能再取佳績。”
沈為開點了點頭,關心道:“姐姐近年來可好?叔嬸呢?”
當年家鄉逢災,全村死了大半,剩下的都做了流民,父親去世,母親帶他流落到并州曲,做了富戶的廚娘,才算活了下來。
後來那富戶家道中落,遷至永興軍路下轄的同州澄縣,他和母親也一道跟來。
沒想到此次秋闈放榜,居然能到時玩伴。
聞言,溫幸妤神黯然,低聲道:“我還好,但…爹娘皆去了,小妹也不知所蹤。”
沈為開頓難,他自責道:“怪我多,阿鶯姐莫怪。”
溫幸妤搖了搖頭,揚起個苦的笑:“都過去了。”
不願意多說這些,轉了話頭:“你在馮翊可有住?”
沈為開點頭道:“有的,我近年來攢了不銀子,足夠住店。”
溫幸妤道:“如此便好,你若有需要,可去城東淮水巷第三座宅院尋我。”
沈為開拱手道:“那我就先謝過阿鶯姐了。”
說罷,他想起那巷子好像住的都是些富貴人家。
思及此,才恍然發覺溫鶯上的華貴。
他只當溫鶯嫁了個好人家,亦或者…做了富人的妾。
心複雜不已,暗嘆世事無常。
他思索了片刻後,說道:“阿鶯姐若是有需要,也可去隆升客棧尋我。”
好歹是時玩伴,若過得不好,他也是有能力幫襯的。
溫幸妤不知道他的想法,記掛著祝無執的事,心不在焉的道了謝。
二人又說了幾句,沈為開也發現臉不好,便主道:“時辰不早了,阿鶯姐咱們下次再會。”
溫幸妤輕輕點頭,目送沈為開離開後,緩步朝家中走去。
進了院落,仆人們飄來若有若無的視線,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顯然是早都知道了。
靜月小心翼翼打量著溫幸妤的臉,擔憂道:“夫人……”
溫幸妤搖了搖頭,只道:“他呢?”
靜月想起發生的事,低嗓音憤懣道:“方才王岐府上的管家來了,說是為賀高中解元,明夜會在雲間酒樓設宴,請老爺…前去。”
繞是溫幸妤這樣的好子,也不免心頭震怒。
這王岐也太過囂張,竟然敢上門挑釁。
祝無執這麽矜傲的人,如何能得了這般折辱?臉難看,沉默著跟靜月穿過垂花門,到了後宅。
過窗欞看向主屋,發現裏頭并沒有祝無執的影,正要問,就聽到書房裏傳來一聲抑著痛苦的悶哼。
靜月這才支支吾吾解釋道:“王岐的管家走後,老爺臉便十分難看,一言不發進了書房,吩咐說不讓任何人打擾。”
說著,面浮現幾分恐懼,悄聲道:“夫人,老爺好像恰好犯了舊疾。”
溫幸妤沒想到這病犯得如此不湊巧,實在是雪上加霜。
眼含擔憂,向書房闔的門扉,有心進去勸幾句,卻又有些退。
之前在胡楊村發生的事歷歷在目,雖說這幾個月來,他對真的很好,但也不能確定,他會不會失控下殺手。
正猶豫,書房傳來“哐當”一聲巨響,夾雜著人摔倒在地的悶響。儼然是祝無執發生了什麽。
焦急起來,怕他了打擊又犯舊疾,怒火攻心之下出了岔子,于是顧不得那麽多,三兩步跑上臺階,推門而。
書房天明亮,博山爐香氣裊裊,卻不見祝無執形,只能聽到若有若無的呼吸聲。
朝走去,繞過博古架,垂眼一看,臉大變。
博古架後,線昏暗。
檀木棋桌斜倒在地毯上,黑白玉石棋子散落一地,白瓷棋罐骨碌碌滾了很遠。
青年著散靠在牆角,雙目閉,玉面煞白,角和耳朵裏溢出鮮,額頭和脖頸上青筋蔓延,顯然痛苦不堪。
溫幸妤呆愣愣站在原地,胡楊村那次,堂屋昏暗,并未看清況,後來搬到縣裏,祝無執犯舊疾都是將自己關在屋裏,不旁人接近,故而也不知道況。
沒想到居然這麽嚴重,他次次生捱過去。
許是聽見靜,他雙目驟睜,沉的目直而去。
溫幸妤被這眼神駭了一跳,後退半步,白著臉磕道:“是,是我。”
祝無執看清來人,眸平和下來。他這次癥狀很重,渾骨頭像是被碾碎了,痛得本沒有力氣爬起來,甚至砸倒了棋桌。
此刻連腔都是痛的,腦海裏的聲音卻還囂著、蠱著讓他殺人。
可一想到溫幸妤這麽膽小的人,居然為了他大著膽子闖進來,他就覺得這次的病來得甚好。
他閉上眼,啞聲道:“過來。”
溫幸妤躊躇不前,掙紮了許久,還是大著膽子挪了過去。
青年睜開了眼睛,慘白的瓣了,似乎想要說什麽。
遲疑了一瞬,面對面跪坐到距離他一步的位置,正要仔細聽他說了什麽,手腕就被溫熱的手掌攥住。
巨大的力道襲來,子不控制向前栽去。
溫幸妤短促驚了一聲,直直跌青年寬大的懷抱。
祝無執的手臂箍在腰間,一只手扣著的後頸,將牢牢按在懷裏。
力道極大,幾乎能聽到骨骼被勒出輕響。
