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nbsp;nbsp; 第27章
◎為何在◎
永興軍路京兆府乃是西北重鎮, 下轄十三縣,治所在長安城,比同州要繁華富庶的多。
溫幸妤搭乘著秦鈺香坊押送貨的輜車, 從同州馮翊出發,白日趕路,夜間于邸店休整,三百多裏路走了三天, 直到第四天清早, 才算是到了地方。
長安貴, 秦鈺在此的香坊比在同州的小很多, 但生意卻很好, 大清早的顧客就三三兩兩上門了。
溫幸妤坐在櫃臺前,看著來往顧客, 神略顯焦急。
秦鈺問了掌櫃, 說每旬轉運使府裏的負責采買的婆子會來取香。
今日恰逢是取香的日子, 可眼見快晌午了,人還不來。
店外日高高掛在天上, 愈發刺眼, 嘆了口氣,整個人有些發蔫。
秦鈺見狀,去街上餅攤子買了兩個熱乎乎的寬焦薄脆,回來後塞溫幸妤手裏。
“這家薄脆鹹甜相宜,味道不錯, 你嘗嘗。”
溫幸妤看著手心裏金黃香的薄脆,輕輕道謝, 咬了一口。明明又又香, 可卻還是沒什麽胃口。但浪費是萬萬不行的, 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
秦鈺子潑辣,走南闖北多年,見溫幸妤這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沒忍住笑罵道:“人又不是不會來,你沮喪個什麽勁兒?”
溫幸妤咽下薄脆,喝了口茶水,才嘆了一聲聲解釋:“秦姐姐,我是怕我勸不婆子帶我府去。”
“這次若見不到,怕是也很難有機會了。”
又不能去府門口蹲著,屆時人沒見著,先被府兵當刺客捉了。
秦鈺正想說什麽,一旁掌櫃就使了個眼,然後笑著迎了出去。
溫幸妤趕忙定睛瞧去,只見一著青直領窄袖對襟褙子,頭戴銀簪,面闊眼吊,約莫四十來歲的婆子走來,後還跟著個婢和小廝。
掌櫃迎到跟前後左一句嬤嬤,右一句嬤嬤的恭維,婆子神倨傲,徑直進了香坊。
溫幸妤在國公府時沒跟這類人打道,深知這些婆子大多踩高捧低,視財如命,有些善于鑽營的還會背著主子克扣婢小廝月錢,放使債。
細細打量婆子穿著首飾,見其料雖合規,但袖下若若現的玉鐲水頭很好,襟袖口的暗紋刺繡也繁複致。
據在國公府多年的經驗,這不是一個采買婆子能用得起的。
最後觀其言行,可以確定是個手腳不幹淨的。
溫幸妤稍稍放松些了,這種人難纏且貪財,但總比恪守規的強,起碼能以財帛之。
果不其然,那婆子除了拿定好的香外,又挑挑揀揀,順手牽羊的揣了幾個盒子在懷裏,掌櫃的只當沒看見。
秦鈺也笑瞇瞇的,只有背過的來時候才朝溫幸妤撇了撇,翻了個白眼。
溫幸妤心中暗嘆,做生意也不容易,人家拿了能怎麽樣?想要做高門大戶的生意,可不得給這些人好。
思索了片刻,拿幾個盒這次的新香走到婆子跟前,聲道:“您是胡嬤嬤罷?”
聞聲,那婆子瞥過去一眼,見是個穿著樸素眼生的小娘子,一點也不客氣:“你又是哪個?別跟我套近乎,沒得討人嫌。”
溫幸妤見婆子看自己穿著,就知道對方是起了輕視之心。
先敬羅裳後敬人,確實是這樣。
是考慮得不夠周到,想著出門在外要財不外,換了普通布,沒想忘了這一茬。
也不生氣,繼續和氣道:“貴府的香出自我手。”
話音落下,胡婆子終于看了過來,上下打量著溫幸妤,語氣稍微好了些:“原來是你。”
“你且好好做香便是,若是做得好,我家夫人不了你的好。”
溫幸妤乖巧稱是,把幾盒香塞胡婆子手裏,溫言道:“這幾盒是這次的新香,您不若拿回去試試?”
