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破滅 ……不太妙啊。……
沈荔很快便知曉,蕭燃所殺之人是誰了。
翌日,烏雲頂,厚重的霾籠罩在學宮上空,一片反常的悄寂。
太學生們死氣沉沉地聚于學堂,全然沒有往日複學後的喧嘩熱鬧,或好奇或驚懼,正頭接耳地低議著什麽。
“……聽說上巳節讖緯一事與秣陵令柳氏有關,就在旬假前夜,丹郡王以‘擾國運’的謀逆罪,親自領兵圍了柳氏的塢堡。嘖嘖,府二百口人,除去一個被娘抱走的黃口小兒外,餘者皆已伏誅,鮮混著雨水綿延數十丈。”
“嘩!柳氏祖上可是前朝開國縣侯,手握丹書鐵券,竟落了個闔族盡滅的下場?”
“是真的!我親眼所見,那晚電閃雷鳴,滿街都聽見了柳氏公子跌跌撞撞的拍門求救聲,可無人敢開門應聲……”
“所以,柳氏謀逆是真的嗎?”
“真與假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得罪了那位……”
一位年譏嘲一笑,冷極般抱了雙臂,“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的丹書鐵券,哪能護得住如今的世族呢?”
沈荔著眼前攤開的學宮名冊,找到了那個被朱筆劃去的名字——
柳慕清,年十八。四月初一因涉謀逆,拒不降,潛逃途中被丹郡王斬于馬下。
沈荔想,終于記住了他的名字。
以這樣的方式。
前日還衆星捧月般拉著蕭燃在庭中投壺擲箭,雨天贈綢傘,錦繡滿的世家年,如今已了泥水裏一罪孽加的。
學宮不涉朝政,本該是求知的神聖淨土。
然風雲之下,哪有什麽淨土?
“此案就此了結,任何人都不得再提逆黨之事!”
祭酒王瞻撕下名冊中劃去的那一頁,飛快擲溫茶的小爐中,火將他的臉映得微微發白,烤出幾滴冷汗來,“學子犯,罪不及學宮。今後再有妄言此事者,無論師生,必宮規置!還諸位夫子嚴加訓導,切勿引火燒。”
王祭酒自然是害怕的。
畢竟他引太學生花高價購買書籍紙墨的那家蕓臺書肆,正是柳氏門下的産業。油水撈多了,怎會不怕引火燎呢?
議事過後,沈荔垂首凝視教司門口那柄無人認領的象牙柄綢傘,正遲疑該如何理,便聽庭中傳來了一陣輕微的嘩然聲。
循聲去,見到了一個不該再出現在這裏的人。
周遭學子迅速以蕭燃為中心避退,于是瞬息之間,偌大的中庭便只剩下他一人孑然立。
蕭燃并未理會周遭那些或驚或懼的目,只隔著兩丈遠的距離,不不慢地跟在沈荔後。
武靴踏過水窪,發出輕微而黏膩的聲響,像極了某種濃稠的。
行至月門,四下無人,沈荔終于忍不住,抱著綢傘轉看他。
“殿下為何還來學宮?”
平靜的語氣,帶著切實的疑。
蕭燃愣了愣:“我為何不能來學宮?”
檐下滴落宿夜的積雨,再順著油綠的芭蕉葉濺落水窪,廊下卷簾輕輕搖,沈荔的聲音在古樸清雅的庭中顯得十分空幽:“是學宮裏,還有殿下未曾殺完的人嗎?”
蕭燃緩緩瞇睎眼眸,總算確認了癥結所在。
“你在為這事生氣?”
這兩日,蕭燃已經盡可能的不在面前出現,自認為給足了平複心的空間,“因為本王未更沐浴便室,弄髒了房間?還是說嚇到你了?”
沈荔凝眉:“不是。”
“那就是殺了你的學生,沒給你面子?”
蕭燃眸淩寒,無甚表道,“柳家和你那學生不同,這是兩碼事。”
“不是讓你徇私,而是……”
沈荔看著蕭燃背後那塊刻有“博學于文,約之以禮;日新其德,止于至善”兩行大字的石碑,想起他借口“明禮修”蟄伏學宮、戲耍獵的這些時日,只覺莫大的諷刺。
無論寢室裏赤誠的安,還是牆頭俊耀目的爽朗年,皆只是下易碎的幻覺罷了,卻險些當了真。
沈荔不再爭執,抿著轉,後的腳步聲很快追了上來。
“沈荔,你能不能把話說清楚?”
