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沒完沒了 可不能被腌臜地兒給髒了……
二十九章
了解了陳太後同陳家李家的過往, 崔蘭愔就知道陳太後是想大張旗鼓地退嫁妝,好讓應城人都知道和陳家就此斷親,兩邊會老死不相往來。
崔蘭愔有了計較, 出門的時候將不言不語都帶上了。
艾葉和桑枝經的事, 大場合上欠缺些,今日要擺足了淩人威勢,所以還是侍們跟著更合適,崔蘭愔就沒兩人跟著。
姚家遷居宴後,白麟四個另挑了護衛跟著衛王出門,他們分頭忙起了別的差事。
他們另挑的人和王府巡視守門的護衛又不是一撥兒,昨日在福寧宮看到那兩個臉生的跟著衛王的護衛,崔蘭愔才發現這點。
問了青麟, 青麟告訴, 這些都是原來行宮時就隨侍衛王的,按青、白、赤、玄分了四隊麟衛,他們四個麟一人帶一隊。
崔蘭愔懂了, 四個麟帶的這些護衛才是衛王信任的自己人。
聽說崔蘭愔這趟要擺排場, 四個麟都很大方,一隊給出了兩人, 赤麟更是給派了兩個護衛。
前頭是十六個王府親兵開道, 中間是三百六十位王府儀衛,八個麟衛在後, 不言不語隨行在側,崔蘭愔侍奉衛王坐上四馬象輅車,擺足了排場浩浩往宮門去了。
到的時候,齊安已在宮門外等著了,後排開了二十幾輛馬車, 引得守門的宮衛們不住抻頭看著。
等看到衛王府這麽一大隊人馬,饒是宮門重地不得閑話作,那些宮門衛都忍不住指點議論起來。
也不怪那些,就是齊安這樣見過多大陣仗的都被這一長溜的隊列驚呆了。
衛王來應城後,無論往宮裏還是兵部都是輕車簡從,從未擺過親王儀仗。
衛王能跟著去已是意外之喜了,哪還敢指他別的,所以雖知道擺足了儀仗車馬去以勢人最解氣,陳太後和齊安幾個也沒提這事兒。
昨日在福寧宮午膳的時候,齊安就看出衛王能聽得進崔蘭愔的話,不用說,眼前的形也是崔蘭愔說的了。
二小姐是個知好的,太後沒白擡舉,也不枉他在庫裏頭翻騰找合用的料子和首飾了。
齊安心裏念不已,他過來給車裏的衛王先見了禮,見崔蘭愔要下來,他連忙阻止了,“哪用二小姐下來。”將手裏的冊子遞過來,“這是嫁妝單子,二小姐過下目。”
陳太後做為國公府嫡,又是嫁去做皇後的,定國公府那會兒正是最顯赫的時候,當年大婚時那一百二十擡嫁妝風擡宮裏的形,至今還有老人記得。
可事實呢,崔蘭愔大略翻了下,若不是有箱底的兩萬兩銀票,這一百二十八擡的嫁妝數量是足夠多,卻……
一頓在那裏,齊安就知道為的什麽:“那會兒餘老安人已去五載了,家裏是太後兄嫂當家,祝夫人說陳太後是嫁進宮去,原先準備的好些都不好帶進宮裏,做主將餘老安人打太後出生起給備的嫁妝換了不。至于那兩萬兩的銀票,那會兒公卿世家的嫡出小姐出嫁要是了兩萬兩的箱銀子就是笑話了。”
崔蘭愔皺眉,堂堂定國公夫人的做派怎跟小門小戶的婦人似的?
“祝夫人娘家門第不顯,當年為著太後兄長執意要娶,陳家狠鬧了一陣子。”齊安笑著又補了一句,“現在的定國公夫人也姓祝,是上一位祝夫人的娘家侄。”
人間的門道還是侍更懂,白麟就想不到說這些。
崔蘭愔看嫁妝單子裏穿用了或是損毀了的,也都只多不折了相應的件或是銀子補了進去,只這些加起來陳太後就虧了不。
收起嫁妝單子,過不語,讓他去點了二百五十六名儀衛去擡嫁妝。
見儀衛們兩人一擡地將車裏裝得好好的嫁妝往外擡,齊安不解其意:“二小姐這是要?”
