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妃:“……哪有心思正經的妃子學這個的。”
興武帝笑:“所以你是有心學舞跳給朕看,又不想讓外人知道你這份不正經的心思?”
麗妃冤枉,可惜帝王無賴認定了此事,并不給解釋的機會。
.
轉眼到了八月十五,因為賞月的宮宴安排在晚上,白日興武帝始終陪在家人邊。
黃昏之前,一家八口在花園玩投壺,二妃一組,永康秦弘姐弟一組,秦炳秦仁一組,最小最笨的慶被父皇帶著為一組。
慶連投兩次都不中,興武帝提起兒放到銅壺兩步外,再握著兒的小手投了一次,終于中了。
慶知道這作弊,哼道:“我不喜歡這個游戲,我要玩捉迷藏。”
興武帝:“好好好,那就玩捉迷藏。”
永康故意戲弄父皇:“妹妹想玩捉迷藏父皇就答應,那我就想玩投壺,父皇還陪我嗎?”
秦炳跟著起哄:“這倆我都不想玩,我要玩蹴鞠,父皇陪不陪?”
興武帝:“行,那就捉迷藏、投壺著來。”
永康笑了,秦炳瞪眼睛:“蹴鞠呢?”
興武帝:“月底你文課考甲等,朕陪你玩一整天的蹴鞠。”
嬉鬧一番,眾人就該回各自的宮殿更準備赴宴了。
路上,慶得知父皇、貴妃娘娘會分別招待大臣與夫人們,三位皇兄也會跟父皇前往太極殿,立即摟父皇的脖子,提要求道:“我也要去太極殿。”
興武帝:“朕在太極殿宴請大臣,人人喝酒,麟兒是孩子,還是跟母妃們一起吧。”
慶:“我不想父皇喝酒,父皇喝酒了會不舒服,一直吐。”
麗妃尷尬地看向別。
興武帝看著兒擔憂的小眉,心里別提多舒坦了,長年紀大了做不來這般親近他,三個兒子怕是本想不到要關心老爹,只有小兒想到什麼說什麼,單純無邪。
興武帝:“好,今晚父皇喝點。”
慶:“那父皇帶我去太極殿,我想跟父皇在一起。”
麗妃自己勸不住兒,用目懇求貴妃幫忙勸勸。
貴妃有心幫忙,奈何興武帝愿意縱著兒,這事就在小公主的撒與興武帝的笑聲中敲定了。
注意到長又抿了角,興武帝笑道:“永康也去?”
宮宴而已,加張案席的小事,一大一小兩個公主同坐還有個伴。
永康既羨慕妹妹得父皇寵溺,又知道妹妹年紀小不懂男之別,被大臣們打量也渾然不覺,而是如何也做不到的,尤其是已經定了婚事,準公爹、準駙馬都會出席這場宮宴。
“算了,大臣們鬧哄哄的,我更喜歡坐在母妃邊。”
長自己不想去,興武帝便沒多勸。
.
太極殿,大臣們先按照排位有序坐好,一切準備妥當,宮人再去請帝王。
興武帝抱著小公主,帶著三個高矮不一的皇子步了大殿。
眾臣繞到席位外側,行跪迎之禮。
興武帝笑道:“平,今晚朕與諸位同慶中秋佳節,盡興為主,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禮。”
眾臣道謝。
興武帝的席位高居北方,太子秦弘單獨坐于父皇左下首的案席旁,對面,二皇子秦炳坐一席,三皇子秦仁帶著妹妹坐一席。
大臣們的心思都在興武帝上,沒幾個分神去在意才三歲的慶公主。
慶朝下張,認出了好幾張還算悉的面孔,文臣這邊有嚴相、戴相,勛貴武將那邊有雍王叔、張肅的父親衛國公張玠,以及上個月剛認識的衛司統領樊鐘。
別人都好像沒看見一樣,只有樊鐘高興地朝舉起酒碗,仰頭喝了,放下碗時下上的胡子都沾了酒。
慶其實不太喜歡這麼不干凈的人,可震驚于樊鐘的大塊兒頭,見過樊鐘連續打敗好幾個侍衛,覺得樊鐘特別厲害,所以樊鐘大汗淋漓的竟然也不討厭了,后來又聽父皇夸樊鐘是他邊最悍勇的先鋒猛將,對父皇最為忠心耿耿,慶就越發喜歡這個人。
“妹妹不怕他嗎?”
確定妹妹一直盯著的人是樊鐘,秦仁迅速收回視線以免樊鐘繼續朝他咧兇笑,疑地低聲問道。
慶:“不怕啊,為什麼要怕他?”