“我無話可說。”
沈荔靜靜凝視攔在面前的高大軀,問道,“郡王還有什麽事嗎?”
“……”
蕭燃低頭看,濃重的長眉皺,強著悶氣道,“月初休沐,你隨我宮一趟。”
沈荔并未問及是何事,想也不想道:“此次休沐要集中批閱月旦試的考卷,我不出。”
“那等你閱畢題卷,晚膳時分再來接……”
“不必了,會很晚。”
無非是“傅母朱氏施、演琴瑟和鳴”那一套,沈荔已無力應對。那晚的腥氣刺得嚨發,在到舊疾複發的窒息前,只想離蕭燃遠些。
蕭燃在面前連尋兩次臺階無果,便也不再說話,只沉著廓分明的一張俊臉佇立雲影下,看頭也不回地離去。
心中沒由來一陣煩悶。
“……不太妙啊。”
路過的崔妤遠遠觀,一臉驚悚,“上一個被他如此盯梢的人,已了刀下亡魂。”
……
月旦試後的休沐,只是哄騙學宮夫子的謊言罷了。
辰正時分,太學與國子學的典學已各自駕著牛車,將各宮學生月旦試同考的糊名題卷送至教司署,供博士、夫子們錯批閱。
題卷皆被遮去了所屬學宮與姓名,為的便是公平公正,檢驗兩宮教學所得。
和諸位夫子的愁雲慘淡相比,國子監那位年輕的易學博士卻是滿面春風,心愉快。
問起原因,這位容貌端正的年輕博士抿著茶水,得意洋洋道:“吾押中了此次月旦試的義理闡釋辯題,前日才與學子講過,一字不差。抱歉了諸位,此番頭籌非我門下莫屬!”
聞言,一旁的夫子輕輕拍了拍他的肩,笑道:“賢弟還是太年輕了些。”
年輕博士亦笑道:“賢兄此言,豈非是嫉妒愚弟哉?”
但很快,他笑不出來了。
唯有一把一把的朱批大叉畫在學子的題卷上,帶著唰唰的怨念,幾乎力紙背。
考卷雖封了姓名,但為人師者怎會認不出自己學生的字跡?
眼瞅著一個大好青年由意氣風發變愁眉鎖,再變得猙獰憤怒,衆人平心靜氣地抿了口茶:竟相信學生能記住夫子講過的現題,果真還是太年輕了啊。
“啊……”
正在意興闌珊批閱《樂經》考題的崔妤忽而發出了一聲意外的,又有些謹慎的驚呼。
不聲地瞥了眼坐在主席上品茶監工的祭酒王瞻,而後輕輕了沈荔的手,將那份字跡端正幹淨的卷面指給看。
沈荔小心接過那張寫滿字跡的大紙,置于案上以掌平,隨即一怔。
這是柳慕清的字跡。
只有他寫得一手頗柳氏風範的拙樸楷隸,字字珠玉,旁征博引,是一份當之無愧的一甲答卷。
他是在月旦試歸家後,才出的事,是以這一份題卷還未來得及銷毀理。
崔妤很輕地嘆了聲。
學宮不涉政局,作為夫子,焉能不為之惋惜?
沈荔始終神容沉靜,只平靜地收起那份作廢的題卷,在了鎮紙之下。
“雪,你近日要小心些。”
崔妤將聲音得極低,很是憂郁擔心的樣子,“我觀丹郡王時常窺伺你的靜,必是盯上你了!”
回到私宅別院,已是日暮天黑之時。
雨深深淺淺,被檐下燈火烘得茸茸,像是輕的金線。
階前的水窪、庭中的花木被金線一染,也漾起了細碎的金,和著雨打芭蕉的響,別有一番自然雅趣。
“蕭元照潛伏太學不久,便查到了蕓臺書肆。”
沈筠正坐廳中,玉的指間繞著一段蠶琴弦,正在為妹妹調試琴音,“此人城府頗深,明著結太學生,實則是為暗訪套話,不僅于書肆中查出煖脂墨,還順著書肆查到了其背後主家——秣陵柳氏上,坐實了柳氏擾國運的謀逆之罪。”
“煖脂墨?”