胡婆子一聽,心說倒是個心思玲瓏的。終于正眼看向眼前的姑娘。
白皮,鵝蛋臉,角天生上翹,看起來就是個好子。
再細細看了幾眼,發現手指纖細白,甲緣幹淨整潔,決計不像幹過活的。最後還有頭上的折釵,乍一看樸素,實際上說四五十兩。
不像制香的工,倒像是哪個富人家的娘子。
立馬揚起個笑,接過盒子道:“你有心了,我會拿回去給夫人試試的。”
溫幸妤靦腆笑了笑,將人送到門口,又吹捧了幾句婆子後,悄悄往對方手裏塞了幾塊碎銀子,低聲道:“好嬤嬤,您可否給小點話,夫人近日喜歡做些什麽?可有比較中意的花卉?”
說著,出幾分赧然的神:“我家中不讓我做香…說除非能做出點名堂……”
“嬤嬤若是能隨口告知一二,小激不盡。”
溫幸妤後幾個字咬得略重,胡嬤嬤是人,怎麽聽不出言外之意?
眼前這小娘子不缺錢, 打聽夫人的喜好,想必是想借夫人的名頭行事,好給香打出名氣。
掂了掂手裏的碎銀子,估著有四五兩,聽這姑娘的話,要是肯說,還有更多報酬。
不過是隨便扯幾句無關要的閑話,夫人知道了也怪罪不到頭上。
只稍加思索了片刻,隨口道:“主子的事下人如何敢打探?”瞥了眼溫幸妤後,似無意狀:“你最好別耍這些小心思,我家夫人近日睡不好覺,緒不佳,若是知道有人在跟前耍心眼子,定是要發火的。”
說著,借機敲打:“當心屆時夫人厭棄了你家的香!”
溫幸妤連聲告罪,婆子準備走的時候,聲道:“近日天涼,香丸類的可能會有些,嬤嬤記得打開檢查,若是不太好,可以明日來香坊換。”
胡嬤嬤頗為欣賞的看了眼溫幸妤,滿意點頭,帶著小廝婢離去。
溫幸妤回到香坊,秦鈺一下圍著轉了兩圈,嘖嘖稱奇。
“平日看你面團子似的,沒想到這麽會來事啊?”
溫幸妤被誇耳朵和臉都紅了,頗為不好意思。
秦鈺知道面皮薄,也沒再逗,問道:“後面你打算怎麽做?你確定明兒那婆子會來?”
溫幸妤點了點頭道:“我給的香盒裏塞了銀子,會來的。”
胡婆子貪錢,一定不會放過這只“羊”。
*
當天夜裏,溫幸妤按那婆子的話,結合賬簿上轉運使府每次定香的種類數量,推斷出府中眷用香的偏好。
按這些香的氣味,加以改進,連夜做了幾盒有安神效用的香。
翌日一早,晨霧還未散去,街上冷冷清清,溫幸妤就早早在櫃臺那等著了。
果不其然,太還不高,胡婆子便只上門。
溫幸妤趕忙迎了上去,說道:“嬤嬤,可用過早飯了?”
胡嬤嬤擺擺手,見香坊這會沒什麽人,開門見山道:“有盒香不好。”
溫幸妤會意,將人引進後頭的茶室:“早上冷,嬤嬤不若先進來喝杯熱茶,我去拿新香過來。”
聞言胡婆子心舒暢,覺得這小娘子也太懂事了。
坐到茶室,溫幸妤親自斟茶給胡婆子,沒再拐彎抹角:“嬤嬤,您可否再幫我一個忙?”
胡婆子端著熱茶啜了一口,派頭很足,施施然道:“我也是看你一個小娘子不容易。”
“說罷,想讓我幫什麽?”
溫幸妤直接拿出個致的紅漆木盒子,聲道:“勞煩嬤嬤將這香帶給夫人,若是夫人用著好,您隨口幫我說幾句好話。”
頓了頓,又道:“若是能讓夫人對我好奇,見我一面更好。”
“我想在夫人面前個面兒,留下好印象,等來年大人升遷,我好借夫人東風,將香賣更遠些。”
聞言,胡婆子的顧慮徹底打消了。
這小娘子費勁工夫要見夫人,是想趁著夫人喜歡的香,說不上能搭上這條大船,將生意做更遠。
頭腦倒是不簡單。
這事對自己而言,穩賺不虧,畢竟夫人耳子。只要給夫人邊的寶杏塞點銀子,寶杏隨便編個故事,吹吹耳邊風還不容易?
