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張玠這種就住在皇城附近的,寅時四刻起完全來得及,一刻鐘洗漱,一刻鐘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一刻鐘騎馬趕路,有的臣子干脆不吃東西或是邊趕路邊吃,如此還能多睡上一會兒。
但張玠從來都是寅時三刻起。
今早他也沒有例外,張肅更是提前一步在大門前等候父親了。
慶是在寅時六刻起來的,只比平時晨讀早起了兩刻鐘,倒也不覺得多困,畢竟昨晚也會提前睡下。
收拾整齊,慶來到書房時,興武帝已經吃過早點在看折子了,旁邊的小桌上給兒留了一份早點。
墊肚子而已,份量不多,小公主細嚼慢咽吃得很是從容。
興武帝看看神采奕奕的兒,搖頭道:“真不知道你小小年紀為何喜歡聽那些繁瑣國事。”
一個時辰的朝會,涉及到的國事有大有小,有的事急牽人心,如天災戰事兇案,有的按部就班枯燥無趣,如不太重要的員調與政績匯報。興武帝有時候都是撐著神在聽員們絮絮叨叨,兒竟然寧肯起大早也要跟過來。
慶:“父皇說的,整個天下都是咱們家的,那我就想知道我看不見的地方都出了什麼事,我也喜歡聽父皇訓斥那些大臣們,特別威風。”
興武帝:“……朕也沒有回回都訓他們,他們做的好,朕也經常夸他們啊。”
慶:“反正我就是喜歡聽父皇理政事,父皇上朝的時候好像都比平時更英武。”
興武帝不自覺地直了腰桿,出發前還特意理了理上的龍袍。
慶笑著走在父皇邊,何元敬與趙才走在后頭,何元敬是伺候皇帝的,乾元殿二等太監趙才手里提著等會兒要鋪給小公主用的墊,而解玉將止步于前殿之外,簡言之,只有小公主才被興武帝破例允許躲在道里旁聽政事。
興武帝座龍椅時,慶也坐在了墊上,背靠殿墻,再從趙才手里接過帶來的書,邊翻看邊聽大殿上的靜,如果所議容不值得注意,小公主便把心思放在書上,彌補今早缺掉的晨讀。
.
近日朝堂沒什麼大事,慶就比較關心孟瑤母親的病以及威遠侯孟極何時能抵京的事。
去父皇那里看過輿圖,從京城到遼州城足足有三千里,就算張玠不辭辛苦每日快馬加鞭趕路兩百里,張玠也要四月中旬才到遼州城,兩位統帥正式接后孟極才能回京。
中間慶又去探了一次威遠侯夫人,上次還能說上長長一段話的人,如今卻連說完整的句子都費力了。
慶不忍再去探。
四月二十二的下午,慶從戶部出來準備去兵部逛逛的時候,忽然看見樊鐘陪著一個形高大卻消瘦的布男人疾步走在宮道上,那人五應該是好看的,卻面發黃,上面、下胡子拉碴,離得近了,慶發現這人眼睛都是紅的。
這時,樊鐘開口了,手掌指向宮道一側的小公主,介紹道:“這是慶公主。”
威遠侯孟極匆匆停下腳步,聲音嘶啞地行禮:“臣孟極拜見公主。”
慶驚訝道:“侯爺怎麼回來得這麼快?”
孟極沉默。
樊鐘替他解釋道:“侯爺在各驛站連續換馬,按照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路,殿下若無事,臣陪侯爺先去見皇上了,見完皇上侯爺才好回府。”
慶立即讓他們快去。
兩個武將腳步如飛地繼續往前了。
慶忍不住目送兩人的背影,直到看不見了才往兵部那邊走,可又牽掛著這事,停在兵部外面等著,大概一刻鐘后,宮道上傳來了越來越近的腳步聲,跑著的,每一步都很重,隨即,孟極朝南奔馳的影便在前后兩座署中間未曾遮擋住的宮道上一閃而過。
慶愣愣地站在原地,耳邊響起了父皇的話。
父皇說,騎兵勝在速度,但騎兵急行軍的速度最多也就是一日兩百里,再遠馬跑不了,騎兵的腰也會不了,像跑八百里加急的傳訊兵,時常會出現累傷累死的例子,所幸需要八百里加急的急況并不多。
威遠侯竟然一路跑回來了。
震驚過后,慶希孟瑤的母親會因為與丈夫團聚而有所好轉。
然而才過三天,威遠侯府便傳出了喪訊。
慶跟著貴妃、母妃去威遠侯府祭奠,看見孟瑤跪在靈堂前哭腫眼睛的樣子,慶也哭了。
威遠侯孟極一白,人還是那麼瘦,無論誰來他都只是低頭還禮,直到二妃上前代興武帝出言,孟極才雙膝跪地深深地磕頭。
貴妃讓他免禮。
孟極保持跪姿,抬頭時才看到了紅著眼圈牽著麗妃手的小公主。
想到妻子對小公主的激之言,孟極眼里終于多了一活人才有的,微微朝小公主點點頭。
小公主眼里含著淚,視線模糊,并未瞧見那難以察覺的小作。
.
