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1卷 第44章 莫不是貪玩,跑到哪里去了

劉湘君的生辰,不大大辦,只在府里擺了幾桌,請的也都是自家人。

崔老夫人自然是坐了上首,吳大良一家子,被客客氣氣地請了過來,坐在崔老夫人的下手邊。

吳寶那雙小眼睛,自打進了這宴息廳,就沒從崔寶珠上挪開過。

崔寶珠今日穿了一件纏枝葡萄紋樣的遍地金褙子,里頭是月白的綾羅中子是石榴紅的馬面,瞧著喜慶也大方。

臉上薄施脂,更顯得瑩白,眉眼如畫。

劉湘君今日是壽星,一玫瑰紫的妝花褙子,頭戴赤金點翠壽字簪,臉上掛著得又溫婉的笑容,周旋于賓客之間,游刃有余。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劉湘君親自端起酒杯,盈盈起,臉上笑意更濃。

“母親,舅老爺,舅母,還有各位親朋,”的聲音清脆悅耳,“今日是媳婦的賤辰,勞煩各位百忙之中賞前來,媳婦心中激不盡。”

“媳婦不才,先敬各位一杯,聊表謝意。”

說著,便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眾人也都紛紛舉杯回應,席間響起一片道賀的吉祥話,氣氛越發熱烈起來。

崔仁貴今日也難得地了面,他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比往日里和緩了許多。

他與旁的吳大良寒暄了幾句,問了問鄉下的年景收,便多是沉默地飲酒。

崔雪賦今日打扮得素雅嫻靜,安靜地坐在劉湘君旁,不時起替劉湘君布菜,又或是與崔老夫人說笑幾句,逗得老太太眉開眼笑,端的是一副孝順懂事的好孫模樣。

席間的吳寶,今日倒是顯得比往日里機靈了不

他那張,像是抹了一般,專挑崔仁貴聽的說。

一會兒盛贊崔仁貴為清正,乃是朝中棟梁,百姓的父母

一會兒又夸他學問淵博,詩文皆是上乘,尤其是那一手好字,筆走龍蛇,力紙背,簡直是當世王羲之再世,筋柳骨重生。

那恭維的話,一套一套的,崔仁貴平日里不茍言笑,臉上也漸漸出了幾分笑意。

崔仁貴年輕時也曾是苦讀詩書,一心科舉的儒生,對于舞文弄墨之事,向來是頗為自得的。

此刻此刻被吳寶這番話說得心懷大暢,平日里那點子清高孤傲,此刻也淡了幾分。

他捋了捋頜下微須,臉上出一抹矜持的笑容。

“哦?你也對書法有些見地?”崔仁貴看向吳寶,語氣中帶著幾分考較。

吳寶見狀,更是打蛇隨上,連忙躬道:“小侄不敢說有甚見地,只是平日里最是敬佩伯父這般有大學問的人。”

“尤其是伯父的字,小侄曾有幸遠遠見過一次,那風骨,那氣韻,簡直是刻在了小侄心里,日思夜想,都想學得一招半式呢!”

這話說得,崔仁貴便是再端著,心里也舒坦極了。

他素來以自己的書法自傲,平日里雖不輕易示人,但若有人真心求教,他也是樂于指點一二的。

“你這孩子,倒也算有幾分向學之心。”崔仁貴點了點頭,竟是站起了

“也罷,今日老夫高興,你隨我到書房來,老夫便指點你一二。”

說著,竟真的領著吳寶,往旁邊的小書房去了。

眾人見狀,都是一愣,隨即又各自說笑起來。

崔老夫人見自家弟弟的孫子得了婿的青眼,臉上更是笑開了花,連連夸贊寶懂事上進。

吳大良夫婦也是與有榮焉,腰桿都直了幾分。

沒了崔仁貴在場,席間的氣氛反倒更松快了些。

吳舅母本就是個爽利子,平日里在鄉下也是個能說會道的人

此刻幾杯酒下肚,話匣子便徹底打開了。

也顧不得什麼規矩統,講了幾個鄉間田埂的笑話。

那些笑話,雖說有些俗,沒什麼文雅可言,卻也帶著一子鮮活的泥土氣息,生有趣得很。

這個說的是村東頭王大傻子娶媳婦的糗事,那個講的是李二麻子反被狗追的狼狽。

吳舅母說得眉飛舞,時不時還帶上幾句鄉音土語,模仿著人的語氣神態,逗得席上眾人前仰后合,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就連平日里最是端莊的崔老夫人,也被逗得合不攏,用帕子捂著直樂呵。

劉湘君也是笑意盈盈,不時舉杯與吳舅母示意。

一時間,宴息廳笑語喧嘩,觥籌錯,熱鬧非凡。

不知不覺間,幾巡酒水下肚,眾人臉上都帶了幾分醺意,說話的聲音也漸漸高了起來。

崔寶珠本就不勝酒力,被這熱鬧的氣氛一烘,只覺得頰上有些微微發燙,酒意也有些上涌。

覺得有些急,便悄悄起,想去凈房更

坐在旁的吳巧杏,見,也連忙跟著站了起來。

“寶珠姐姐,我也跟你一道去!”