沈荔自詡通紙墨,卻從未聽過這個名號。
“是前朝的東西,當世諱莫如深,你沒聽過也實屬正常。”
沈筠絞琴弦,溫潤的指節隨意撥了兩下,發出叮咚的正音,方頷首滿意道,“調好了。”
說話間,他擡掌覆于的銀琴弦上,止住其餘音,方示意桑枳將夾纻畫匣呈上來。
匣中是一卷泛黃的絹畫,抖開平鋪于案上,只見一位雲鬢柳眉的宮裳人躍然眼前,裊娜纖腰,氣質高貴,栩栩如生仿若下一刻便會自畫中款款走出。
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元康九年四月廿一,張玄度作于北宮園】
“元康九年……竟是四十年前,丹青聖手張公留之作。”
沈荔的目落在畫中子那雙含脈脈的眸上,手抵下頜端詳良久,問道,“這子是誰?看眉眼,似有些眼……”
“又在說笑。阿荔連學生尚且認不全,怎會認識一個已故去近四十年的人?”
沈筠仿若敷的玉白面容上,浮現出一淺淡的促狹笑意,見妹妹投來不滿的目,複又斂容正道,“此為前朝章德太子妃謝氏,容傾城,曾以煖脂點霞妝,深得章德太子憐,遂令丹青聖手張玄度宮畫像,盼以筆墨留下妻之紅妝絕。”
“霞妝?”
沈荔極描妝,畫眉敷的本領甚至比不上自家阿兄,細細瞧了許久也沒瞧見畫上子有何奇特的妝容,遂問,“我見此畫素淨,煖脂霞在何?”
沈筠嘆了聲,示意沈荔將畫拿起,自己則執燭臺靠近,隔著三寸遠,慢慢打圈烘烤絹紙上的人面。
神妙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絹紙熱,謝氏臉上竟逐漸浮現出一層淺淡的桃,繼而眉心花鈿灼灼,紅妝暈染人面,九分化作十分絕豔,整幅畫瞬間活生香了起來。
“這是……”
“這便是以西域煖脂畫就的霞妝。”
沈筠放下燭臺,平聲道,“煖脂無,然一旦、熱,便會浮現出豔麗的朱紅。章德太子妃便是利用了這一特描繪紅妝,春日起舞,熱汗出,額間花鈿隨之靡靡盛開,雪腮漸緋,的確是人間絕。宮人們爭先效仿,霞妝一度風靡宮闈。”
可惜沒兩年禍臨己,章德太子被妖後所殺,人化作枯骨,煖脂也隨之埋于泉下,為後世所。
,熱,便可顯出鮮般的紅……
“無怪乎‘神諭’要降臨在雨過天晴,日頭漸熱的清溪河畔。”
沈荔擡眸向廳外的雨,大概明白上巳節那塊寫有字的“神石”是怎麽回事了。
“消失數十年的煖脂為何會重現蘭京,尚不得知。”
沈筠說著,攏起案幾上的人圖看了一眼,便隨意丟了一旁去的炭盆中。
熱浪扭曲,畫中人眉間的紅妝越發妖冶明豔,而後灼出黑褐的瘢痕,灼痕無限擴散,最後在騰燒的烈焰中化作了黑蝶散盡。
“呀,這幅畫不是很名貴嗎?家主怎的燒了!”