崔蘭愔笑得有些不懷好意:“你看,咱得讓人瞧見太後的嫁妝只多不退幹淨了不是,裝在車裏哪瞧得清,萬一後頭再傳出什麽說法,太後還能和人當面對質不。
所以,這嫁妝咱就要明明白白地一擡一擡過去,讓路過的人都有個數,只有陳家欠太後的,沒有太後對不起陳家,覺著是不是這個理?”
齊安喜得手直,要不是宮門口不好失儀,他真想使勁兒拍幾下大。
“好!好!還是二小姐想的周全。”
崔蘭愔要做的可不止這點兒,喊來不語,拿出嫁妝單子指給他說:“你教儀衛們記好了自己那擡裏裝的是什麽,等會兒路上讓他們按著著次序一擡擡地報嫁妝單子,尤其是標出來補缺的,當年是什麽嫁妝,現補上的是什麽,多補了多,一都不能了,懂了麽?”
不言壞笑著點頭,“二小姐放心,我保準讓儀衛們記準了,揚高了嗓門往外報。”
還可以這樣?齊安自覺自己手段夠多,這會兒卻甘敗下風。
他原還想著在車裏跟著去,崔蘭愔應付不來的時候,他出來指點一下,現在哪還用了,他笑得臉上褶子開花了一樣,“那就都給二小姐了。”目送著浩浩的送嫁妝隊伍走了,他邁著細碎的快步回福寧宮跟陳太後學去了。
定國公府裏,定國公陳晏、定國公夫人祝氏、定國公世子陳淩在正房堂間裏說話。
陳晏對陳淩說道:“等休沐的時候你同尚氏一起帶著鴻哥兒往福寧宮去看太後吧。”
祝氏忍不住抱怨道:“上回我帶著尚氏往福寧宮請見,人都在宮門口了,太後也真能狠下心來,打發個小侍當著那麽些宮衛就說不見,真是丟了好大個臉,”
陳晏沉了臉:“我早說了太後不會見你,若不是你去煩那一回,何至于到現在都見不到太後。”
祝氏不樂意了:“我就不知道太後怎就不得意我了,都說長嫂如母,就瞧姑母的面上,太後也不該這樣對我。”
陳晏不想理,仍是問著陳淩:“五城兵馬司那邊還沒查出來麽?”
提到這個陳淩就覺著窩火:“那幫子最是踩高捧低的,先還查堵了幾日,這陣子卻是見到咱府裏的就躲,昨兒使了銀子才得了一點口風,說是有得罪不起的人給下去了,讓咱們別問了,就問出是誰咱也得憋著,何必呢。”
陳晏眼神暗下來:“要是太後肯顧著咱們,李家都要待咱們客氣些,何至于被這樣欺到頭上。”
陳淩不由問:“我還尋思是李家指使的。”
陳晏搖頭,“李家自詡清貴,豈會做出找閑幫當街罵人的事,該是以前咱們得罪的人家。”
陳家得罪過的人家可多了,陳淩只能先放下。
“爹,衛王為護著崔氏得罪了端王康王,太後非但沒避嫌,昨兒還由著那崔氏出福寧宮,昨兒下午齊安親自跟車往衛王府給那崔氏送了好些東西,太後這樣做法,待將來端王上來……咱們別被牽連了才好。”
“皇家的人就沒有傻的,衛王既然敢那樣行事必是有所依仗,我猜陛下將來會留話保他,如此只要不是造反的事,將來端王未必能拿衛王如何。不過待你去了福寧宮,還是勸勸太後,讓別摻和這些事了。”
“我省得……”
兩人的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跟著尚氏不等丫鬟回稟就闖了進來,焦急道:“父親,母親,世子爺,前頭門房來回,衛王的車駕來了大門外,說是來退咱家太後的嫁妝。”
“怎麽會?”陳晏父子猛地站起來。
祝氏住尚氏厲聲喝斥道:“瞧你急赤白臉地像什麽樣子,先說說外面是怎麽個形。”