胡婆子唉了一聲,佯裝面為難,儼然是要錢的意思。
溫幸妤拿出一袋碎銀子,倒出來一半推到對方面前,認真道:“您若是能辦,這袋中剩下的一半,也是您的。”
胡婆子看到這一大攤碎銀,眼睛都冒了。
把碎銀攏堆,全部撥到自己錢袋子裏,笑得一臉褶子:“姑娘也太客氣了!”
“這事包在我上,你就等好信兒吧,最多三日,定你在夫人跟前臉!”
溫幸妤又是好一通謝,將人好生送了出去。
站在香坊外,看著胡婆子離開的背影,重重吐出一口氣。
再等三天,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見到轉運使夫人了。
盤算了一下,順利的話,約莫再過七八天就能回馮翊了。
也不知祝無執此時如何了?是跟一樣想辦法討公道,還是在做旁的事?
幽幽嘆氣,盼著能度過這個難關,好早日回京。
*
比溫幸妤料想的時間更快,第二日晌午剛過,胡婆子就又來了。
沒有即刻給錢,胡婆子也知道溫幸妤沒有想象中好糊弄,于是按捺沒提,直到二人從角門進了轉運使府邸,走過儀門,繞過游廊,穿過垂花門即將到後宅時,溫幸妤才把餘錢給了胡婆子。
轉運使府邸比不得國公府奢靡闊綽,卻也清幽雅致,十步一景,假山怪石間清泉流淌。哪怕已經秋天,依舊草木蔥蘢,奇花爭豔。
胡婆子將溫幸妤一路引至水榭,只見在外頭等著,自己先去稟報。
過了一小會,有個圓臉小婢招手道:“我家夫人要見你,快來。”
溫幸妤小步跟了上去,目不斜視走到水榭裏,頓覺暖香清風拂面,是悉的熏香味。
不敢看,朝斜倚在小榻上婦人行禮。
“民見過夫人,夫人萬安。”
林夫人打量著溫幸妤,見低眉順眼,禮行有度,模樣也乖巧,再加昨夜因那香讓睡得還不錯,故而心中甚覺滿意。
擡了擡手,說道:“你的香不錯,聽說是為母治病,看書自學的?”
溫幸妤一聽這話,就知道是有人編了故事。
心中有了計較,謹慎回道:“謝夫人誇贊,民確實是自學的。”
林夫人點了點頭道:“倒是個有孝心的。”
說著,指了指旁邊的花籃,說明見溫幸妤的目的:“過幾日我要設宴,想著給眷們送些禮,這花籃裏都是些心培育的名種,你且拿回去制香,十日後送過來。”
溫幸妤恭敬稱是,林夫人便揮了揮手,讓婢送離開。
眼看婢提著花籃過來了,心跳的飛快,知道再不說就沒機會了。
害怕的要命,卻還是咬牙閉眼,“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夫人!民聽聞林大人正直清廉,求您為民申冤做主!”
林夫人嚇了一跳,眼風淩厲的掃過寶杏,坐直子皺眉道:“怎麽回事!”
寶杏哪知道半途會出這種岔子?早都嚇得臉煞白。
哆哆嗦嗦跪下,哭道:“夫人,奴婢也不曉得……”
林夫人卻擡手打斷了寶杏的話,睨著跪在地上的溫幸妤:“你心積慮來見我,所為何事?”
“若說不出個所以然……”
警告之意明顯,溫幸妤後背出了一層冷汗,俯叩首,將額頭在手背上,回道:“回夫人的話,民的夫君乃同州陸觀瀾,今歲參加秋闈。”
“他…本該榜上有名,卻遭人頂替,名落孫山。”
林夫人皺著眉,半晌沒說話。
陸觀瀾?這名字怎麽覺有些耳?