秦仁:“……沒什麼,不怕就好。”
宮宴上有太多人了,慶的眼睛本不夠使,除了張接三哥喂過來的飯菜,慶并沒有怎麼跟三哥說話,一會兒看舞姬跳舞,一會兒聽父皇與大臣們說話,尤其聽父皇對著某個大臣回憶當年戰場上的事,并徹底記住了國公呂祖、定國公鄧沖的臉,前者頭發花白父皇居然喊他呂叔,后者則被父皇喊做“沖弟”。
慶終于搭理自家三哥了:“父皇為什麼定國公弟弟?”
秦仁小聲道:“因為父皇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定國公了,兩人一起長大,勝過親兄弟。咱們王嬸就是定國公的妹妹,王叔能娶到王嬸,便是父皇給他們牽的線。”
慶一條一條地理:“父皇跟定國公,就像你跟張肅?”
秦仁:“嗯,差不多。”
慶:“那父皇為什麼要王叔娶定國公的妹妹?”
秦仁:“……知知底吧,父皇因為跟定國公認識,知道定國公的妹妹是個好子,定國公相信父皇跟王叔能照顧好他的妹妹,于是同意了這門婚。”
慶還想再問,一個儀表堂堂的文站了起來,舉著酒杯向父皇獻了一首詩,父皇很高興,賞了對方十匹綢緞。
接下來,另有兩人獻了詩。
小公主還不懂什麼是詩詞,只覺得這些人念的字句跟學的千字文有些像,見父皇這麼聽詩,又一個臣子獻詩結束后,慶興地站了起來,大聲道:“父皇,我也會念詩!”
三歲小公主清脆有力的聲音瞬間傳遍了整座大殿,甚至還因大殿上方過于空曠回了幾遍。
大臣們驚訝地著小公主。
興武帝也是一樣的表,隨即捧場道:“是嗎,麟兒給朕念來聽聽。”
慶見大家都在等著念,仰起頭,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誦讀起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寒來暑往……”
小公主一開口,興武帝與眾臣都了然地笑了,原來這就是小公主理解中的“詩”,只是小公主背得認真,眾人便配合地等著,等小公主背夠了他們再繼續吃席,卻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好久,才三歲的小公主竟然流暢無比地背了近半篇《千字文》。
眾臣的表也陸續從守禮等待變了驚訝、錯愕。
“右通廣,左達承明。既集墳典,亦聚群英。”
當小公主清脆的聲音終于停下,大臣們依然保持著安靜。
慶瞅瞅父皇再瞅瞅大臣們,道:“父皇,我念完詩了。”
興武帝保持著面上的云淡風輕,笑道:“念得好,可你知道你這詩都是什麼意思嗎,就好比‘既集墳典,亦聚群英’,如何解釋?”
慶當然知道,學的每一句先生都要考識字與釋義的。
小公主不假思索地解釋給父皇聽。
興武帝掃眼傻眼的老二秦炳,再看向大臣們。
樊鐘第一個跳了起來,震驚道:“皇上,小殿下這腦袋怎麼長得啊,這麼老長的一段,你打死臣臣都背不下來!”
幾個武將附和著點頭,其中就包括雍王。
武將夸得,文臣這邊就很會了,以右相戴綸為首,簡直將慶公主夸了文曲下凡。
興武帝終于不掩飾了,走下來抱起自家小公主,對眾臣道:“慶生于朕登基之日,朕早就說過是上天賜給朕的麟兒,而麟兒果然天資聰穎,沒辜負朕給起的麒麟之名!”
眾臣離席,高呼興武帝稱帝乃是順應天命,故有天降祥瑞、送子送福之喜。
興武帝昂首地了這番夸贊,等大臣們重新落座,興武帝握著兒的小手問:“麟兒詩背得好,父皇也有賞賜,說吧,你想要什麼?”
賞賜啊,慶認認真真想了一遍,最后道:“我想要父皇上次給我的金腰牌。”
有很多很多漂亮裳,不缺綢緞,想要什麼平時父皇母妃都會盡量滿足,只有去哪里玩這件事母妃做不得主,父皇能做主,但慶不想每次都去問父皇,如果得了父皇的那塊兒腰牌,就隨時都可以帶著解玉出發了。
興武帝:“……”
左相嚴錫正想到了七月里小公主跑去中書省的事,驚疑道:“殿下討要的,莫非是可自由在宮中行走的賜腰牌?”
興武帝默認。
嚴錫正臉一變,勸諫道:“此乃出宮廷的第一等腰牌,非急要務不得外賜,皇上豈可拿來給殿下玩鬧用?萬一殿下不慎丟失,被有心之人撿到……”
興武帝:“左相言之有理,這樣,朕人特別打造一方腰牌僅給麟兒使用,旁人撿到了也只是廢金一塊兒,冒名濫用為死罪,且這塊兒腰佩麟兒只能用到十歲,待其明白事理了,朕自不會放去前朝玩鬧。”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麗妃:“……哪有心思正經的妃子學這個的。”
興武帝笑:“所以你是有心學舞跳給朕看,又不想讓外人知道你這份不正經的心思?”
