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不得不頂著眾多臣子的視線,悶悶不樂地走到父皇的坐騎前。
興武帝出左手,攬住兒的腰往上一提,輕輕松松就把兒放到了他前面的馬鞍上。
聽見兒小聲嘀咕的“臭父皇”,興武帝笑笑,兩一夾馬腹,第一個朝遠的草地山巒沖了出去。
第34章
飛鷹峰是西苑諸山中的最高峰, 前朝皇帝們常來此登高,所以早在山上修建了一上、一下兩條能容三人并行的石階路, 兩條山路的山腳都蓋有別院,沿著山路每隔五十丈左右的高度就修有涼亭一座,每隔百丈再多一座可賞景可進食可解手的山間園林。
抵達山腳,眾人下馬后,自有候在此的宮人將一匹匹駿馬牽至馬廄。
辰正時分,山風清涼,興武帝仰頭看看,率先朝石階路走去。
慶一直在父皇邊,這時道:“父皇,你們盡管往山上走, 我跟三哥慢慢來,就不耽誤父皇與諸位大臣登頂了。”
兒太小,老三太廢, 興武帝確實不想因為兄妹倆耽誤了一群人的登山速度, 看看年輕子弟那邊, 興武帝道:“秦炳,你今天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弟弟妹妹,不可丟下他們只管自己登山,不然他們倆若是摔了扭了, 朕罰你天天來此爬石階。”
秦炳都擼起袖子準備往山上沖了, 聞言一臉的不愿:“三弟都大了,還有張肅跟著,他們倆照顧妹妹足夠了,哪還用我幫忙?”
他嫌棄弟弟妹妹是妨礙他登山的累贅,慶同樣不想聽他怨天怨地, 道:“父皇,讓二哥隨你們走吧,不然我怕我們走得太慢,惹煩了二哥,他一發火,再壞了我們悠然登山的心。”
秦炳就覺得妹妹特別懂事。
秦弘剛想提議由他照顧妹妹,興武帝道:“也行,那你們三個慢慢走,我們先上去了。”
秦弘只好憾地看了三弟、妹妹一眼,說實話,與其跟著父皇,他更想落在后頭。
興武帝既照顧了小兒子小兒,也照顧了秦弘等年輕兒郎,讓這群二十左右氣正盛的兒郎們先行,他與大臣們便走邊聊。
石階鋪的山路沿著山勢蜿蜒往上,這三路人的距離也漸漸拉開了。
才爬了七十多層臺階,秦仁就氣吁吁地開始苦,捂著肚子要求坐一會兒。
慶也覺得吃力了,但覺得慢慢爬也是一種休息,既然還能堅持,三哥純粹是又犯了懶病。
“不理他,我們繼續。”慶對落后兩步的張肅道。
張肅可是武課上敢丟下三皇子自己跑的膽大伴讀,再有更需要他保護的小公主在前,他肯定要跟著小公主,而不是陪三皇子一起懶。
秦仁見這一大一小真的不肯歇一歇,撐著膝蓋瞅瞅左右雜草叢生的山林,因為害怕跑出來什麼毒蟲毒蛇咬他,原地打了兩個哆嗦后,秦仁不得不追了上去。
到了第一座涼亭,秦仁趴到長長的人靠上,朝站在外面休息的兩人晃晃手指:“你們走吧,等會兒我原路返回,真的爬不了。”
慶朝張肅手。
亭子里還有兩個伺候的宮人,張肅去取了一碗清水,遞給臉頰通紅的小公主。
慶喝完水,只威脅這一次:“平時三哥懶我不管你,但如果我能登頂的山三哥都做不到,說明三哥真的因為懶太多養廢了,那為了三哥著想,我會勸父皇將你這兩個月休息的日子都改武課,直到你練得強健為止。”
懶不等于弱,慶不想要一個常年習武最終卻手無縛之力的哥哥,又不是天生弱多病的人。
威脅完了,慶繼續帶著張肅往上走。
秦仁痛苦地嘆口氣,爬起來繼續追!