尚氏也沒見到啊,只重複著傳話婆子的話:“衛王府的儀衛們擡了太後的一百二十八擡嫁妝過來……”
陳晏父子意識到不好,哪還管祝氏,一前一後沖了出去。
祝氏也顧不得再問,讓尚氏扶著,深一腳淺一腳地跟著去了。
待出了府門,看到綿延出巷子外本不到頭的一擡擡嫁妝,陳晏父子眼前陣陣發黑。
偏門房還跟父子兩個學:“國公爺,世子爺,這可怎麽好,巷子外都是跟來瞧熱鬧的,都在議論說衛王府的儀衛們是一路高聲報著嫁妝單過來的,連用損掉的是哪些,現用哪些補的都是詳詳細細的,人都說咱家太後的嫁妝除了那兩萬兩銀子是實打實的,剩下多半都是……充數的。”
想到當年母親的做法,原以為永遠不會被人所知,卻不想在今天直接給世人看了個底兒朝天,陳晏恨不能找個地鑽了。
躲是躲不了的,就見百十位儀衛擺起全副儀仗開道,衛王的象輅車緩緩停到了府門前。
陳晏父子起頭皮上前見禮:“下臣恭迎王爺。”
眼角瞄到兩位護衛上前將車門打開,卻不見有人下車。
“無親無故也沒什麽的,王爺就不下車了,府上趕使人來接了嫁妝,王爺還要趕回去歇著。”竟是一子在說話,陳晏父子愕然擡頭,只見象輅車裏坐著一男一兩人。
因著車廂幽深又有子擋著,所以只能瞧見裏頭有位男子盤靠坐著,應城人都知道,衛王只要不打磕睡就在打坐,所以那是衛王無疑了。
外側的子戴著帷帽,因著那管聽悅耳的聲音,該是位年輕未婚的姑娘。
聯系起這兩日的事,陳晏父子倆都猜到了,是那位崔氏。
車裏還坐著衛王,父子倆只能忍一時之氣,好聲分說道:“好好的太後老人家怎會要退嫁妝,是哪裏誤會了?”
“能有什麽誤會。”仍舊是那崔氏在說:“太後老人家只是不想再被污糟的人事惡心著了,陳家著吃喝這麽些年也夠了,該有個了斷了。”
也不給陳晏父子分辯的機會,指使站左右的侍道,“給嫁妝單子從頭好生報一遍吧,讓世人都聽聽陳家是怎樣厚嫁太後老人家的,真的是公卿貴裏的頭一份兒了,應該是後無來者了。”
隨著那侍一擺手,那些儀衛開始一擡擡報起嫁妝,聽著幾件冬就算一擡嫁妝時,陳府裏的下人都議論起來。
等陳淩接了嫁妝單子,那子卻還有更刁鑽的,就聽脆聲道:“不言,王爺的車駕何等尊貴,可不能被腌臜地兒給髒了,快仔細了。”
那倆侍趕忙應了,還真掏出布巾圍著車將起來。
陳晏父子和躲在門後的祝氏婆媳只覺無地自容,陳淩氣怒地要上前理論,卻見裏面打坐的衛王似往車壁彈了一記,車駕旁的侍衛們也不知怎麽作的,一陣罡風襲來,陳淩倒退了數步才站穩了。
他驚惶之下再不敢作了。
那子先往車裏笑說道:“哪還用表叔,說好了都侄來,您只管安坐就好。”
等轉過臉來語氣又是另一樣了,“陳世子的記好似不大好,按理被人堵著罵了一回該長記了,怎還這般不自量力。”
陳晏父子面巨變:“是你們!”
“是呀!”語氣和婉,作卻全不是那回事,五指按下時帶著殺氣,“記住了,再不要往太後老人家那裏邁一步了,不然可就不止如此了。”
陳晏也是五十大幾的年歲了,竟于大庭廣衆之下被年輕子言語輕慢地辱,這一下急火攻心之下就來了暈眩,要陳淩扶著才勉強站住了。
而這還沒完,待象輅車要離開時,那子又笑來了句:“娶婦不賢壞三代,陳家有兩代的祝夫人,哎呀呀,那得是多代呀,什麽時候能熬出頭呢!”