,依舊是笑語喧闐,熱鬧非凡。

吳舅母講到興頭上,又拉著崔老夫人的手,說起了吳寶小時候的趣事。

什麼三歲就能背百家姓,五歲就能下河魚,七歲就能上樹掏鳥窩,簡直是文武雙全,天縱奇才。

崔老夫人聽得眉開眼笑,直夸寶是個有出息的。

劉湘君在一旁含笑聽著,時不時地端起酒杯,敬吳舅母一杯。

酒意漸濃,廳的氣氛也越發松弛熱絡。

崔老夫人笑著笑著,目在席間掃了一圈。

“咦?”

微微蹙了蹙眉。

“寶珠那丫頭呢?”

“還有巧杏,怎麼也不見了人影?”

“這都去了多大一會兒了?”

崔老夫人放下手中的酒杯,臉上的笑意淡了幾分。

“莫不是貪玩,跑到哪里去了?”

“還是說……喝多了酒,尋個地方躺下了?”

語氣里帶了幾分擔憂。

“這天兒,外頭還是有些涼的,若是在外頭睡著了,仔細著了涼。”

劉湘君聞言,連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臉上依舊是那副溫婉得的笑容。

“母親不必憂心。”

“寶珠那孩子,您是知道的,平日里雖說玩些,卻也不是個沒分寸的。”

“再說了,不是還有巧杏陪著麼?”

“巧杏那丫頭,瞧著也是個機靈懂事的。”

“想來,不過是兒家說些己話,耽擱了些時候。”

劉湘君頓了頓,又補充道:“況且,們出去的時候,邊也跟著丫鬟婆子呢。”

“有下人看著,出不了什麼岔子。”

崔老夫人道:“嗯,你說的也是。有下人跟著,總歸是妥當些。”

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酒意。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

崔寶珠和吳巧杏,還是沒有回來。

“我也有些酒意上涌,頭暈乎乎的。”

“正好出去走走,醒醒酒。”

掃過眾人,最后落在劉湘君臉上。

“我去尋尋那兩個丫頭。”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10章

頂級偏愛!陛下輕點寵

第1卷 第44章 莫不是貪玩,跑到哪里去了

劉湘君的生辰,不大大辦,只在府里擺了幾桌,請的也都是自家人。

崔老夫人自然是坐了上首,吳大良一家子,被客客氣氣地請了過來,坐在崔老夫人的下手邊。

吳寶那雙小眼睛,自打進了這宴息廳,就沒從崔寶珠上挪開過。

崔寶珠今日穿了一件纏枝葡萄紋樣的遍地金褙子,里頭是月白的綾羅中子是石榴紅的馬面,瞧著喜慶也大方。

臉上薄施脂,更顯得瑩白,眉眼如畫。

劉湘君今日是壽星,一玫瑰紫的妝花褙子,頭戴赤金點翠壽字簪,臉上掛著得又溫婉的笑容,周旋于賓客之間,游刃有余。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劉湘君親自端起酒杯,盈盈起,臉上笑意更濃。

“母親,舅老爺,舅母,還有各位親朋,”的聲音清脆悅耳,“今日是媳婦的賤辰,勞煩各位百忙之中賞前來,媳婦心中激不盡。”

“媳婦不才,先敬各位一杯,聊表謝意。”

說著,便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眾人也都紛紛舉杯回應,席間響起一片道賀的吉祥話,氣氛越發熱烈起來。

崔仁貴今日也難得地了面,他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比往日里和緩了許多。

他與旁的吳大良寒暄了幾句,問了問鄉下的年景收,便多是沉默地飲酒。

崔雪賦今日打扮得素雅嫻靜,安靜地坐在劉湘君旁,不時起替劉湘君布菜,又或是與崔老夫人說笑幾句,逗得老太太眉開眼笑,端的是一副孝順懂事的好孫模樣。

席間的吳寶,今日倒是顯得比往日里機靈了不

他那張,像是抹了一般,專挑崔仁貴聽的說。

一會兒盛贊崔仁貴為清正,乃是朝中棟梁,百姓的父母

一會兒又夸他學問淵博,詩文皆是上乘,尤其是那一手好字,筆走龍蛇,力紙背,簡直是當世王羲之再世,筋柳骨重生。

那恭維的話,一套一套的,崔仁貴平日里不茍言笑,臉上也漸漸出了幾分笑意。

崔仁貴年輕時也曾是苦讀詩書,一心科舉的儒生,對于舞文弄墨之事,向來是頗為自得的。

此刻此刻被吳寶這番話說得心懷大暢,平日里那點子清高孤傲,此刻也淡了幾分。

他捋了捋頜下微須,臉上出一抹矜持的笑容。

“哦?你也對書法有些見地?”崔仁貴看向吳寶,語氣中帶著幾分考較。

吳寶見狀,更是打蛇隨上,連忙躬道:“小侄不敢說有甚見地,只是平日里最是敬佩伯父這般有大學問的人。”

“尤其是伯父的字,小侄曾有幸遠遠見過一次,那風骨,那氣韻,簡直是刻在了小侄心里,日思夜想,都想學得一招半式呢!”