溫幸妤老老實實跪著,遲遲聽不到回應,心中焦急萬分,明明是涼爽的秋季,汗水卻順著額頭往下淌,直砸在地上。
這廂僵持,卻未曾注意掩映水榭的竹林外,有兩道影自游廊走過。
祝無執和林維楨剛商完事,二人一道朝外院走去,走過游廊時,不遠恰有一片蔥翠竹林。
應付林維楨這個老狐貍,祝無執沒心欣賞風景,他轉過朝對方拱手,鄭重道:“此次要多勞煩林叔了,我若能順利歸京,定銜環相報。”
林維楨端的一副親和面孔,白面髯,笑起來溫和儒雅,他把祝無執虛扶起來:“祝世子不必客氣,你父親同我乃舊友,我焉能冷下心腸讓你淪落鄉野?”
說著,他嘆了一聲,看起來很是愧疚:“去歲事發突然,我遠在京兆,鞭長莫及,沒能出力救國公府,賢侄莫怪。”
祝無執心中冷笑,面上卻依舊平靜。
他佯裝傷懷,跟著嘆了一聲,隨後頗為激的看著林維楨道:“林叔,若不是您,我這次怕是……”
說著又是一聲長嘆:“我怕是連汴京都回不去。”
林維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行了,不說這些虛的,你好歹了一聲叔叔,我定會幫到底的。”
祝無執道:“那就謝過林叔了。”
林維楨笑了笑,轉了話頭,指著一旁的竹林道:“這片竹林是之前的轉運使所種,你看著如何?”
前任永興軍路轉運使乃王崇手下的人,現已留任京中。
祝無執心中微哂,覺得這人權太重,且之過急。
他明白林維楨的意思,笑著看了過去,眸隨之一頓。
秋日天明,竹林翠綠,葉片打著旋兒的落下。恰有叢竹子辟出個一人寬的間隙,遙遙出不遠的水榭。
水榭沒有掛紗,裏頭跪著個子。
低垂著頭,形纖弱,模樣看不太清。
但祝無執一眼就認出來,那是溫幸妤。
怎麽在這?
【作者有話說】
順了下大綱,今天比較短小,明天恢複正常~
27nbsp;nbsp; 第27章
◎為何在◎
永興軍路京兆府乃是西北重鎮, 下轄十三縣,治所在長安城,比同州要繁華富庶的多。
溫幸妤搭乘著秦鈺香坊押送貨的輜車, 從同州馮翊出發,白日趕路,夜間于邸店休整,三百多裏路走了三天, 直到第四天清早, 才算是到了地方。
長安貴, 秦鈺在此的香坊比在同州的小很多, 但生意卻很好, 大清早的顧客就三三兩兩上門了。
溫幸妤坐在櫃臺前,看著來往顧客, 神略顯焦急。
秦鈺問了掌櫃, 說每旬轉運使府裏的負責采買的婆子會來取香。
今日恰逢是取香的日子, 可眼見快晌午了,人還不來。
店外日高高掛在天上, 愈發刺眼, 嘆了口氣,整個人有些發蔫。
秦鈺見狀,去街上餅攤子買了兩個熱乎乎的寬焦薄脆,回來後塞溫幸妤手裏。
“這家薄脆鹹甜相宜,味道不錯, 你嘗嘗。”
溫幸妤看著手心裏金黃香的薄脆,輕輕道謝, 咬了一口。明明又又香, 可卻還是沒什麽胃口。但浪費是萬萬不行的, 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
秦鈺子潑辣,走南闖北多年,見溫幸妤這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沒忍住笑罵道:“人又不是不會來,你沮喪個什麽勁兒?”