第29章 沒完沒了 可不能被腌臜地兒給髒了……
二十九章
了解了陳太後同陳家李家的過往, 崔蘭愔就知道陳太後是想大張旗鼓地退嫁妝,好讓應城人都知道和陳家就此斷親,兩邊會老死不相往來。
崔蘭愔有了計較, 出門的時候將不言不語都帶上了。
艾葉和桑枝經的事, 大場合上欠缺些,今日要擺足了淩人威勢,所以還是侍們跟著更合適,崔蘭愔就沒兩人跟著。
姚家遷居宴後,白麟四個另挑了護衛跟著衛王出門,他們分頭忙起了別的差事。
他們另挑的人和王府巡視守門的護衛又不是一撥兒,昨日在福寧宮看到那兩個臉生的跟著衛王的護衛,崔蘭愔才發現這點。
問了青麟, 青麟告訴, 這些都是原來行宮時就隨侍衛王的,按青、白、赤、玄分了四隊麟衛,他們四個麟一人帶一隊。
崔蘭愔懂了, 四個麟帶的這些護衛才是衛王信任的自己人。
聽說崔蘭愔這趟要擺排場, 四個麟都很大方,一隊給出了兩人, 赤麟更是給派了兩個護衛。
前頭是十六個王府親兵開道, 中間是三百六十位王府儀衛,八個麟衛在後, 不言不語隨行在側,崔蘭愔侍奉衛王坐上四馬象輅車,擺足了排場浩浩往宮門去了。
到的時候,齊安已在宮門外等著了,後排開了二十幾輛馬車, 引得守門的宮衛們不住抻頭看著。
等看到衛王府這麽一大隊人馬,饒是宮門重地不得閑話作,那些宮門衛都忍不住指點議論起來。
也不怪那些,就是齊安這樣見過多大陣仗的都被這一長溜的隊列驚呆了。
衛王來應城後,無論往宮裏還是兵部都是輕車簡從,從未擺過親王儀仗。
衛王能跟著去已是意外之喜了,哪還敢指他別的,所以雖知道擺足了儀仗車馬去以勢人最解氣,陳太後和齊安幾個也沒提這事兒。
昨日在福寧宮午膳的時候,齊安就看出衛王能聽得進崔蘭愔的話,不用說,眼前的形也是崔蘭愔說的了。
二小姐是個知好的,太後沒白擡舉,也不枉他在庫裏頭翻騰找合用的料子和首飾了。
齊安心裏念不已,他過來給車裏的衛王先見了禮,見崔蘭愔要下來,他連忙阻止了,“哪用二小姐下來。”將手裏的冊子遞過來,“這是嫁妝單子,二小姐過下目。”
陳太後做為國公府嫡,又是嫁去做皇後的,定國公府那會兒正是最顯赫的時候,當年大婚時那一百二十擡嫁妝風擡宮裏的形,至今還有老人記得。
可事實呢,崔蘭愔大略翻了下,若不是有箱底的兩萬兩銀票,這一百二十八擡的嫁妝數量是足夠多,卻……
一頓在那裏,齊安就知道為的什麽:“那會兒餘老安人已去五載了,家裏是太後兄嫂當家,祝夫人說陳太後是嫁進宮去,原先準備的好些都不好帶進宮裏,做主將餘老安人打太後出生起給備的嫁妝換了不。至于那兩萬兩的銀票,那會兒公卿世家的嫡出小姐出嫁要是了兩萬兩的箱銀子就是笑話了。”
崔蘭愔皺眉,堂堂定國公夫人的做派怎跟小門小戶的婦人似的?
“祝夫人娘家門第不顯,當年為著太後兄長執意要娶,陳家狠鬧了一陣子。”齊安笑著又補了一句,“現在的定國公夫人也姓祝,是上一位祝夫人的娘家侄。”
人間的門道還是侍更懂,白麟就想不到說這些。
崔蘭愔看嫁妝單子裏穿用了或是損毀了的,也都只多不折了相應的件或是銀子補了進去,只這些加起來陳太後就虧了不。
收起嫁妝單子,過不語,讓他去點了二百五十六名儀衛去擡嫁妝。
見儀衛們兩人一擡地將車裏裝得好好的嫁妝往外擡,齊安不解其意:“二小姐這是要?”