走走停停,到了第三座也就是一百五十丈高的涼亭時,慶看到亭子里除了伺候的宮人,竟然還坐著四人,分別是國公呂祖、左相嚴錫正、吏部尚書楊執敏以及禮部尚書謝訓文,其中只有五十多歲的謝訓文是興武帝登基后重新提拔的前朝有才學卻不被重用的舊臣。
“見過兩位殿下。”
已經休息好一會兒氣息平穩的四人同時走出亭子朝慶兄妹行禮。
小公主著四人免禮,秦仁落在妹妹、張肅七八層臺階之外,一抬頭就被汗水糊了眼睛,本沒看清前面都有誰。
慶太累了,免完禮直接走進亭子,坐在剛剛空著的一側人靠上休息,曾經暗暗決定不讓任何人看見自己不好看的樣子的小公主到底才九歲,這會兒早忘了那些,取出帕子沿著臉龐一圈地著汗,才不在乎旁人怎麼想。
張肅練武出汗的時候慶都沒嫌棄他,如果張肅敢嫌棄出汗的樣子,那慶就不選他當駙馬。
至于那四個大臣……
慶偏頭看去。
祖父輩的呂祖笑容慈:“公主可真厲害,才九歲就能爬這麼高的山了,臣四人都自愧不如啊。”
一書卷氣的楊執敏:“皇上常夸公主聰慧過人,沒想到公主毅力也如此堅定,實在是令臣欽佩。”
腳底板發酸的謝訓文:“在西景門外看到公主時,臣還覺得公主去爬山簡直是兒戲,未料公主馬上就要超過臣等了,可見公主確實是天降神,臣不該以看待普通凡的眼妄議公主。”
雖然認為小公主確實毅力可嘉但也不必嘉到這個地步的嚴錫正:“……”
經常瞪的左相既不說話也不看,呼吸平穩不的小公主直接問道:“嚴相是不贊同國公三人對我的夸贊嗎?”
嚴錫正:“……不,老臣也十分欽佩公主的毅力。”
慶笑了,先請四人落座,再道:“其實我也沒有你們夸得那麼厲害,聽說窮苦百姓家的孩子四五歲時就會跟著爹娘去地里做農活,風吹日曬比爬座山辛苦百倍,我若因為爬山賞景而苦,與‘何不食糜’又有何異?”
親眼見過農家孩子下地干活的呂祖、楊執敏互視一眼,都很認可小公主的話。
謝訓文更驚訝于小公主能有這番見解。
嚴錫正掃眼背靠亭柱兀自氣的三皇子,深深地看了一眼小公主的擺。
歇了一刻鐘左右,慶準備出發了,邀請四人同行。
嚴錫正帶頭應下。
他是想看看,小公主真是完全自己爬上來的,還是有讓張肅幫忙,然而距離山頂的這最后五十丈,小公主不但沒讓張肅扶著抱著,竟然越走越快,當山頂涼亭中的興武帝等人闖視野時,小公主更是興地跑了起來。
興武帝可沒看嚴錫正幾人,見他的小公主這麼快就上來了,興武帝笑著走出涼亭朝這邊迎來,再一把舉起臉蛋紅撲撲的兒高高轉了一圈:“行啊,朕的麟兒才九歲,竟然比戰功赫赫的呂國公都先上來!”
小公主正是累到極點的時候,被父皇舉起來后就閉上了眼睛,等父皇停下來將抱穩,慶睜開眼睛,看到的就是山北一側的黃河之水,如一條黃龍如遠穿山繞嶺而來,水勢浩奔騰不息。
第一次站到這麼高的地方,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山河之景,小公主都忘了眨下眼睛。
興武帝見兒看得癡,抱著兒走到山崖之前,指著黃河水道:“輿圖上細細的一條線,其實便有這麼寬,而這里還不是黃河最寬的地方。”
慶點點頭。
興武帝指向黃河對岸:“北面便是晉州,晉州往西以北向的黃河為界,便是涼州。”
慶記得書房里掛的那幅輿圖,記得黃河確實在涼州與晉州中間拐了幾個彎,可是輿圖上一目了然的大州大河,此時看起來卻太遠太遠,本不到晉州旁邊的那個黃河大拐角。
“父皇,你什麼時候帶我們去涼州看看?還有晉州、冀州、遼州、青州,南邊的揚州、福州、贛州、州、荊州、黔州、云州、益州,我都想去。”
此時,嚴錫正、呂祖等文武大臣都圍站在了帝后,反倒是秦弘、秦炳、秦仁以及張恒等年輕子弟們敬重長輩,在后面又稀稀散散地圍了半圈。
隨著小公主練無比地報完大齊京師外的這一圈州地,有的臣子用笑容與眼神夸贊小公主的聰慧擅記,有的臣子垂著視線不知在思索什麼。
興武帝被兒的話引出了一腔豪,思索片刻道:“好,等朕巡視天下了,帶麟兒同去!”
.
父倆在山頂黏糊了一會兒,下山時,慶依然讓父皇等人走在前頭,與張肅帶著三哥落后慢行。
往上走的時候慶很累,但咬咬牙也堅持了下來,如今往下走,慶發現的兩條都在抖,已經不是靠毅力就能堅持的事了。
走在前面的三哥邊走邊抱怨抖難,無需慶再問,慶就看向走在右前方的張肅:“你的抖嗎?”
張肅搖頭,關心道:“殿下覺如何?”