溫幸妤咽下薄脆,喝了口茶水,才嘆了一聲聲解釋:“秦姐姐,我是怕我勸不婆子帶我府去。”
“這次若見不到,怕是也很難有機會了。”
又不能去府門口蹲著,屆時人沒見著,先被府兵當刺客捉了。
秦鈺正想說什麽,一旁掌櫃就使了個眼,然後笑著迎了出去。
溫幸妤趕忙定睛瞧去,只見一著青直領窄袖對襟褙子,頭戴銀簪,面闊眼吊,約莫四十來歲的婆子走來,後還跟著個婢和小廝。
掌櫃迎到跟前後左一句嬤嬤,右一句嬤嬤的恭維,婆子神倨傲,徑直進了香坊。
溫幸妤在國公府時沒跟這類人打道,深知這些婆子大多踩高捧低,視財如命,有些善于鑽營的還會背著主子克扣婢小廝月錢,放使債。
細細打量婆子穿著首飾,見其料雖合規,但袖下若若現的玉鐲水頭很好,襟袖口的暗紋刺繡也繁複致。
據在國公府多年的經驗,這不是一個采買婆子能用得起的。
最後觀其言行,可以確定是個手腳不幹淨的。
溫幸妤稍稍放松些了,這種人難纏且貪財,但總比恪守規的強,起碼能以財帛之。
果不其然,那婆子除了拿定好的香外,又挑挑揀揀,順手牽羊的揣了幾個盒子在懷裏,掌櫃的只當沒看見。
秦鈺也笑瞇瞇的,只有背過的來時候才朝溫幸妤撇了撇,翻了個白眼。
溫幸妤心中暗嘆,做生意也不容易,人家拿了能怎麽樣?想要做高門大戶的生意,可不得給這些人好。
思索了片刻,拿幾個盒這次的新香走到婆子跟前,聲道:“您是胡嬤嬤罷?”
聞聲,那婆子瞥過去一眼,見是個穿著樸素眼生的小娘子,一點也不客氣:“你又是哪個?別跟我套近乎,沒得討人嫌。”
溫幸妤見婆子看自己穿著,就知道對方是起了輕視之心。
先敬羅裳後敬人,確實是這樣。
是考慮得不夠周到,想著出門在外要財不外,換了普通布,沒想忘了這一茬。
也不生氣,繼續和氣道:“貴府的香出自我手。”
話音落下,胡婆子終于看了過來,上下打量著溫幸妤,語氣稍微好了些:“原來是你。”
“你且好好做香便是,若是做得好,我家夫人不了你的好。”
溫幸妤乖巧稱是,把幾盒香塞胡婆子手裏,溫言道:“這幾盒是這次的新香,您不若拿回去試試?”
胡婆子一聽,心說倒是個心思玲瓏的。終于正眼看向眼前的姑娘。
白皮,鵝蛋臉,角天生上翹,看起來就是個好子。
再細細看了幾眼,發現手指纖細白,甲緣幹淨整潔,決計不像幹過活的。最後還有頭上的折釵,乍一看樸素,實際上說四五十兩。
不像制香的工,倒像是哪個富人家的娘子。
立馬揚起個笑,接過盒子道:“你有心了,我會拿回去給夫人試試的。”
溫幸妤靦腆笑了笑,將人送到門口,又吹捧了幾句婆子後,悄悄往對方手裏塞了幾塊碎銀子,低聲道:“好嬤嬤,您可否給小點話,夫人近日喜歡做些什麽?可有比較中意的花卉?”
說著,出幾分赧然的神:“我家中不讓我做香…說除非能做出點名堂……”
“嬤嬤若是能隨口告知一二,小激不盡。”
溫幸妤後幾個字咬得略重,胡嬤嬤是人,怎麽聽不出言外之意?
眼前這小娘子不缺錢, 打聽夫人的喜好,想必是想借夫人的名頭行事,好給香打出名氣。
掂了掂手裏的碎銀子,估著有四五兩,聽這姑娘的話,要是肯說,還有更多報酬。
不過是隨便扯幾句無關要的閑話,夫人知道了也怪罪不到頭上。
只稍加思索了片刻,隨口道:“主子的事下人如何敢打探?”瞥了眼溫幸妤後,似無意狀:“你最好別耍這些小心思,我家夫人近日睡不好覺,緒不佳,若是知道有人在跟前耍心眼子,定是要發火的。”
說著,借機敲打:“當心屆時夫人厭棄了你家的香!”
溫幸妤連聲告罪,婆子準備走的時候,聲道:“近日天涼,香丸類的可能會有些,嬤嬤記得打開檢查,若是不太好,可以明日來香坊換。”
胡嬤嬤頗為欣賞的看了眼溫幸妤,滿意點頭,帶著小廝婢離去。
溫幸妤回到香坊,秦鈺一下圍著轉了兩圈,嘖嘖稱奇。
“平日看你面團子似的,沒想到這麽會來事啊?”