崔蘭愔笑得有些不懷好意:“你看,咱得讓人瞧見太後的嫁妝只多不退幹淨了不是,裝在車裏哪瞧得清,萬一後頭再傳出什麽說法,太後還能和人當面對質不。
所以,這嫁妝咱就要明明白白地一擡一擡過去,讓路過的人都有個數,只有陳家欠太後的,沒有太後對不起陳家,覺著是不是這個理?”
齊安喜得手直,要不是宮門口不好失儀,他真想使勁兒拍幾下大。
“好!好!還是二小姐想的周全。”
崔蘭愔要做的可不止這點兒,喊來不語,拿出嫁妝單子指給他說:“你教儀衛們記好了自己那擡裏裝的是什麽,等會兒路上讓他們按著著次序一擡擡地報嫁妝單子,尤其是標出來補缺的,當年是什麽嫁妝,現補上的是什麽,多補了多,一都不能了,懂了麽?”
不言壞笑著點頭,“二小姐放心,我保準讓儀衛們記準了,揚高了嗓門往外報。”
還可以這樣?齊安自覺自己手段夠多,這會兒卻甘敗下風。
他原還想著在車裏跟著去,崔蘭愔應付不來的時候,他出來指點一下,現在哪還用了,他笑得臉上褶子開花了一樣,“那就都給二小姐了。”目送著浩浩的送嫁妝隊伍走了,他邁著細碎的快步回福寧宮跟陳太後學去了。
定國公府裏,定國公陳晏、定國公夫人祝氏、定國公世子陳淩在正房堂間裏說話。
陳晏對陳淩說道:“等休沐的時候你同尚氏一起帶著鴻哥兒往福寧宮去看太後吧。”
祝氏忍不住抱怨道:“上回我帶著尚氏往福寧宮請見,人都在宮門口了,太後也真能狠下心來,打發個小侍當著那麽些宮衛就說不見,真是丟了好大個臉,”
陳晏沉了臉:“我早說了太後不會見你,若不是你去煩那一回,何至于到現在都見不到太後。”
祝氏不樂意了:“我就不知道太後怎就不得意我了,都說長嫂如母,就瞧姑母的面上,太後也不該這樣對我。”
陳晏不想理,仍是問著陳淩:“五城兵馬司那邊還沒查出來麽?”
提到這個陳淩就覺著窩火:“那幫子最是踩高捧低的,先還查堵了幾日,這陣子卻是見到咱府裏的就躲,昨兒使了銀子才得了一點口風,說是有得罪不起的人給下去了,讓咱們別問了,就問出是誰咱也得憋著,何必呢。”
陳晏眼神暗下來:“要是太後肯顧著咱們,李家都要待咱們客氣些,何至于被這樣欺到頭上。”
陳淩不由問:“我還尋思是李家指使的。”
陳晏搖頭,“李家自詡清貴,豈會做出找閑幫當街罵人的事,該是以前咱們得罪的人家。”
陳家得罪過的人家可多了,陳淩只能先放下。
“爹,衛王為護著崔氏得罪了端王康王,太後非但沒避嫌,昨兒還由著那崔氏出福寧宮,昨兒下午齊安親自跟車往衛王府給那崔氏送了好些東西,太後這樣做法,待將來端王上來……咱們別被牽連了才好。”
“皇家的人就沒有傻的,衛王既然敢那樣行事必是有所依仗,我猜陛下將來會留話保他,如此只要不是造反的事,將來端王未必能拿衛王如何。不過待你去了福寧宮,還是勸勸太後,讓別摻和這些事了。”
“我省得……”
兩人的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跟著尚氏不等丫鬟回稟就闖了進來,焦急道:“父親,母親,世子爺,前頭門房來回,衛王的車駕來了大門外,說是來退咱家太後的嫁妝。”
“怎麽會?”陳晏父子猛地站起來。
祝氏住尚氏厲聲喝斥道:“瞧你急赤白臉地像什麽樣子,先說說外面是怎麽個形。”