麗妃冤枉,可惜帝王無賴認定了此事,并不給解釋的機會。
.
轉眼到了八月十五,因為賞月的宮宴安排在晚上,白日興武帝始終陪在家人邊。
黃昏之前,一家八口在花園玩投壺,二妃一組,永康秦弘姐弟一組,秦炳秦仁一組,最小最笨的慶被父皇帶著為一組。
慶連投兩次都不中,興武帝提起兒放到銅壺兩步外,再握著兒的小手投了一次,終于中了。
慶知道這作弊,哼道:“我不喜歡這個游戲,我要玩捉迷藏。”
興武帝:“好好好,那就玩捉迷藏。”
永康故意戲弄父皇:“妹妹想玩捉迷藏父皇就答應,那我就想玩投壺,父皇還陪我嗎?”
秦炳跟著起哄:“這倆我都不想玩,我要玩蹴鞠,父皇陪不陪?”
興武帝:“行,那就捉迷藏、投壺著來。”
永康笑了,秦炳瞪眼睛:“蹴鞠呢?”
興武帝:“月底你文課考甲等,朕陪你玩一整天的蹴鞠。”
嬉鬧一番,眾人就該回各自的宮殿更準備赴宴了。
路上,慶得知父皇、貴妃娘娘會分別招待大臣與夫人們,三位皇兄也會跟父皇前往太極殿,立即摟父皇的脖子,提要求道:“我也要去太極殿。”
興武帝:“朕在太極殿宴請大臣,人人喝酒,麟兒是孩子,還是跟母妃們一起吧。”
慶:“我不想父皇喝酒,父皇喝酒了會不舒服,一直吐。”
麗妃尷尬地看向別。
興武帝看著兒擔憂的小眉,心里別提多舒坦了,長年紀大了做不來這般親近他,三個兒子怕是本想不到要關心老爹,只有小兒想到什麼說什麼,單純無邪。
興武帝:“好,今晚父皇喝點。”
慶:“那父皇帶我去太極殿,我想跟父皇在一起。”
麗妃自己勸不住兒,用目懇求貴妃幫忙勸勸。
貴妃有心幫忙,奈何興武帝愿意縱著兒,這事就在小公主的撒與興武帝的笑聲中敲定了。
注意到長又抿了角,興武帝笑道:“永康也去?”
宮宴而已,加張案席的小事,一大一小兩個公主同坐還有個伴。
永康既羨慕妹妹得父皇寵溺,又知道妹妹年紀小不懂男之別,被大臣們打量也渾然不覺,而是如何也做不到的,尤其是已經定了婚事,準公爹、準駙馬都會出席這場宮宴。
“算了,大臣們鬧哄哄的,我更喜歡坐在母妃邊。”
長自己不想去,興武帝便沒多勸。
.
太極殿,大臣們先按照排位有序坐好,一切準備妥當,宮人再去請帝王。
興武帝抱著小公主,帶著三個高矮不一的皇子步了大殿。
眾臣繞到席位外側,行跪迎之禮。
興武帝笑道:“平,今晚朕與諸位同慶中秋佳節,盡興為主,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禮。”
眾臣道謝。
興武帝的席位高居北方,太子秦弘單獨坐于父皇左下首的案席旁,對面,二皇子秦炳坐一席,三皇子秦仁帶著妹妹坐一席。
大臣們的心思都在興武帝上,沒幾個分神去在意才三歲的慶公主。
慶朝下張,認出了好幾張還算悉的面孔,文臣這邊有嚴相、戴相,勛貴武將那邊有雍王叔、張肅的父親衛國公張玠,以及上個月剛認識的衛司統領樊鐘。
別人都好像沒看見一樣,只有樊鐘高興地朝舉起酒碗,仰頭喝了,放下碗時下上的胡子都沾了酒。
慶其實不太喜歡這麼不干凈的人,可震驚于樊鐘的大塊兒頭,見過樊鐘連續打敗好幾個侍衛,覺得樊鐘特別厲害,所以樊鐘大汗淋漓的竟然也不討厭了,后來又聽父皇夸樊鐘是他邊最悍勇的先鋒猛將,對父皇最為忠心耿耿,慶就越發喜歡這個人。
“妹妹不怕他嗎?”
確定妹妹一直盯著的人是樊鐘,秦仁迅速收回視線以免樊鐘繼續朝他咧兇笑,疑地低聲問道。
慶:“不怕啊,為什麼要怕他?”