溫幸妤被誇耳朵和臉都紅了,頗為不好意思。
秦鈺知道面皮薄,也沒再逗,問道:“後面你打算怎麽做?你確定明兒那婆子會來?”
溫幸妤點了點頭道:“我給的香盒裏塞了銀子,會來的。”
胡婆子貪錢,一定不會放過這只“羊”。
*
當天夜裏,溫幸妤按那婆子的話,結合賬簿上轉運使府每次定香的種類數量,推斷出府中眷用香的偏好。
按這些香的氣味,加以改進,連夜做了幾盒有安神效用的香。
翌日一早,晨霧還未散去,街上冷冷清清,溫幸妤就早早在櫃臺那等著了。
果不其然,太還不高,胡婆子便只上門。
溫幸妤趕忙迎了上去,說道:“嬤嬤,可用過早飯了?”
胡嬤嬤擺擺手,見香坊這會沒什麽人,開門見山道:“有盒香不好。”
溫幸妤會意,將人引進後頭的茶室:“早上冷,嬤嬤不若先進來喝杯熱茶,我去拿新香過來。”
聞言胡婆子心舒暢,覺得這小娘子也太懂事了。
坐到茶室,溫幸妤親自斟茶給胡婆子,沒再拐彎抹角:“嬤嬤,您可否再幫我一個忙?”
胡婆子端著熱茶啜了一口,派頭很足,施施然道:“我也是看你一個小娘子不容易。”
“說罷,想讓我幫什麽?”
溫幸妤直接拿出個致的紅漆木盒子,聲道:“勞煩嬤嬤將這香帶給夫人,若是夫人用著好,您隨口幫我說幾句好話。”
頓了頓,又道:“若是能讓夫人對我好奇,見我一面更好。”
“我想在夫人面前個面兒,留下好印象,等來年大人升遷,我好借夫人東風,將香賣更遠些。”
聞言,胡婆子的顧慮徹底打消了。
這小娘子費勁工夫要見夫人,是想趁著夫人喜歡的香,說不上能搭上這條大船,將生意做更遠。
頭腦倒是不簡單。
這事對自己而言,穩賺不虧,畢竟夫人耳子。只要給夫人邊的寶杏塞點銀子,寶杏隨便編個故事,吹吹耳邊風還不容易?
胡婆子唉了一聲,佯裝面為難,儼然是要錢的意思。
溫幸妤拿出一袋碎銀子,倒出來一半推到對方面前,認真道:“您若是能辦,這袋中剩下的一半,也是您的。”
胡婆子看到這一大攤碎銀,眼睛都冒了。
把碎銀攏堆,全部撥到自己錢袋子裏,笑得一臉褶子:“姑娘也太客氣了!”
“這事包在我上,你就等好信兒吧,最多三日,定你在夫人跟前臉!”
溫幸妤又是好一通謝,將人好生送了出去。
站在香坊外,看著胡婆子離開的背影,重重吐出一口氣。
再等三天,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見到轉運使夫人了。
盤算了一下,順利的話,約莫再過七八天就能回馮翊了。
也不知祝無執此時如何了?是跟一樣想辦法討公道,還是在做旁的事?
幽幽嘆氣,盼著能度過這個難關,好早日回京。
*
比溫幸妤料想的時間更快,第二日晌午剛過,胡婆子就又來了。
沒有即刻給錢,胡婆子也知道溫幸妤沒有想象中好糊弄,于是按捺沒提,直到二人從角門進了轉運使府邸,走過儀門,繞過游廊,穿過垂花門即將到後宅時,溫幸妤才把餘錢給了胡婆子。
轉運使府邸比不得國公府奢靡闊綽,卻也清幽雅致,十步一景,假山怪石間清泉流淌。哪怕已經秋天,依舊草木蔥蘢,奇花爭豔。
胡婆子將溫幸妤一路引至水榭,只見在外頭等著,自己先去稟報。
過了一小會,有個圓臉小婢招手道:“我家夫人要見你,快來。”
溫幸妤小步跟了上去,目不斜視走到水榭裏,頓覺暖香清風拂面,是悉的熏香味。
不敢看,朝斜倚在小榻上婦人行禮。
“民見過夫人,夫人萬安。”
林夫人打量著溫幸妤,見低眉順眼,禮行有度,模樣也乖巧,再加昨夜因那香讓睡得還不錯,故而心中甚覺滿意。
擡了擡手,說道:“你的香不錯,聽說是為母治病,看書自學的?”