手抵著他的膛,驚慌掙紮,青年將下抵在肩頸間,嗓音低啞:“乖,別。”
“讓我抱一會。”
灼熱的吐息像是火星,灑落在耳畔肩頸,燙得直瑟躲避。
寬大的袖擺包裹著,檀香混合著腥氣,青年的上了頸側脈,輕蹭著,帶著無聲的警告。
溫幸妤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渾僵,不敢再,生怕對方忽然失控,咬破的脈。
懷中的人小,散發著悉的馨香,祝無執將瓣在那頸邊,著一下又一下生機的跳,繃的神經放松了不。
良久,他卻依舊不覺得滿足,覺得這樣的擁抱,還是不夠。
他想要主近、關心自己,于是啞聲呢喃:“痛……”
聽到耳邊虛弱沙啞的痛哼,溫幸妤莫名沒那麽怕了,取而代之的是憐惜。
思及今日的事,不免可憐起祝無執,覺得他命運實是多舛,還患怪病。
遂了聲線,一字一句的勸:“會有辦法的。”
“人在做,天在看,王岐會遭報應,你一定會拿回名次,一定會的。”
“你那麽厲害,不會輸的。”
“……”
祝無執抱著,聽著那一聲聲,輕的好似春風的聲線,碎骨的痛仿佛了融化的冰雪,緩緩從四肢百骸褪去。
腦海裏喋喋不休的聲音停歇,混沌的思緒逐漸清晰,他卻不願意撒手。
他閉眼抱著,驀然發覺掌下的腰那麽細。
細的一手都能握住。
太瘦了,明明已經好生調養,怎麽還這麽瘦?
等日後進京,要找太醫調理才是,底子如此薄,這樣怎麽行。
窗外日漸斜,博古架空隙幾縷金芒,將昏暗的牆角照亮。
祝無執松開懷中的人,二人疊的袖分開。
他看著擔憂的眉眼,吩咐道:“別擔心,你先出去,我或許還得一兩日才會恢複。”
這病一旦複發,短則一日,長則三日。但是并非時時刻刻疼痛,而是間斷的,每隔一刻,或者半個時辰。
這次有些嚴重,最兩日。
他不確保下次見溫幸妤,還能否如同這次克制住殺意。
溫幸妤跪坐在他跟前,聲道:“您若是疼痛難忍,只管喚我。”
“我會去請個嚴的大夫,說不定也能抑制幾分。”
這病只有特殊的藥材可抑制,但祝無執并沒有拒絕的好意,點了點頭:“好。”
溫幸妤這才站起,一步三回頭的出了書房。
關門聲響起,祝無執額頭的青筋再次暴起,渾劇痛襲來。
他咽下口中沫,神不喜不悲,恍若不到痛覺,只顧回味著方才的擁抱,悵然若失。
第一次覺得…這病也并非無用。
起碼能讓這個善良的人心。
*
這次秋闈後,王岐可謂是揚眉吐氣,他設了宴席,陸觀瀾和李行簡都沒到場,心中愈發得意,覺得他二人恐怕此刻正在家中痛哭流涕。
另一邊,放榜的第三天,祝無執終于從書房出來。
他臉蒼白,眼底青黑,沐浴更後草草用了些飯,回到間沉沉睡去。
等一覺睡醒,已經是月上柳梢。
溫幸妤端了杯溫水過去,他接過喝了,就見言又止站著。
他打量著的臉,問道:“怎麽了?”
溫幸妤躊躇了片刻,說道:“明日我想隨秦鈺姐去趟京兆府。”
祝無執皺了皺眉:“為何?”
溫幸妤垂下眼,小聲道:“那邊的貴客,說有特殊的香要我親手調制,報酬不菲。”
祝無執一眼就看出在撒謊,卻并未一口否決。
說來也是巧,他也準備明日暗中離開,去京兆府見轉運使林維楨。
思索片刻,他道:“可以,一路當心,早些回來。”
不管去做什麽,屆時找人看著些就是了,省得被人誆騙。
溫幸妤沒想到他答應這麽快,瞧了他好幾眼,見他神平和,不像生氣,才安下心來。
這三天絞盡腦想了許多,想要幫祝無執,但都沒什麽好辦法。
一介平民,如何能接到比知州通判還大的人?
直到昨日去送香,偶聽秦鈺出了那買夏香的貴客,乃是轉運使夫人,方有了主意。
也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求了秦鈺許久,只說想要見轉運使夫人一面。
秦鈺耐不住的糾纏,又是心之人,最終答應帶去一趟,只不過見不見得到,卻不一定。
畢竟轉運使對于商販來說,那可是頂天的貴人。
溫幸妤覺得,不管怎麽樣好歹是有了希。聽說如今永興軍路的轉運使為人清廉正直,若是能見到轉運使夫人,道明來意,說不定能幫祝無執要回名次。
也知道這樣的想法太天真,但萬一呢?即使有一希,也不能放棄。
這次不僅僅是幫祝無執,也是為了觀瀾哥。
不想把他孤零零留在那座山上,與草木為伴,想早點接他回家。
【作者有話說】
又晚了,對不起小寶們(對手指)[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