這話說得,崔仁貴便是再端著,心里也舒坦極了。

他素來以自己的書法自傲,平日里雖不輕易示人,但若有人真心求教,他也是樂于指點一二的。

“你這孩子,倒也算有幾分向學之心。”崔仁貴點了點頭,竟是站起了

“也罷,今日老夫高興,你隨我到書房來,老夫便指點你一二。”

說著,竟真的領著吳寶,往旁邊的小書房去了。

眾人見狀,都是一愣,隨即又各自說笑起來。

崔老夫人見自家弟弟的孫子得了婿的青眼,臉上更是笑開了花,連連夸贊寶懂事上進。

吳大良夫婦也是與有榮焉,腰桿都直了幾分。

沒了崔仁貴在場,席間的氣氛反倒更松快了些。

吳舅母本就是個爽利子,平日里在鄉下也是個能說會道的人

此刻幾杯酒下肚,話匣子便徹底打開了。

也顧不得什麼規矩統,講了幾個鄉間田埂的笑話。

那些笑話,雖說有些俗,沒什麼文雅可言,卻也帶著一子鮮活的泥土氣息,生有趣得很。

這個說的是村東頭王大傻子娶媳婦的糗事,那個講的是李二麻子反被狗追的狼狽。

吳舅母說得眉飛舞,時不時還帶上幾句鄉音土語,模仿著人的語氣神態,逗得席上眾人前仰后合,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就連平日里最是端莊的崔老夫人,也被逗得合不攏,用帕子捂著直樂呵。

劉湘君也是笑意盈盈,不時舉杯與吳舅母示意。

一時間,宴息廳笑語喧嘩,觥籌錯,熱鬧非凡。

不知不覺間,幾巡酒水下肚,眾人臉上都帶了幾分醺意,說話的聲音也漸漸高了起來。

崔寶珠本就不勝酒力,被這熱鬧的氣氛一烘,只覺得頰上有些微微發燙,酒意也有些上涌。

覺得有些急,便悄悄起,想去凈房更

坐在旁的吳巧杏,見,也連忙跟著站了起來。

“寶珠姐姐,我也跟你一道去!”

,依舊是笑語喧闐,熱鬧非凡。

吳舅母講到興頭上,又拉著崔老夫人的手,說起了吳寶小時候的趣事。

什麼三歲就能背百家姓,五歲就能下河魚,七歲就能上樹掏鳥窩,簡直是文武雙全,天縱奇才。

崔老夫人聽得眉開眼笑,直夸寶是個有出息的。

劉湘君在一旁含笑聽著,時不時地端起酒杯,敬吳舅母一杯。

酒意漸濃,廳的氣氛也越發松弛熱絡。

崔老夫人笑著笑著,目在席間掃了一圈。

“咦?”

微微蹙了蹙眉。

“寶珠那丫頭呢?”

“還有巧杏,怎麼也不見了人影?”

“這都去了多大一會兒了?”

崔老夫人放下手中的酒杯,臉上的笑意淡了幾分。

“莫不是貪玩,跑到哪里去了?”

“還是說……喝多了酒,尋個地方躺下了?”

語氣里帶了幾分擔憂。

“這天兒,外頭還是有些涼的,若是在外頭睡著了,仔細著了涼。”

劉湘君聞言,連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臉上依舊是那副溫婉得的笑容。

“母親不必憂心。”

“寶珠那孩子,您是知道的,平日里雖說玩些,卻也不是個沒分寸的。”

“再說了,不是還有巧杏陪著麼?”

“巧杏那丫頭,瞧著也是個機靈懂事的。”

“想來,不過是兒家說些己話,耽擱了些時候。”

劉湘君頓了頓,又補充道:“況且,們出去的時候,邊也跟著丫鬟婆子呢。”

“有下人看著,出不了什麼岔子。”

崔老夫人道:“嗯,你說的也是。有下人跟著,總歸是妥當些。”

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酒意。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

崔寶珠和吳巧杏,還是沒有回來。

“我也有些酒意上涌,頭暈乎乎的。”

“正好出去走走,醒醒酒。”

掃過眾人,最后落在劉湘君臉上。

“我去尋尋那兩個丫頭。”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