知悉威遠侯夫人病的員們都明白,孟極這次回京就是奔喪來的,那麼喪事結束,他一個邊將也該回去了。
孟極也不敢因為家事耽誤了國事,妻子下葬三日后,孟極主面圣請歸。
興武帝嘆道:“你走了,家里的孩子們怎麼辦?長川剛二十一,還沒親,他在東營當差早出晚歸,長河在武學讀書倒不需要你心,瑤瑤呢,今年剛十三吧?”
孟極垂著眼道:“不瞞皇上,臣想帶瑤瑤同去遼州,早晚都能陪陪。”
興武帝:“那怎麼行,遼州冬日苦寒,將士們守在那里還行,瑤瑤一個小姑娘哪里得了那份苦,你舍得朕都不舍得。這樣吧,朕早就想跟你做親家了,把瑤瑤許配給二皇子,原想等你明年回京述職瑤瑤也大些的時候再提,現在出了這事,你同意的話,朕現在就賜婚給他們,然后把瑤瑤接進宮里由貴妃養,省得你在外面不放心。”
孟極聞言,跪下道:“皇上隆恩,臣激涕零,只是臣從小被我們慣壞了,從不知溫……”
興武帝笑道:“瑤瑤也是朕看著長大的,朕還不清楚的脾氣?”
說著,他親手扶起孟極,道:“你放心,朕賜婚也都是按照孩子們的子來的,溫容靜,正適合文靜的太子,瑤瑤膽大活潑,也只有能管住沖好武的二皇子,等他們倆親了,朕與貴妃都會站在瑤瑤這邊,不可能讓二皇子欺負了瑤瑤。”
孟極聽懂了,這門婚事本沒有他反對的余地。
“臣替小叩謝皇上厚!”
興武帝攔住他的大禮,拍拍孟極的肩膀道:“孩子們剛剛喪母,你多陪陪他們,過完年再走吧,到時候把長川、長河也帶上,好好教他們本事。”
他是真的賞識孟極,所以愿意結親君臣兩家共富貴,所以讓他把兩個兒子都帶去遼州,以示信重。
第30章
興武帝給二皇子的賜婚旨意下在端午之前, 既然了親家,親家母才去世, 今年端午宮里就沒有宴請群臣,只安排了一場簡單的家宴。
雍王一家三口、永康一家四口以及年方十七就被賜了婚事的二皇子秦炳都進宮了。
離晌午還早,一大家子先來花園賞景。
秦炳夠了嬸母與大姐的調侃,拉著秦仁、慶去了水榭另一頭,小聲賭氣道:“父皇就會點鴛鴦譜,孟瑤兇的,誰娶誰倒霉。”
秦仁有些疑:“你不喜歡孟姑娘?以前進宮,你們倆不是玩得好的?”
秦炳:“那我們也經常吵架啊。”
慶掃眼遠嬸母、大姐姐那邊,問:“父皇賜婚的時候二哥就不高興了,還是因為剛剛王嬸們笑你你才不高興的?”
秦炳愣了愣。
秦仁見了, 明白過來,提醒兄長道:“這就是二哥的不對了,你不高興王嬸們笑你, 那你該直接跟們說, 怎麼能遷怒父皇跟孟姑娘?”
秦炳無法反駁, 又不肯承認自己有錯,手就去秦仁的腦袋:“你懂個屁,居然教起我來了!”
被疼的秦仁趕換了個地方坐。
慶瞪二哥:“三哥明明是好心,二哥再欺負三哥, 我們回去了, 你自己在這邊待著吧。”
秦炳哄妹妹:“我跟他鬧著玩呢。”
慶:“那你說,你到底喜不喜歡孟瑤?”