溫幸妤一聽這話,就知道是有人編了故事。
心中有了計較,謹慎回道:“謝夫人誇贊,民確實是自學的。”
林夫人點了點頭道:“倒是個有孝心的。”
說著,指了指旁邊的花籃,說明見溫幸妤的目的:“過幾日我要設宴,想著給眷們送些禮,這花籃裏都是些心培育的名種,你且拿回去制香,十日後送過來。”
溫幸妤恭敬稱是,林夫人便揮了揮手,讓婢送離開。
眼看婢提著花籃過來了,心跳的飛快,知道再不說就沒機會了。
害怕的要命,卻還是咬牙閉眼,“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夫人!民聽聞林大人正直清廉,求您為民申冤做主!”
林夫人嚇了一跳,眼風淩厲的掃過寶杏,坐直子皺眉道:“怎麽回事!”
寶杏哪知道半途會出這種岔子?早都嚇得臉煞白。
哆哆嗦嗦跪下,哭道:“夫人,奴婢也不曉得……”
林夫人卻擡手打斷了寶杏的話,睨著跪在地上的溫幸妤:“你心積慮來見我,所為何事?”
“若說不出個所以然……”
警告之意明顯,溫幸妤後背出了一層冷汗,俯叩首,將額頭在手背上,回道:“回夫人的話,民的夫君乃同州陸觀瀾,今歲參加秋闈。”
“他…本該榜上有名,卻遭人頂替,名落孫山。”
林夫人皺著眉,半晌沒說話。
陸觀瀾?這名字怎麽覺有些耳?
溫幸妤老老實實跪著,遲遲聽不到回應,心中焦急萬分,明明是涼爽的秋季,汗水卻順著額頭往下淌,直砸在地上。
這廂僵持,卻未曾注意掩映水榭的竹林外,有兩道影自游廊走過。
祝無執和林維楨剛商完事,二人一道朝外院走去,走過游廊時,不遠恰有一片蔥翠竹林。
應付林維楨這個老狐貍,祝無執沒心欣賞風景,他轉過朝對方拱手,鄭重道:“此次要多勞煩林叔了,我若能順利歸京,定銜環相報。”
林維楨端的一副親和面孔,白面髯,笑起來溫和儒雅,他把祝無執虛扶起來:“祝世子不必客氣,你父親同我乃舊友,我焉能冷下心腸讓你淪落鄉野?”
說著,他嘆了一聲,看起來很是愧疚:“去歲事發突然,我遠在京兆,鞭長莫及,沒能出力救國公府,賢侄莫怪。”
祝無執心中冷笑,面上卻依舊平靜。
他佯裝傷懷,跟著嘆了一聲,隨後頗為激的看著林維楨道:“林叔,若不是您,我這次怕是……”
說著又是一聲長嘆:“我怕是連汴京都回不去。”
林維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行了,不說這些虛的,你好歹了一聲叔叔,我定會幫到底的。”
祝無執道:“那就謝過林叔了。”
林維楨笑了笑,轉了話頭,指著一旁的竹林道:“這片竹林是之前的轉運使所種,你看著如何?”
前任永興軍路轉運使乃王崇手下的人,現已留任京中。
祝無執心中微哂,覺得這人權太重,且之過急。
他明白林維楨的意思,笑著看了過去,眸隨之一頓。
秋日天明,竹林翠綠,葉片打著旋兒的落下。恰有叢竹子辟出個一人寬的間隙,遙遙出不遠的水榭。
水榭沒有掛紗,裏頭跪著個子。
低垂著頭,形纖弱,模樣看不太清。
但祝無執一眼就認出來,那是溫幸妤。
怎麽在這?
【作者有話說】
順了下大綱,今天比較短小,明天恢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