正在倚著廊柱打瞌睡的桑枳不知發生了什麽,了眼睛,面上難掩心疼。
“前朝宮闈的東西,再名貴也留不得。”
何況,這幅畫于世人來說是無價之寶,于沈家來說,不過是一個已故老頭畫的,已故子的肖像而已。
“再過十日便是春蒐圍獵,”
沈筠眼底映著炭盆的火,火逐漸寂滅,最後化作一汪靜水深流,“秣陵柳家,只是個開始。”
夜風裹挾著雨撲門廳,滿室燭影。
桑枳與一衆侍從手忙腳地放下簾子擋風,沈荔只擡起素白的手,輕輕攏了攏面前的燭盞。
自那日在學宮不歡而散後,與蕭燃便不複見面。
然春蒐圍獵,眷隨行,卻是無論如何也避不開了。
四月二十,谷雨,宜出行狩獵。
寅時,天還未亮,沈荔便被喚醒梳洗,在傅母朱氏的細心安排下,任由侍為梳了高髻、描了嚴妝,鮮妍的大袖綺配上符合禮制的香囊環佩,叮咚作響地上了郡王府的駟馬雲母安車。
清豔容照得車廂都亮了幾分,侍們嘰嘰喳喳,盛贊自家郎若霞雲聚月,神妃臨凡。
蕭燃也在看。
他今日穿了一殷紅若的燕武袍,外罩玄鎧甲,微蜷的長發以金冠束在頭頂,反手持槍馭馬整隊。晨曦下紅翻飛,戰甲與槍尖折出凜冽的寒,是與平日截然不同的威風赫赫,神武不凡。
信馬由韁路過紅妝靡麗的沈荔車旁,他不自覺打量了兩眼。
在有所應般轉過瀲滟明眸來前,複又調開視線,漠然吹了聲鷹哨,一言不發地打馬馳去。
“郡王的心似乎不太好呢。”
隨行的武婢商靈裹著紅綾披巾坐于軾前,啃著糕點如此說道。
馬背上的武思回耳聰快,回首接上話茬:“前日郡王生辰,本來是要宮設家宴慶賀的,後不知為何又突然取消了……最後殿下一個人在軍營過的,能開心的起來麽?”
“咳咳。”
文青馭馬向前,突兀地清了清嗓子。
武思回察覺失言,懊惱地捂住不說話了。
但沈荔還是聽見了,聽得清清楚楚。
“殿下的生辰,不應是五月初麽?”
當初庚帖上寫得清清楚楚,凡與文字相關,不可能記錯。
文青的目幾番躲閃,最後避無可避,只得馭馬靠近些,低聲音如實回道:“稟王妃,郡王出生時正值群雄逐鹿,老王爺追隨先帝征戰,恐禍及妻子,是以瞞了老王妃臨盆的消息。直至那場大戰初定,仇家死,先主才將殿下母子接回邊公之于衆,故而在明面上,殿下的生辰比實際晚上二十日,真實八字只有王府親信和幾位宮中的長輩知曉。”
聞言,沈荔微微一怔。
所以那日在學宮爭執前,蕭燃要告知的,其實是此事?
第16章 第16章 破滅 ……不太妙啊。……
沈荔很快便知曉,蕭燃所殺之人是誰了。
翌日,烏雲頂,厚重的霾籠罩在學宮上空,一片反常的悄寂。
太學生們死氣沉沉地聚于學堂,全然沒有往日複學後的喧嘩熱鬧,或好奇或驚懼,正頭接耳地低議著什麽。
“……聽說上巳節讖緯一事與秣陵令柳氏有關,就在旬假前夜,丹郡王以‘擾國運’的謀逆罪,親自領兵圍了柳氏的塢堡。嘖嘖,府二百口人,除去一個被娘抱走的黃口小兒外,餘者皆已伏誅,鮮混著雨水綿延數十丈。”
“嘩!柳氏祖上可是前朝開國縣侯,手握丹書鐵券,竟落了個闔族盡滅的下場?”
“是真的!我親眼所見,那晚電閃雷鳴,滿街都聽見了柳氏公子跌跌撞撞的拍門求救聲,可無人敢開門應聲……”
“所以,柳氏謀逆是真的嗎?”
“真與假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得罪了那位……”
一位年譏嘲一笑,冷極般抱了雙臂,“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的丹書鐵券,哪能護得住如今的世族呢?”
沈荔著眼前攤開的學宮名冊,找到了那個被朱筆劃去的名字——
柳慕清,年十八。四月初一因涉謀逆,拒不降,潛逃途中被丹郡王斬于馬下。
沈荔想,終于記住了他的名字。
以這樣的方式。
前日還衆星捧月般拉著蕭燃在庭中投壺擲箭,雨天贈綢傘,錦繡滿的世家年,如今已了泥水裏一罪孽加的。
學宮不涉朝政,本該是求知的神聖淨土。
然風雲之下,哪有什麽淨土?
“此案就此了結,任何人都不得再提逆黨之事!”
祭酒王瞻撕下名冊中劃去的那一頁,飛快擲溫茶的小爐中,火將他的臉映得微微發白,烤出幾滴冷汗來,“學子犯,罪不及學宮。今後再有妄言此事者,無論師生,必宮規置!還諸位夫子嚴加訓導,切勿引火燒。”
王祭酒自然是害怕的。
畢竟他引太學生花高價購買書籍紙墨的那家蕓臺書肆,正是柳氏門下的産業。油水撈多了,怎會不怕引火燎呢?