秦炳了鼻子,小聲哼哼道:“還行吧,只要別兇我,我也不介意娶。”
他本還沒想過親的事, 父皇突然賜婚,孟瑤是個人又長得好看,秦炳其實也沒多抗拒。
慶:“既然二哥并不反對娶孟瑤,那就是你未過門的妻子,二哥怎麼能胡說自己妻子的壞話?萬一這話傳到孟瑤耳中,該多傷心啊,母親剛剛去世,二哥該多對好才是。”
秦炳的腦袋里就冒出了孟瑤穿著孝服搭搭哭的模樣,確實人難的。
“行了行了,以后我再也不說壞話了,別人也不許說,誰敢說我打誰!”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像張玠這種就住在皇城附近的,寅時四刻起完全來得及,一刻鐘洗漱,一刻鐘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一刻鐘騎馬趕路,有的臣子干脆不吃東西或是邊趕路邊吃,如此還能多睡上一會兒。
但張玠從來都是寅時三刻起。
今早他也沒有例外,張肅更是提前一步在大門前等候父親了。
慶是在寅時六刻起來的,只比平時晨讀早起了兩刻鐘,倒也不覺得多困,畢竟昨晚也會提前睡下。
收拾整齊,慶來到書房時,興武帝已經吃過早點在看折子了,旁邊的小桌上給兒留了一份早點。
墊肚子而已,份量不多,小公主細嚼慢咽吃得很是從容。
興武帝看看神采奕奕的兒,搖頭道:“真不知道你小小年紀為何喜歡聽那些繁瑣國事。”
一個時辰的朝會,涉及到的國事有大有小,有的事急牽人心,如天災戰事兇案,有的按部就班枯燥無趣,如不太重要的員調與政績匯報。興武帝有時候都是撐著神在聽員們絮絮叨叨,兒竟然寧肯起大早也要跟過來。
慶:“父皇說的,整個天下都是咱們家的,那我就想知道我看不見的地方都出了什麼事,我也喜歡聽父皇訓斥那些大臣們,特別威風。”
興武帝:“……朕也沒有回回都訓他們,他們做的好,朕也經常夸他們啊。”
慶:“反正我就是喜歡聽父皇理政事,父皇上朝的時候好像都比平時更英武。”
興武帝不自覺地直了腰桿,出發前還特意理了理上的龍袍。
慶笑著走在父皇邊,何元敬與趙才走在后頭,何元敬是伺候皇帝的,乾元殿二等太監趙才手里提著等會兒要鋪給小公主用的墊,而解玉將止步于前殿之外,簡言之,只有小公主才被興武帝破例允許躲在道里旁聽政事。
興武帝座龍椅時,慶也坐在了墊上,背靠殿墻,再從趙才手里接過帶來的書,邊翻看邊聽大殿上的靜,如果所議容不值得注意,小公主便把心思放在書上,彌補今早缺掉的晨讀。
.
近日朝堂沒什麼大事,慶就比較關心孟瑤母親的病以及威遠侯孟極何時能抵京的事。
去父皇那里看過輿圖,從京城到遼州城足足有三千里,就算張玠不辭辛苦每日快馬加鞭趕路兩百里,張玠也要四月中旬才到遼州城,兩位統帥正式接后孟極才能回京。
中間慶又去探了一次威遠侯夫人,上次還能說上長長一段話的人,如今卻連說完整的句子都費力了。
慶不忍再去探。
四月二十二的下午,慶從戶部出來準備去兵部逛逛的時候,忽然看見樊鐘陪著一個形高大卻消瘦的布男人疾步走在宮道上,那人五應該是好看的,卻面發黃,上面、下胡子拉碴,離得近了,慶發現這人眼睛都是紅的。
這時,樊鐘開口了,手掌指向宮道一側的小公主,介紹道:“這是慶公主。”
威遠侯孟極匆匆停下腳步,聲音嘶啞地行禮:“臣孟極拜見公主。”
慶驚訝道:“侯爺怎麼回來得這麼快?”
孟極沉默。
樊鐘替他解釋道:“侯爺在各驛站連續換馬,按照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路,殿下若無事,臣陪侯爺先去見皇上了,見完皇上侯爺才好回府。”
慶立即讓他們快去。
兩個武將腳步如飛地繼續往前了。
慶忍不住目送兩人的背影,直到看不見了才往兵部那邊走,可又牽掛著這事,停在兵部外面等著,大概一刻鐘后,宮道上傳來了越來越近的腳步聲,跑著的,每一步都很重,隨即,孟極朝南奔馳的影便在前后兩座署中間未曾遮擋住的宮道上一閃而過。
慶愣愣地站在原地,耳邊響起了父皇的話。
父皇說,騎兵勝在速度,但騎兵急行軍的速度最多也就是一日兩百里,再遠馬跑不了,騎兵的腰也會不了,像跑八百里加急的傳訊兵,時常會出現累傷累死的例子,所幸需要八百里加急的急況并不多。
威遠侯竟然一路跑回來了。
震驚過后,慶希孟瑤的母親會因為與丈夫團聚而有所好轉。
然而才過三天,威遠侯府便傳出了喪訊。
慶跟著貴妃、母妃去威遠侯府祭奠,看見孟瑤跪在靈堂前哭腫眼睛的樣子,慶也哭了。
威遠侯孟極一白,人還是那麼瘦,無論誰來他都只是低頭還禮,直到二妃上前代興武帝出言,孟極才雙膝跪地深深地磕頭。
貴妃讓他免禮。
孟極保持跪姿,抬頭時才看到了紅著眼圈牽著麗妃手的小公主。
想到妻子對小公主的激之言,孟極眼里終于多了一活人才有的,微微朝小公主點點頭。
小公主眼里含著淚,視線模糊,并未瞧見那難以察覺的小作。
.