慶站定,苦著臉道:“抖,還很不舒服,你背我。”
張肅立即蹲在了小公主前方。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慶不得不頂著眾多臣子的視線,悶悶不樂地走到父皇的坐騎前。
興武帝出左手,攬住兒的腰往上一提,輕輕松松就把兒放到了他前面的馬鞍上。
聽見兒小聲嘀咕的“臭父皇”,興武帝笑笑,兩一夾馬腹,第一個朝遠的草地山巒沖了出去。
第34章
飛鷹峰是西苑諸山中的最高峰, 前朝皇帝們常來此登高,所以早在山上修建了一上、一下兩條能容三人并行的石階路, 兩條山路的山腳都蓋有別院,沿著山路每隔五十丈左右的高度就修有涼亭一座,每隔百丈再多一座可賞景可進食可解手的山間園林。
抵達山腳,眾人下馬后,自有候在此的宮人將一匹匹駿馬牽至馬廄。
辰正時分,山風清涼,興武帝仰頭看看,率先朝石階路走去。
慶一直在父皇邊,這時道:“父皇,你們盡管往山上走, 我跟三哥慢慢來,就不耽誤父皇與諸位大臣登頂了。”
兒太小,老三太廢, 興武帝確實不想因為兄妹倆耽誤了一群人的登山速度, 看看年輕子弟那邊, 興武帝道:“秦炳,你今天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弟弟妹妹,不可丟下他們只管自己登山,不然他們倆若是摔了扭了, 朕罰你天天來此爬石階。”
秦炳都擼起袖子準備往山上沖了, 聞言一臉的不愿:“三弟都大了,還有張肅跟著,他們倆照顧妹妹足夠了,哪還用我幫忙?”
他嫌棄弟弟妹妹是妨礙他登山的累贅,慶同樣不想聽他怨天怨地, 道:“父皇,讓二哥隨你們走吧,不然我怕我們走得太慢,惹煩了二哥,他一發火,再壞了我們悠然登山的心。”
秦炳就覺得妹妹特別懂事。
秦弘剛想提議由他照顧妹妹,興武帝道:“也行,那你們三個慢慢走,我們先上去了。”
秦弘只好憾地看了三弟、妹妹一眼,說實話,與其跟著父皇,他更想落在后頭。
興武帝既照顧了小兒子小兒,也照顧了秦弘等年輕兒郎,讓這群二十左右氣正盛的兒郎們先行,他與大臣們便走邊聊。
石階鋪的山路沿著山勢蜿蜒往上,這三路人的距離也漸漸拉開了。
才爬了七十多層臺階,秦仁就氣吁吁地開始苦,捂著肚子要求坐一會兒。
慶也覺得吃力了,但覺得慢慢爬也是一種休息,既然還能堅持,三哥純粹是又犯了懶病。
“不理他,我們繼續。”慶對落后兩步的張肅道。
張肅可是武課上敢丟下三皇子自己跑的膽大伴讀,再有更需要他保護的小公主在前,他肯定要跟著小公主,而不是陪三皇子一起懶。
秦仁見這一大一小真的不肯歇一歇,撐著膝蓋瞅瞅左右雜草叢生的山林,因為害怕跑出來什麼毒蟲毒蛇咬他,原地打了兩個哆嗦后,秦仁不得不追了上去。
到了第一座涼亭,秦仁趴到長長的人靠上,朝站在外面休息的兩人晃晃手指:“你們走吧,等會兒我原路返回,真的爬不了。”
慶朝張肅手。
亭子里還有兩個伺候的宮人,張肅去取了一碗清水,遞給臉頰通紅的小公主。
慶喝完水,只威脅這一次:“平時三哥懶我不管你,但如果我能登頂的山三哥都做不到,說明三哥真的因為懶太多養廢了,那為了三哥著想,我會勸父皇將你這兩個月休息的日子都改武課,直到你練得強健為止。”
懶不等于弱,慶不想要一個常年習武最終卻手無縛之力的哥哥,又不是天生弱多病的人。
威脅完了,慶繼續帶著張肅往上走。
秦仁痛苦地嘆口氣,爬起來繼續追!