議事過後,沈荔垂首凝視教司門口那柄無人認領的象牙柄綢傘,正遲疑該如何理,便聽庭中傳來了一陣輕微的嘩然聲。
循聲去,見到了一個不該再出現在這裏的人。
周遭學子迅速以蕭燃為中心避退,于是瞬息之間,偌大的中庭便只剩下他一人孑然立。
蕭燃并未理會周遭那些或驚或懼的目,只隔著兩丈遠的距離,不不慢地跟在沈荔後。
武靴踏過水窪,發出輕微而黏膩的聲響,像極了某種濃稠的。
行至月門,四下無人,沈荔終于忍不住,抱著綢傘轉看他。
“殿下為何還來學宮?”
平靜的語氣,帶著切實的疑。
蕭燃愣了愣:“我為何不能來學宮?”
檐下滴落宿夜的積雨,再順著油綠的芭蕉葉濺落水窪,廊下卷簾輕輕搖,沈荔的聲音在古樸清雅的庭中顯得十分空幽:“是學宮裏,還有殿下未曾殺完的人嗎?”
蕭燃緩緩瞇睎眼眸,總算確認了癥結所在。
“你在為這事生氣?”
這兩日,蕭燃已經盡可能的不在面前出現,自認為給足了平複心的空間,“因為本王未更沐浴便室,弄髒了房間?還是說嚇到你了?”
沈荔凝眉:“不是。”
“那就是殺了你的學生,沒給你面子?”
蕭燃眸淩寒,無甚表道,“柳家和你那學生不同,這是兩碼事。”
“不是讓你徇私,而是……”
沈荔看著蕭燃背後那塊刻有“博學于文,約之以禮;日新其德,止于至善”兩行大字的石碑,想起他借口“明禮修”蟄伏學宮、戲耍獵的這些時日,只覺莫大的諷刺。
無論寢室裏赤誠的安,還是牆頭俊耀目的爽朗年,皆只是下易碎的幻覺罷了,卻險些當了真。
沈荔不再爭執,抿著轉,後的腳步聲很快追了上來。
“沈荔,你能不能把話說清楚?”
“我無話可說。”
沈荔靜靜凝視攔在面前的高大軀,問道,“郡王還有什麽事嗎?”
“……”
蕭燃低頭看,濃重的長眉皺,強著悶氣道,“月初休沐,你隨我宮一趟。”
沈荔并未問及是何事,想也不想道:“此次休沐要集中批閱月旦試的考卷,我不出。”
“那等你閱畢題卷,晚膳時分再來接……”
“不必了,會很晚。”
無非是“傅母朱氏施、演琴瑟和鳴”那一套,沈荔已無力應對。那晚的腥氣刺得嚨發,在到舊疾複發的窒息前,只想離蕭燃遠些。
蕭燃在面前連尋兩次臺階無果,便也不再說話,只沉著廓分明的一張俊臉佇立雲影下,看頭也不回地離去。
心中沒由來一陣煩悶。
“……不太妙啊。”
路過的崔妤遠遠觀,一臉驚悚,“上一個被他如此盯梢的人,已了刀下亡魂。”
……
月旦試後的休沐,只是哄騙學宮夫子的謊言罷了。
辰正時分,太學與國子學的典學已各自駕著牛車,將各宮學生月旦試同考的糊名題卷送至教司署,供博士、夫子們錯批閱。
題卷皆被遮去了所屬學宮與姓名,為的便是公平公正,檢驗兩宮教學所得。
和諸位夫子的愁雲慘淡相比,國子監那位年輕的易學博士卻是滿面春風,心愉快。
問起原因,這位容貌端正的年輕博士抿著茶水,得意洋洋道:“吾押中了此次月旦試的義理闡釋辯題,前日才與學子講過,一字不差。抱歉了諸位,此番頭籌非我門下莫屬!”
聞言,一旁的夫子輕輕拍了拍他的肩,笑道:“賢弟還是太年輕了些。”
年輕博士亦笑道:“賢兄此言,豈非是嫉妒愚弟哉?”