秦仁:“……沒什麼,不怕就好。”
宮宴上有太多人了,慶的眼睛本不夠使,除了張接三哥喂過來的飯菜,慶并沒有怎麼跟三哥說話,一會兒看舞姬跳舞,一會兒聽父皇與大臣們說話,尤其聽父皇對著某個大臣回憶當年戰場上的事,并徹底記住了國公呂祖、定國公鄧沖的臉,前者頭發花白父皇居然喊他呂叔,后者則被父皇喊做“沖弟”。
慶終于搭理自家三哥了:“父皇為什麼定國公弟弟?”
秦仁小聲道:“因為父皇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定國公了,兩人一起長大,勝過親兄弟。咱們王嬸就是定國公的妹妹,王叔能娶到王嬸,便是父皇給他們牽的線。”
慶一條一條地理:“父皇跟定國公,就像你跟張肅?”
秦仁:“嗯,差不多。”
慶:“那父皇為什麼要王叔娶定國公的妹妹?”
秦仁:“……知知底吧,父皇因為跟定國公認識,知道定國公的妹妹是個好子,定國公相信父皇跟王叔能照顧好他的妹妹,于是同意了這門婚。”
慶還想再問,一個儀表堂堂的文站了起來,舉著酒杯向父皇獻了一首詩,父皇很高興,賞了對方十匹綢緞。
接下來,另有兩人獻了詩。
小公主還不懂什麼是詩詞,只覺得這些人念的字句跟學的千字文有些像,見父皇這麼聽詩,又一個臣子獻詩結束后,慶興地站了起來,大聲道:“父皇,我也會念詩!”
三歲小公主清脆有力的聲音瞬間傳遍了整座大殿,甚至還因大殿上方過于空曠回了幾遍。
大臣們驚訝地著小公主。
興武帝也是一樣的表,隨即捧場道:“是嗎,麟兒給朕念來聽聽。”
慶見大家都在等著念,仰起頭,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誦讀起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寒來暑往……”
小公主一開口,興武帝與眾臣都了然地笑了,原來這就是小公主理解中的“詩”,只是小公主背得認真,眾人便配合地等著,等小公主背夠了他們再繼續吃席,卻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好久,才三歲的小公主竟然流暢無比地背了近半篇《千字文》。
眾臣的表也陸續從守禮等待變了驚訝、錯愕。
“右通廣,左達承明。既集墳典,亦聚群英。”
當小公主清脆的聲音終于停下,大臣們依然保持著安靜。
慶瞅瞅父皇再瞅瞅大臣們,道:“父皇,我念完詩了。”
興武帝保持著面上的云淡風輕,笑道:“念得好,可你知道你這詩都是什麼意思嗎,就好比‘既集墳典,亦聚群英’,如何解釋?”
慶當然知道,學的每一句先生都要考識字與釋義的。
小公主不假思索地解釋給父皇聽。
興武帝掃眼傻眼的老二秦炳,再看向大臣們。
樊鐘第一個跳了起來,震驚道:“皇上,小殿下這腦袋怎麼長得啊,這麼老長的一段,你打死臣臣都背不下來!”
幾個武將附和著點頭,其中就包括雍王。
武將夸得,文臣這邊就很會了,以右相戴綸為首,簡直將慶公主夸了文曲下凡。
興武帝終于不掩飾了,走下來抱起自家小公主,對眾臣道:“慶生于朕登基之日,朕早就說過是上天賜給朕的麟兒,而麟兒果然天資聰穎,沒辜負朕給起的麒麟之名!”
眾臣離席,高呼興武帝稱帝乃是順應天命,故有天降祥瑞、送子送福之喜。
興武帝昂首地了這番夸贊,等大臣們重新落座,興武帝握著兒的小手問:“麟兒詩背得好,父皇也有賞賜,說吧,你想要什麼?”
賞賜啊,慶認認真真想了一遍,最后道:“我想要父皇上次給我的金腰牌。”
有很多很多漂亮裳,不缺綢緞,想要什麼平時父皇母妃都會盡量滿足,只有去哪里玩這件事母妃做不得主,父皇能做主,但慶不想每次都去問父皇,如果得了父皇的那塊兒腰牌,就隨時都可以帶著解玉出發了。
興武帝:“……”
左相嚴錫正想到了七月里小公主跑去中書省的事,驚疑道:“殿下討要的,莫非是可自由在宮中行走的賜腰牌?”
興武帝默認。
嚴錫正臉一變,勸諫道:“此乃出宮廷的第一等腰牌,非急要務不得外賜,皇上豈可拿來給殿下玩鬧用?萬一殿下不慎丟失,被有心之人撿到……”
興武帝:“左相言之有理,這樣,朕人特別打造一方腰牌僅給麟兒使用,旁人撿到了也只是廢金一塊兒,冒名濫用為死罪,且這塊兒腰佩麟兒只能用到十歲,待其明白事理了,朕自不會放去前朝玩鬧。”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