走走停停,到了第三座也就是一百五十丈高的涼亭時,慶看到亭子里除了伺候的宮人,竟然還坐著四人,分別是國公呂祖、左相嚴錫正、吏部尚書楊執敏以及禮部尚書謝訓文,其中只有五十多歲的謝訓文是興武帝登基后重新提拔的前朝有才學卻不被重用的舊臣。
“見過兩位殿下。”
已經休息好一會兒氣息平穩的四人同時走出亭子朝慶兄妹行禮。
小公主著四人免禮,秦仁落在妹妹、張肅七八層臺階之外,一抬頭就被汗水糊了眼睛,本沒看清前面都有誰。
慶太累了,免完禮直接走進亭子,坐在剛剛空著的一側人靠上休息,曾經暗暗決定不讓任何人看見自己不好看的樣子的小公主到底才九歲,這會兒早忘了那些,取出帕子沿著臉龐一圈地著汗,才不在乎旁人怎麼想。
張肅練武出汗的時候慶都沒嫌棄他,如果張肅敢嫌棄出汗的樣子,那慶就不選他當駙馬。
至于那四個大臣……
慶偏頭看去。
祖父輩的呂祖笑容慈:“公主可真厲害,才九歲就能爬這麼高的山了,臣四人都自愧不如啊。”
一書卷氣的楊執敏:“皇上常夸公主聰慧過人,沒想到公主毅力也如此堅定,實在是令臣欽佩。”
腳底板發酸的謝訓文:“在西景門外看到公主時,臣還覺得公主去爬山簡直是兒戲,未料公主馬上就要超過臣等了,可見公主確實是天降神,臣不該以看待普通凡的眼妄議公主。”
雖然認為小公主確實毅力可嘉但也不必嘉到這個地步的嚴錫正:“……”
經常瞪的左相既不說話也不看,呼吸平穩不的小公主直接問道:“嚴相是不贊同國公三人對我的夸贊嗎?”
嚴錫正:“……不,老臣也十分欽佩公主的毅力。”
慶笑了,先請四人落座,再道:“其實我也沒有你們夸得那麼厲害,聽說窮苦百姓家的孩子四五歲時就會跟著爹娘去地里做農活,風吹日曬比爬座山辛苦百倍,我若因為爬山賞景而苦,與‘何不食糜’又有何異?”
親眼見過農家孩子下地干活的呂祖、楊執敏互視一眼,都很認可小公主的話。
謝訓文更驚訝于小公主能有這番見解。
嚴錫正掃眼背靠亭柱兀自氣的三皇子,深深地看了一眼小公主的擺。
歇了一刻鐘左右,慶準備出發了,邀請四人同行。
嚴錫正帶頭應下。
他是想看看,小公主真是完全自己爬上來的,還是有讓張肅幫忙,然而距離山頂的這最后五十丈,小公主不但沒讓張肅扶著抱著,竟然越走越快,當山頂涼亭中的興武帝等人闖視野時,小公主更是興地跑了起來。
興武帝可沒看嚴錫正幾人,見他的小公主這麼快就上來了,興武帝笑著走出涼亭朝這邊迎來,再一把舉起臉蛋紅撲撲的兒高高轉了一圈:“行啊,朕的麟兒才九歲,竟然比戰功赫赫的呂國公都先上來!”
小公主正是累到極點的時候,被父皇舉起來后就閉上了眼睛,等父皇停下來將抱穩,慶睜開眼睛,看到的就是山北一側的黃河之水,如一條黃龍如遠穿山繞嶺而來,水勢浩奔騰不息。
第一次站到這麼高的地方,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山河之景,小公主都忘了眨下眼睛。
興武帝見兒看得癡,抱著兒走到山崖之前,指著黃河水道:“輿圖上細細的一條線,其實便有這麼寬,而這里還不是黃河最寬的地方。”
慶點點頭。
興武帝指向黃河對岸:“北面便是晉州,晉州往西以北向的黃河為界,便是涼州。”
慶記得書房里掛的那幅輿圖,記得黃河確實在涼州與晉州中間拐了幾個彎,可是輿圖上一目了然的大州大河,此時看起來卻太遠太遠,本不到晉州旁邊的那個黃河大拐角。
“父皇,你什麼時候帶我們去涼州看看?還有晉州、冀州、遼州、青州,南邊的揚州、福州、贛州、州、荊州、黔州、云州、益州,我都想去。”
此時,嚴錫正、呂祖等文武大臣都圍站在了帝后,反倒是秦弘、秦炳、秦仁以及張恒等年輕子弟們敬重長輩,在后面又稀稀散散地圍了半圈。
隨著小公主練無比地報完大齊京師外的這一圈州地,有的臣子用笑容與眼神夸贊小公主的聰慧擅記,有的臣子垂著視線不知在思索什麼。
興武帝被兒的話引出了一腔豪,思索片刻道:“好,等朕巡視天下了,帶麟兒同去!”
.
父倆在山頂黏糊了一會兒,下山時,慶依然讓父皇等人走在前頭,與張肅帶著三哥落后慢行。
往上走的時候慶很累,但咬咬牙也堅持了下來,如今往下走,慶發現的兩條都在抖,已經不是靠毅力就能堅持的事了。
走在前面的三哥邊走邊抱怨抖難,無需慶再問,慶就看向走在右前方的張肅:“你的抖嗎?”
張肅搖頭,關心道:“殿下覺如何?”
慶站定,苦著臉道:“抖,還很不舒服,你背我。”
張肅立即蹲在了小公主前方。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