知悉威遠侯夫人病的員們都明白,孟極這次回京就是奔喪來的,那麼喪事結束,他一個邊將也該回去了。
孟極也不敢因為家事耽誤了國事,妻子下葬三日后,孟極主面圣請歸。
興武帝嘆道:“你走了,家里的孩子們怎麼辦?長川剛二十一,還沒親,他在東營當差早出晚歸,長河在武學讀書倒不需要你心,瑤瑤呢,今年剛十三吧?”
孟極垂著眼道:“不瞞皇上,臣想帶瑤瑤同去遼州,早晚都能陪陪。”
興武帝:“那怎麼行,遼州冬日苦寒,將士們守在那里還行,瑤瑤一個小姑娘哪里得了那份苦,你舍得朕都不舍得。這樣吧,朕早就想跟你做親家了,把瑤瑤許配給二皇子,原想等你明年回京述職瑤瑤也大些的時候再提,現在出了這事,你同意的話,朕現在就賜婚給他們,然后把瑤瑤接進宮里由貴妃養,省得你在外面不放心。”
孟極聞言,跪下道:“皇上隆恩,臣激涕零,只是臣從小被我們慣壞了,從不知溫……”
興武帝笑道:“瑤瑤也是朕看著長大的,朕還不清楚的脾氣?”
說著,他親手扶起孟極,道:“你放心,朕賜婚也都是按照孩子們的子來的,溫容靜,正適合文靜的太子,瑤瑤膽大活潑,也只有能管住沖好武的二皇子,等他們倆親了,朕與貴妃都會站在瑤瑤這邊,不可能讓二皇子欺負了瑤瑤。”
孟極聽懂了,這門婚事本沒有他反對的余地。
“臣替小叩謝皇上厚!”
興武帝攔住他的大禮,拍拍孟極的肩膀道:“孩子們剛剛喪母,你多陪陪他們,過完年再走吧,到時候把長川、長河也帶上,好好教他們本事。”
他是真的賞識孟極,所以愿意結親君臣兩家共富貴,所以讓他把兩個兒子都帶去遼州,以示信重。
第30章
興武帝給二皇子的賜婚旨意下在端午之前, 既然了親家,親家母才去世, 今年端午宮里就沒有宴請群臣,只安排了一場簡單的家宴。
雍王一家三口、永康一家四口以及年方十七就被賜了婚事的二皇子秦炳都進宮了。
離晌午還早,一大家子先來花園賞景。
秦炳夠了嬸母與大姐的調侃,拉著秦仁、慶去了水榭另一頭,小聲賭氣道:“父皇就會點鴛鴦譜,孟瑤兇的,誰娶誰倒霉。”
秦仁有些疑:“你不喜歡孟姑娘?以前進宮,你們倆不是玩得好的?”
秦炳:“那我們也經常吵架啊。”
慶掃眼遠嬸母、大姐姐那邊,問:“父皇賜婚的時候二哥就不高興了,還是因為剛剛王嬸們笑你你才不高興的?”
秦炳愣了愣。
秦仁見了, 明白過來,提醒兄長道:“這就是二哥的不對了,你不高興王嬸們笑你, 那你該直接跟們說, 怎麼能遷怒父皇跟孟姑娘?”
秦炳無法反駁, 又不肯承認自己有錯,手就去秦仁的腦袋:“你懂個屁,居然教起我來了!”
被疼的秦仁趕換了個地方坐。
慶瞪二哥:“三哥明明是好心,二哥再欺負三哥, 我們回去了, 你自己在這邊待著吧。”
秦炳哄妹妹:“我跟他鬧著玩呢。”
慶:“那你說,你到底喜不喜歡孟瑤?”
秦炳了鼻子,小聲哼哼道:“還行吧,只要別兇我,我也不介意娶。”
他本還沒想過親的事, 父皇突然賜婚,孟瑤是個人又長得好看,秦炳其實也沒多抗拒。
慶:“既然二哥并不反對娶孟瑤,那就是你未過門的妻子,二哥怎麼能胡說自己妻子的壞話?萬一這話傳到孟瑤耳中,該多傷心啊,母親剛剛去世,二哥該多對好才是。”
秦炳的腦袋里就冒出了孟瑤穿著孝服搭搭哭的模樣,確實人難的。
“行了行了,以后我再也不說壞話了,別人也不許說,誰敢說我打誰!”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