但很快,他笑不出來了。
唯有一把一把的朱批大叉畫在學子的題卷上,帶著唰唰的怨念,幾乎力紙背。
考卷雖封了姓名,但為人師者怎會認不出自己學生的字跡?
眼瞅著一個大好青年由意氣風發變愁眉鎖,再變得猙獰憤怒,衆人平心靜氣地抿了口茶:竟相信學生能記住夫子講過的現題,果真還是太年輕了啊。
“啊……”
正在意興闌珊批閱《樂經》考題的崔妤忽而發出了一聲意外的,又有些謹慎的驚呼。
不聲地瞥了眼坐在主席上品茶監工的祭酒王瞻,而後輕輕了沈荔的手,將那份字跡端正幹淨的卷面指給看。
沈荔小心接過那張寫滿字跡的大紙,置于案上以掌平,隨即一怔。
這是柳慕清的字跡。
只有他寫得一手頗柳氏風範的拙樸楷隸,字字珠玉,旁征博引,是一份當之無愧的一甲答卷。
他是在月旦試歸家後,才出的事,是以這一份題卷還未來得及銷毀理。
崔妤很輕地嘆了聲。
學宮不涉政局,作為夫子,焉能不為之惋惜?
沈荔始終神容沉靜,只平靜地收起那份作廢的題卷,在了鎮紙之下。
“雪,你近日要小心些。”
崔妤將聲音得極低,很是憂郁擔心的樣子,“我觀丹郡王時常窺伺你的靜,必是盯上你了!”
回到私宅別院,已是日暮天黑之時。
雨深深淺淺,被檐下燈火烘得茸茸,像是輕的金線。
階前的水窪、庭中的花木被金線一染,也漾起了細碎的金,和著雨打芭蕉的響,別有一番自然雅趣。
“蕭元照潛伏太學不久,便查到了蕓臺書肆。”
沈筠正坐廳中,玉的指間繞著一段蠶琴弦,正在為妹妹調試琴音,“此人城府頗深,明著結太學生,實則是為暗訪套話,不僅于書肆中查出煖脂墨,還順著書肆查到了其背後主家——秣陵柳氏上,坐實了柳氏擾國運的謀逆之罪。”
“煖脂墨?”
沈荔自詡通紙墨,卻從未聽過這個名號。
“是前朝的東西,當世諱莫如深,你沒聽過也實屬正常。”
沈筠絞琴弦,溫潤的指節隨意撥了兩下,發出叮咚的正音,方頷首滿意道,“調好了。”
說話間,他擡掌覆于的銀琴弦上,止住其餘音,方示意桑枳將夾纻畫匣呈上來。
匣中是一卷泛黃的絹畫,抖開平鋪于案上,只見一位雲鬢柳眉的宮裳人躍然眼前,裊娜纖腰,氣質高貴,栩栩如生仿若下一刻便會自畫中款款走出。
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元康九年四月廿一,張玄度作于北宮園】
“元康九年……竟是四十年前,丹青聖手張公留之作。”
沈荔的目落在畫中子那雙含脈脈的眸上,手抵下頜端詳良久,問道,“這子是誰?看眉眼,似有些眼……”
“又在說笑。阿荔連學生尚且認不全,怎會認識一個已故去近四十年的人?”
沈筠仿若敷的玉白面容上,浮現出一淺淡的促狹笑意,見妹妹投來不滿的目,複又斂容正道,“此為前朝章德太子妃謝氏,容傾城,曾以煖脂點霞妝,深得章德太子憐,遂令丹青聖手張玄度宮畫像,盼以筆墨留下妻之紅妝絕。”
“霞妝?”
沈荔極描妝,畫眉敷的本領甚至比不上自家阿兄,細細瞧了許久也沒瞧見畫上子有何奇特的妝容,遂問,“我見此畫素淨,煖脂霞在何?”