尚氏也沒見到啊,只重複著傳話婆子的話:“衛王府的儀衛們擡了太後的一百二十八擡嫁妝過來……”
陳晏父子意識到不好,哪還管祝氏,一前一後沖了出去。
祝氏也顧不得再問,讓尚氏扶著,深一腳淺一腳地跟著去了。
待出了府門,看到綿延出巷子外本不到頭的一擡擡嫁妝,陳晏父子眼前陣陣發黑。
偏門房還跟父子兩個學:“國公爺,世子爺,這可怎麽好,巷子外都是跟來瞧熱鬧的,都在議論說衛王府的儀衛們是一路高聲報著嫁妝單過來的,連用損掉的是哪些,現用哪些補的都是詳詳細細的,人都說咱家太後的嫁妝除了那兩萬兩銀子是實打實的,剩下多半都是……充數的。”
想到當年母親的做法,原以為永遠不會被人所知,卻不想在今天直接給世人看了個底兒朝天,陳晏恨不能找個地鑽了。
躲是躲不了的,就見百十位儀衛擺起全副儀仗開道,衛王的象輅車緩緩停到了府門前。
陳晏父子起頭皮上前見禮:“下臣恭迎王爺。”
眼角瞄到兩位護衛上前將車門打開,卻不見有人下車。
“無親無故也沒什麽的,王爺就不下車了,府上趕使人來接了嫁妝,王爺還要趕回去歇著。”竟是一子在說話,陳晏父子愕然擡頭,只見象輅車裏坐著一男一兩人。
因著車廂幽深又有子擋著,所以只能瞧見裏頭有位男子盤靠坐著,應城人都知道,衛王只要不打磕睡就在打坐,所以那是衛王無疑了。
外側的子戴著帷帽,因著那管聽悅耳的聲音,該是位年輕未婚的姑娘。
聯系起這兩日的事,陳晏父子倆都猜到了,是那位崔氏。
車裏還坐著衛王,父子倆只能忍一時之氣,好聲分說道:“好好的太後老人家怎會要退嫁妝,是哪裏誤會了?”
“能有什麽誤會。”仍舊是那崔氏在說:“太後老人家只是不想再被污糟的人事惡心著了,陳家著吃喝這麽些年也夠了,該有個了斷了。”
也不給陳晏父子分辯的機會,指使站左右的侍道,“給嫁妝單子從頭好生報一遍吧,讓世人都聽聽陳家是怎樣厚嫁太後老人家的,真的是公卿貴裏的頭一份兒了,應該是後無來者了。”
隨著那侍一擺手,那些儀衛開始一擡擡報起嫁妝,聽著幾件冬就算一擡嫁妝時,陳府裏的下人都議論起來。
等陳淩接了嫁妝單子,那子卻還有更刁鑽的,就聽脆聲道:“不言,王爺的車駕何等尊貴,可不能被腌臜地兒給髒了,快仔細了。”
那倆侍趕忙應了,還真掏出布巾圍著車將起來。
陳晏父子和躲在門後的祝氏婆媳只覺無地自容,陳淩氣怒地要上前理論,卻見裏面打坐的衛王似往車壁彈了一記,車駕旁的侍衛們也不知怎麽作的,一陣罡風襲來,陳淩倒退了數步才站穩了。
他驚惶之下再不敢作了。
那子先往車裏笑說道:“哪還用表叔,說好了都侄來,您只管安坐就好。”
等轉過臉來語氣又是另一樣了,“陳世子的記好似不大好,按理被人堵著罵了一回該長記了,怎還這般不自量力。”
陳晏父子面巨變:“是你們!”
“是呀!”語氣和婉,作卻全不是那回事,五指按下時帶著殺氣,“記住了,再不要往太後老人家那裏邁一步了,不然可就不止如此了。”
陳晏也是五十大幾的年歲了,竟于大庭廣衆之下被年輕子言語輕慢地辱,這一下急火攻心之下就來了暈眩,要陳淩扶著才勉強站住了。
而這還沒完,待象輅車要離開時,那子又笑來了句:“娶婦不賢壞三代,陳家有兩代的祝夫人,哎呀呀,那得是多代呀,什麽時候能熬出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