沈筠嘆了聲,示意沈荔將畫拿起,自己則執燭臺靠近,隔著三寸遠,慢慢打圈烘烤絹紙上的人面。
神妙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絹紙熱,謝氏臉上竟逐漸浮現出一層淺淡的桃,繼而眉心花鈿灼灼,紅妝暈染人面,九分化作十分絕豔,整幅畫瞬間活生香了起來。
“這是……”
“這便是以西域煖脂畫就的霞妝。”
沈筠放下燭臺,平聲道,“煖脂無,然一旦、熱,便會浮現出豔麗的朱紅。章德太子妃便是利用了這一特描繪紅妝,春日起舞,熱汗出,額間花鈿隨之靡靡盛開,雪腮漸緋,的確是人間絕。宮人們爭先效仿,霞妝一度風靡宮闈。”
可惜沒兩年禍臨己,章德太子被妖後所殺,人化作枯骨,煖脂也隨之埋于泉下,為後世所。
,熱,便可顯出鮮般的紅……
“無怪乎‘神諭’要降臨在雨過天晴,日頭漸熱的清溪河畔。”
沈荔擡眸向廳外的雨,大概明白上巳節那塊寫有字的“神石”是怎麽回事了。
“消失數十年的煖脂為何會重現蘭京,尚不得知。”
沈筠說著,攏起案幾上的人圖看了一眼,便隨意丟了一旁去的炭盆中。
熱浪扭曲,畫中人眉間的紅妝越發妖冶明豔,而後灼出黑褐的瘢痕,灼痕無限擴散,最後在騰燒的烈焰中化作了黑蝶散盡。
“呀,這幅畫不是很名貴嗎?家主怎的燒了!”
正在倚著廊柱打瞌睡的桑枳不知發生了什麽,了眼睛,面上難掩心疼。
“前朝宮闈的東西,再名貴也留不得。”
何況,這幅畫于世人來說是無價之寶,于沈家來說,不過是一個已故老頭畫的,已故子的肖像而已。
“再過十日便是春蒐圍獵,”
沈筠眼底映著炭盆的火,火逐漸寂滅,最後化作一汪靜水深流,“秣陵柳家,只是個開始。”
夜風裹挾著雨撲門廳,滿室燭影。
桑枳與一衆侍從手忙腳地放下簾子擋風,沈荔只擡起素白的手,輕輕攏了攏面前的燭盞。
自那日在學宮不歡而散後,與蕭燃便不複見面。
然春蒐圍獵,眷隨行,卻是無論如何也避不開了。
四月二十,谷雨,宜出行狩獵。
寅時,天還未亮,沈荔便被喚醒梳洗,在傅母朱氏的細心安排下,任由侍為梳了高髻、描了嚴妝,鮮妍的大袖綺配上符合禮制的香囊環佩,叮咚作響地上了郡王府的駟馬雲母安車。
清豔容照得車廂都亮了幾分,侍們嘰嘰喳喳,盛贊自家郎若霞雲聚月,神妃臨凡。
蕭燃也在看。
他今日穿了一殷紅若的燕武袍,外罩玄鎧甲,微蜷的長發以金冠束在頭頂,反手持槍馭馬整隊。晨曦下紅翻飛,戰甲與槍尖折出凜冽的寒,是與平日截然不同的威風赫赫,神武不凡。
信馬由韁路過紅妝靡麗的沈荔車旁,他不自覺打量了兩眼。
在有所應般轉過瀲滟明眸來前,複又調開視線,漠然吹了聲鷹哨,一言不發地打馬馳去。
“郡王的心似乎不太好呢。”
隨行的武婢商靈裹著紅綾披巾坐于軾前,啃著糕點如此說道。
馬背上的武思回耳聰快,回首接上話茬:“前日郡王生辰,本來是要宮設家宴慶賀的,後不知為何又突然取消了……最後殿下一個人在軍營過的,能開心的起來麽?”
“咳咳。”
文青馭馬向前,突兀地清了清嗓子。
武思回察覺失言,懊惱地捂住不說話了。
但沈荔還是聽見了,聽得清清楚楚。
“殿下的生辰,不應是五月初麽?”
當初庚帖上寫得清清楚楚,凡與文字相關,不可能記錯。
文青的目幾番躲閃,最後避無可避,只得馭馬靠近些,低聲音如實回道:“稟王妃,郡王出生時正值群雄逐鹿,老王爺追隨先帝征戰,恐禍及妻子,是以瞞了老王妃臨盆的消息。直至那場大戰初定,仇家死,先主才將殿下母子接回邊公之于衆,故而在明面上,殿下的生辰比實際晚上二十日,真實八字只有王府親信和幾位宮中的長輩知曉。”
聞言,沈荔微微一怔。
所以那日在學宮爭執前,蕭燃要告知的,其實是此事?